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己为例 勇于“裸”教

2020-08-14耿晓光

知识文库 2020年15期
关键词:感兴趣事例老师

耿晓光

高中思想政治课,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用适当的素材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学生对教师自身的事例特别感兴趣,教师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挖掘自身事例作为素材进课堂,让学生在了解教师生活经历的背景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环节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生成,让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如果说什么因素是让学生能乐于学习,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兴趣”。对教师而言就需要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将之融入课堂教学的素材中,让课堂丰富多彩,活泼生动。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当教师引用自身事例时,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呈现出非常感兴趣的状态,往往也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也很好。基于此,笔者在备课环节特别注重挖”己“,勇于在课堂上”裸现“自己,长时间以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使学生能对这样的老师上的政治课感兴趣。

1 教师是学生的“兴趣点”

1.1 基于教师学生关系的惟妙性

教师在于教,学生在于学,师生关系的根基在于教与学。教与学是矛盾的统一体,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的关系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探索感,甚至在内心深处学生都觉得教师有种神秘感,很多时候教师就是学生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学生也会通过多种渠道打听教师的“隐私”,在学生毕业后与他们的交流中,学生都表示过当年在读书的时候晚上回到寝室老师就是他们谈论的焦点。“统一”的关系让教师成了学生生活中的主要伴随者,学生也非常有了解老师的这个愿望,他们从内心深处想和老师相处的和谐。老师、学生之间不仅有正式的教育关系,还有因情感的交流和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这种关系能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正是由于师生关系的这种惟妙性,才让老师成为学生的“兴趣点”。

1.2 基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单纯性

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单纯,在学校里就是同学和老师,在家里就是父母和有关的亲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成了学生人际关系中的最主要的角色之一。父母是伴随他们长大的,在他们面前父母早已经“一丝不挂”,没有任何神秘感,且由于长时间的“管教”角色,致使父母在他们面前有点“腻”,早已食之无味、兴味索然,这一点在与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中已经深有体会。同学的关系是学生最在意、最在乎的,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原因,同学之间能无话不谈,推心置腹,要好的同学之间都是真正的知己,更是没有任何隐藏,虽然彼此还是有很强的引力,但神秘感就不存在啦。有很多时候老师知道这个学生的事情都是从另外一个学生的嘴里讲出来的。这使教师在学生这种单纯的人际关系中成了渴望了解的角色,也使得教师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焦点。

1.3 基于教师社会评价的高大性

有很多光辉的词语都用在了老师的身上,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社会上的这种评价在教师的头上萦绕着光环,但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暴露很多“不堪”的一面,在课堂上忍不住生气,将情绪暴露在学生面前。有的时候会在学生内心深处对老师的直观印象跟社会评价产生巨大反差,他们很想了解老师的日常生活琐事,想要跳出教与学的关系的层面去探秘老师,甚至带有一点儿“心灾乐祸”的心态想要知道老师的糗事,把老师从“高高在上”的位置拉回他们的群体中,如果老师能主动讲自己的事儿,他们更是兴趣浓厚。

2 教师要挖掘自身“兴趣点”

2.1 要愿意挖

教师都有想在学生面前树立权威的想法,有些老师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就不愿意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教书育人”的角色。再加上教师和学生存在一种“伦理关系”,教师也都站在“长辈”的高度上,不肯蹲下身来讲自己的事情,总想把自己“束之高阁”,给学生一副“唯我独尊”的架势。教师要挖掘自身“兴趣点”,首先要在意识上要要愿意“挖”自己,这种愿意要出于内心的放下,放下身段,放下师威,把自己的另一面呈现给学生。这种“愿意”一定是建立在教师理念转变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体会到了这样做的乐趣。

2.2 要有的挖

愿意挖是一种前提,但是还要有挖的内容。每天都会经历很多事儿,有些事情记忆犹新,有些事情一逝而过,那就需要积累,因此教师应该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每当闲暇之际翻阅一下,也可以作为备课的素材。教师与学生存在着成长时代的差异感,这种差异感让学生对教师学生时代的事情非常感兴趣。基于此,教师应该可以和以前的同学常聚聚、常联系多聊聊自己学生时代的事情,可能第二天上课就会把这些用到。比如,有一次在同学群里大家发以前读书时候的照片,发现大家的衣服都差不多,比較单一。第二天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时把照片放在课件中,让同学感受文化生活的变化,学生都非常感兴趣,而且都在猜哪个是我。做一个有心人,才能挖出自身学生感兴趣的点。

