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心外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的影响

2020-08-14姜鑫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19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下呼吸道感染

姜鑫

【摘要】目的 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心外科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12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手术过程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方式手术后,在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较高,组间具有可比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可明显减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降低感染率,对患者预后起到良好促进作用,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外科手术;手术室护理干预;下呼吸道感染

在以往临床治疗中,心外科手术患者如未能得到有效的护理,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较多,且随着患者增多,感染率也在逐年升高,尤其本文中提出的下呼吸道感染更为常见。如果患者在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康复,且增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如未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重大威胁,在原有疾病上又加深了患者痛苦。因此对于心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必要的有效护理对患者而言十分关键,对预防与控制感染可起到良好促进作用,我院为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的影响,选取了120例患者进行了以下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收治的心外科手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6~68岁,平均(47.7±2.6)岁;观察组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患者年龄27~69岁,平均(47.9±2.5)岁。两组患者病情均符合手术准则,病情无可比性,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介绍,充分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并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答疑解惑,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在突发异常情况时及时进行处理。

给予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护理干预方式,具体如下:(1)术前干预,在患者进行手术前,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状态,根据患者情况作出相应措施,并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以往的治疗成功案例,充分让患者放松心态,消除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2)术中护理,保持手术室内环境舒适,控制室内温度以及湿度,对患者体温进行管控,确保患者体温一般不低于36℃,并实时对患者体征进行监测。在手术过程中,减少室内人员流动,以防止发生细菌污染,且确保手术时均为无菌操作,加强术中用药卫生以及手卫生等,另外对插管器物进行严格消毒,以减少感染情况发生[1];(3)术后护理,在患者经手术麻醉清醒后,帮助患者采取半坐卧姿势,定时为患者进行翻身并采取叩背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咳嗦、咳痰,继续对患者体征进行实时监测。

1.3 疗效观察和评价

经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对比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例数/患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患者相关资料数据均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计数资料百分比用(%)显示,组间行t和卡方值(x2)检验,当差异存在P<0.05时,证明存在临床可比性。

2 结 果

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经不同护理方式护理后,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情况发现,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的60例观察组患者中,仅有3例患者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感染发生率为%,而在对照组6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情况,感染发生率为%,经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存在临床可比意义(x2=8.2924,P=0.0040)。

3 討 论

在临床上,进行心外科手术的患者一般在体制上较差,抵抗力较低,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多种异常情况,发生感染的几率较大,对患者治疗带来了诸多困难,也增加了患者痛苦。

本文旨在观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心外科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在心外科手术患者中,感染情况多见,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现象,在患者经手术治疗时,如未能得到有效的护理,在术中受到细菌侵害,术中器械消毒不完全以及其他环境影响等均会发生感染,对患者恢复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增加了患者痛苦。对此我院选取了120例心外科手术患者分组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60例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其余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经两组患者治疗护理后,在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较低,两组对比结果存在临床可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验证了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心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可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此方式对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具有较高的预防作用,可弥补常规护理的不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锦锦.心胸外科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4):42-43.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干预下呼吸道感染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
子宫肌瘤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胆石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探析45例胃癌手术患者麻醉恢复期的手术室护理研究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患者的作用研究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