APP下载

高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实践研究

2020-08-14刘媛

青年时代 2020年1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育管理高校

刘媛

摘 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极强的课题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诸多内容,在高校教育管理活动中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各项权利。本文基于此分析了以生为本理念的内涵,探讨高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校;以生为本;教育管理

培育复合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对于高校而言,学生教育管理是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高校教育水平的标准之一,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需要在高校中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以生为本理念的内涵分析

以生为本是依靠学生、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一种教育和管理活动,以生为本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充分满足了他们的利益,将其置于自主管理环境,从而挖掘学生潜能,释放其天性,让学生在学校中得到应有收益。关于以生为本在高校中的渗透落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以生为本要求根据大学生的群体特征,了解不同学生在接收教育时期的各种合理需求;第二,挖掘各个大学生群体的特点,以此着手,培养共性、释放个性;第三,提高大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通过有效渠道提升其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尊重学生本性,倾听他们的心声,为大学生营造出和谐、舒适的学习、生活氛围,做到理解、信任、宽容学生;第五,在满足大学生的基本生存、发展需求后,锻炼其创新能力与开拓精神。

二、高校以生为本教育管理模式的推行意义

(一)均衡高校内部管理

在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高校中处于弱势地位,应有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构建科学的管理制度,基于学生的利益出发,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权,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应用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让教师能够倾听学生心声,减少师生之间的冲突、矛盾,增强团队凝聚力,让高校师生更好的凝聚起来,从而均衡高校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二)满足学生角色变迁需求

在传统的高校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这一管理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如今的高等教育要求高校担任好学生的服务者角色,强化学生的维权意识、主体意识,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而当前高校推行的是行政权力模式,若继续采用该种模式,很难做到以生为本,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因此,从满足学生角色变迁的需求来看,也需要大力推广以生为本的管理模式。

(三)维护学生正常权益的保障

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生知识储备完善、受教育程度高、心智成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与想法,对于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事物,参与意识非常强,也有强烈的表现欲望,希望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各项管理活动。推行以生为本的模式,可以保障学生的监督权、知情权、评价权,对此,要根据学生需求构建与之相符的管理制度,充分落实学生的各项权力,以此来调动其创造性与积极性。

三、高校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实践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实践的关键元素。正确的认知,能够对实践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以生为本管理理念的落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科学、正确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才能确保教育管理活动的正常运行。

1.以学生为本来明确决策目标

以生为本,要求在教育管理活动中以学生作为主人翁,将其全面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在各项决策目标的制定上,也要以这一理念作为指引,将决策目标立足于学生的培育与发展上。

2.关注学生的自主选择权

以生为本要求在教育、管理活动中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为他们创设出自由发展的空间,当然,自由也要有规章制度的限制,并非让学生随心所欲,而是在制度限制下追求自我,成为理想中的人。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对学生进行了太多的控制,将其作为驯化对象,实际上,个体的成长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此,教育工作者更多的是介入、启迪、促进,而非干预、外加、强制。在大学校园中,应为学生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氛围、生活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予以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3.尊重学生客观发展规律

在中小学中,学生长期处于繁重的学业压力下,牺牲了宝贵的锻炼、娱乐和休息时间,他们的好奇心、兴趣、爱好被应试教育扼杀。而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段,身心发展水平也各有差异。在教育管理活动中,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针对大学阶段的学生予以区别对待,从他们的实际和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合理安排管理计划,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打造高水平工作队伍

要真正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其中的重点就在于学生管理人员,在选聘标准上,要做到业务精通、作风正派、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乐于奉献、德才兼备。在日常工作上,要有较强的鉴别力,严于律己,爱养敬业;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有扎实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扎实的综合知识素质,熟悉关于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善于学习,可以积极适应新形势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高校学生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上,要遵循专业化、职业化原则,在为其提供专业教育、培训的同时,让学生干部队伍积累工作经验,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成为学生管理工作的行家,能够赢得更多学生的认可。构建一支综合素质过硬、具備风险精神的管理队伍,既为高校教育管理事业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也能够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

(三)以生为本构建管理制度

从现代管理学理论来看,制度是确保各项组织工作真正获取成效的保障之一。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下,大学校园之间的阻隔越来越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高校的关系也变得日趋复杂,对此,需要从制度方面来进行约束。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活动要克服各类人为因素的影响,避免出现标准与口径不同的问题。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做到立足实际,根据高校的培育目标、办学方针来制定,做到完整、规范、科学,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和连续性,将行为规定、奖励细则、公寓管理、勤工助学、社团组织等都纳入管理制度中,用条款的方式来明确具体权利、义务,实现则、权、利之间的分明,对大学生在校园期间的各项行为进行科学管理。在管理活动中,应用心理咨询、情感渗透、说理教育等方式来丰富管理手段,以多管齐下的方式来提高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教育管理高校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