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心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研究

2020-08-14石珂师莉

知识文库 2020年15期
关键词:心理学环节知识点

石珂 师莉

设计心理学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教材编写与专业设置中大多将其作为一门理论课,很少有操作性与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实践环节的研究,本文将近几年教学活动中所开展的实践环节向大家进行展示,并根据教学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1 工业设计与设计心理学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心理学相结合的课程,学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在设计中考虑消费者的心理因素,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出让消费者满意的商品或者消费环境。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高校都在设计专业开设了设计心理学课程,有的把这门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有的设置在专业核心课的模块中,这足以看出设计心理学在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 设计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许多学校,设计心理学的教学将设计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授课很容易照本宣科,这就使得课程变成了一门枯燥乏味的理论课程,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课程相关教材不少,但大多在理论方面有较好的内容,普遍缺少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

另外,涉及到设计心理学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在心理学教学模式中是主要的教学过程,它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概念及原理知识点多,学生往往对于学完的课程内容了解不透彻,也影响了学生今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卷面考核的方式能做到对知识点的全面考察,但很难做到对能力的全面考核。学生学习往往会陷入到死记硬背的境地中,对知识并没有真正理解。

3 研究目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今高校课堂,改变教师单向灌输、学生被动吸收的教学方式,增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加强对大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发展趋势。

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以企业实际工作或设计竞赛为中心的项目化实践教学,让学生以能够胜任实际工作为最终目的,最终实现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4 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与成果

4.1 教材的选择

在近五年的教学中,笔者所承担的设计心理学课程先后选用了三种教材,分别是翻译自唐纳德·A·诺曼著作的《设计心理学·日常的设计》(中信出版社)、田蕴等编写的《设计心理学》(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柳沙编写的《设计心理学(升级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几本教材在理论性上各有侧重,可读性与案例介绍方面各有千秋,但都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实训环节,教师和学生都无法从教材上直接获得实践环节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满足课程理论教学基本学时的基础上,自行开拓课程实践环节成为必然。

4.2 实践环节的具体环节与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对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的理解,课程各章节重、难点的分析,加入了一些专业实践性强的练习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4.2.1 任务驱动式实践环节

以课后作业或课堂训练的方式,把课程中的知识点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任务,不要求学生死记知识点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知识,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对课程中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运用。

①查找生活中和网络上的容易让人出现操作失误的产品,研究其出错原因,并找出解决方案或找到已处理好该问题的其它产品。这个练习主要是延续了唐纳德·诺曼教材的脉络,在该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都很好地找到有问题的产品,并能够分析出其中的原因,但在最后有许多学生不能从设计方面给出解决方案。

②找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产品中,能够让你感受到情感的设计作品。以上两种训练要求学生搜集实际案例来验证所学习的知识点,希望通过学生主动地收集与整理资料,将知识点融会贯通。该练习中学生找的案例大都来自于网络,虽然普遍比较切题,但缺少了自己对身边事物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③针对教材(柳沙《设计心理学》)中色彩的情感部分,讲出自己的体验和见解。通过包括PPT版面设计、课堂报告等方面的训练综合培养学生的设计素质,以实战的方式使学生学习到了知识。

该练习中学生大都给出了自己对几种常见色彩情感的理解,可以看出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资料,但在其中挑选了几个较好作品让学生亲自上台讲述时,发现学生通过自己查找资料制作PPT,对该部分的掌握程度要大于纯粹由老师进行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

④结合几种常见元素与情感进行设计,使设计作品能够表现出该情感。这个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画出手绘设计稿,训练学生将具象的形象与抽象的描述结合到一起进行创新的能力。

在不限制学生使用手机查资料的情况下,有些学生的设计画成了平面作品,有些作品原创性不强,另外有不少作品在元素与情感的结合上比较牵强。如图1是其中一些较好的作品。

⑤针对不同地域的人群,进行消费者调查与分析。该部分的练习中,要求学生从几个国家或地区中选择一个进行CMF倾向性等方面的收集。这部分练习中,学生获得信息的出处仍主要是网络,较少有自己分析得出的信息。

⑥针对上一部分收集的资料,设计出符合当地习惯的节日礼物。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理解设计流程,在实践中体会要从用户的角度做设计。

这个练习中,可以对学生之前的调查是否用心进行验证,并且在限定时间内的手绘表现中运用可能并不熟悉的设计元素,对学生来说很有挑战性,主要是针对前一个练习中可能存在的个别学生的用户研究材料完全来自于网络,缺少自己的研究与整理,从而找出李逵和李鬼。部分作品如图2所示。

⑦以一种植物或动物为创意起点,设计几款不同形式的同类产品。该环节创意来源于柳沙教材第六章设计思维中的一张图,要求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创意设计,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该练习中,部分学生审题能力值得怀疑,虽然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但设计的不同类产品是明显的跑题。如图3是其中想法比较有特色的作品。

4.2.2 情景式实践环节

这个练习要求学生分组运用心理學知识模拟产品宣传销售现场,结束后向大家介绍场景模拟中所用到的设计心理学相关知识。该练习是对整个课程学习的一个总结,放在课程的最后,重点强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并且希望学生真正能够理解并且运用所学知识。

这个环节在最近几年的上课时都有采用,并且逐步完善,既是对学生课程内容掌握的考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是鼓励学生勇敢地表现自我。在之前的课程中,发现当前大学生内向与外向的学生都有比较极端的表现,但对于设计类的学生来说,和其他人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和人交流展现自我的能力都是必需的。图4所示。

以上是笔者在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中的探索与尝试,将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实际实践相结合,转变成具体技能培养的训练项目,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灵活运用到设计实务中去,不仅能够使教学得到多元化发展,也能够使学生得到更专业化的训练并从中受益。

5 结语

设计心理学是一门理论课程,但在实践性很强的设计类学科中,其理论体系都源自设计过程中的总结概括,同时其基本规律以及特征方法等,也必将重返设计中加以检验、印证和完善。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设计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对其理论进行运用。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教师所授的课程知识点,还需要学习课程之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知识。

项目来源:2018年泰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工业设计专业《设计心理学》实践教学环节研究”(201847)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泰山学院2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心理学环节知识点
“没有用”的心理学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知识点自测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跟踪导练(二)5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