2.3 要选择挖

教师要利用自身的事例当作素材进课堂,就要进行精心的挑选。这些素材的特点之一就是现实性,素材的现实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例都能带入课堂与知识目标对接,在知识匹配上要精心选择。同时教师自身事例当素材还具有”隐私性“,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在课堂上口无遮拦,否则可能不仅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反而会毁了自身的形象,这个时候也需要教师精心挑选。教师在选择自身事例作为素材进课堂时也要注意时代性,教师和学生存在着代沟,这种代沟往往造成教师引用的事例学生完全不理解,那就更不用说引起学生的兴趣了,这时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精心挑选。例如,有一次在课堂讲“税收”的有关知识,当讲到偷漏税的时候,我引用了我们那个年代的明星人物,可是学生却对这个明星完全陌生,讲起来气氛有点儿尴尬,这就启发我以后引用事例一定要从学生的角度挑选。

3 教师要运用自身的“兴趣点”

3.1 用的要准

教师选取的素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单纯是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引起学生兴趣而漫无目的讲自己的事例是不可取的。有的时候讲自己的事例也要适可而止,不可无限延展,影响了教学进度和知识目标的实现。例如,在学习“诚信建设的重要性”时,我引用了我使用信用卡因为“逾期”而造成的影响时,由于没有控制好时间和程度,造成当堂的教学内容没有完成,影响了教学进度。更重要的是教师选的自身事例一定要能和教学目标相匹配,与知识点能对应上。例如,在学习“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时,我将我妻子的平时总是爱买打折商品的的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对应“求实心理”,这时学生就提出疑问,买打折商品有时为了“打折”而买,但其实自己并不需要这样的商品,这就不符合求实的主题,正因为考点对接产生偏差才产生了这种尴尬。

3.2 用的要精

课堂效率对教师使用素材的要求很高,教师自身事例做素材务必要精。教师自身事例都是零散的,不成体系的,如果是没有逻辑组织的描述则势必既浪费时间,效果又差,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环节将事例进行整理编辑,以求精致。例如,在学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和消费类型”时,我把握自己最近几年来的收入情况和家庭大额消费的信息整理好,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再结合语言的描述,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感,同时也非常清晰的与知识点对应上,课堂效率很高,效果也很好。相反,在學习“文化传播的途径”时,谈到“人口迁徙”时,我结合自身从东北来到浙江安家落户的实际,我把北方文化带过来,而回家乡时又把浙江的文化带到东北去,本身是非常好的素材,但由于在备课环节没有做语言编辑求精的工作,导致在课堂上单一叙事性描述,导致脱离了课堂知识目标的核心,更是影响了教学进度。

3.3 用的要妙

并不是教师所有的自身事例都是学生的兴趣点,也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就适合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学生感兴趣的教师事例适合课堂教学也要看教师怎么运用,一定要用的巧妙。教师在事例描述时所用语言一定要生动形象,必要时可以结合形体语言,必要时要“放飞”自己,才会有“巧妙”的效果。我结合自身出身东北的实际情况,把东北人讲话“幽默”的特点充分发挥,把东北方言和动作结合呈现在课堂上,学生们很愿意听。在学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时,我为了让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我就爆出了自己的一件糗事,有一次由于匆忙错进了女厕所,这种事情本来也不稀奇,但我结合东北方言,绘声绘色的描述当时惊讶和尴尬,学生们就非常感兴趣的听,而且领悟到了“男性”的普遍性由于错上了厕所而转变成了特殊性。

把自己勇敢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兴趣点,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精力去学习,学与乐不可分。在教师把自己“裸”给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要有这样的勇气,需要教师要有心用力,巧妙的把自己的事例带入课堂,让课堂活泼生动,妙趣横生,当然学生的兴趣点不仅限教师自身事例,因此,笔者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探究与反思,多方位寻找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学的乐在其中,也让自己形成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感兴趣事例老师
对自己感兴趣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例”后有“析”方可取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
编读往来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