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那度胺合成工艺研究
2020-08-14姚彤
姚 彤
(连云港杰瑞药业有限公司,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商品名Revlimid,化学名3-(4-氨基-1,3-二氢-1-氧代-2H-异吲哚-2-基)-2,6-哌啶二酮,是由美国Celgene公司研发,2006 年1月美国FDA获批上市的新型免疫调节剂。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炎性疾病[1]、5q 缺失(第5对染色体长臂的间隙基因缺失)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亚型及多发性骨髓癌[2-3]。
来那度胺的合成路线主要有2种。合成路线一[4-5](如式1所示):以2-甲基-3-硝基苯甲酸(Ⅵ)为原料经酯化、苄基化得中间体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Ⅲ),以N-甲基-谷氨酰胺(Ⅷ)为原料内缩合为3-(N-甲基氨基)哌啶-2,6-二酮(Ⅶ),去甲基化得中间体3-氨基哌啶-2,6-二酮(Ⅳ),三乙胺为缚酸剂、乙腈为溶剂,(Ⅲ)和(Ⅳ)分子间缩合、成环生成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Ⅱ),以钯/炭催化加氢将硝基还原为氨基得来那度胺(Ⅰ)。以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计算的总收率为40%,但该工艺采用加氢还原,危险性较大,商业化操作条件苛刻。
合成路线二[6](如式2所示):以价格相对便宜的N-苄氧羰基-L-谷氨酸(Ⅵ)为原料,酯化、脱苄氧羰基保护得N-苄氧羰基-L-谷氨酰胺(Ⅳ),与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先分子间缩合生成二氢异吲哚环(Ⅲ),然后经低温分子内缩合(Ⅱ),最后还原硝基得来那度胺(Ⅰ)。以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计算的总收率为33%,该工艺反应需严格控制低温,反应副产物较多,纯化难度高,不利于商业化生产。
本研究以3-氨基哌啶-2,6-二酮盐酸盐(L-SM1)和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L-SM2)为初始原料,以碳酸钾为缚酸剂、四氢呋喃为溶剂,一锅中发生分子间亲核取代、分子内环合反应得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1),再用乙酸铵+铁粉为还原剂替代催化加氢,将L-IM1还原为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2),经乙酸乙酯、饮用水等洗涤、干燥得粗品,重结晶后得来那度胺合格品,总收率为42.86%,纯度为99.8%。合成路线如式3。
式1 以3-氨基哌啶-2,6-二酮为主要原料制备来那度胺的合成路线Scheme 1 The synthesis routeof Lenalidomide starting from 3-amino-2,6-piperidinedione
式2 以N-苄氧羰基-L-谷氨酸(Ⅵ)为原料制备来那度胺的合成路线Scheme 2 The synthesis of Lenalidomide from N-benzoxycarbonyl-L-glutamate(Ⅵ)
式3 以L-SM1和L-SM2制备来那度胺的合成路线Scheme 3 The synthesis route of Lenalidomide starting from L-SM1和L-SM2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AT型)。
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3-氨基哌啶-2,6-二酮盐酸盐(江苏宇田医药有限公司,工业级)、碳酸钾、铁粉、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醋酸铵(南京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丙酮(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业级)。
1.2 实验步骤
1.2.1 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的合成
将四氢呋喃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下依次加入3-氨基哌啶-2,6-二酮盐酸盐(L-SM1)、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L-SM2)、碳酸钾,升温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到20 ℃±5 ℃,加入饮用水,搅拌析晶,过滤,滤饼用四氢呋喃打浆洗涤,二氯甲烷打浆洗涤,饮用水打浆洗涤。将滤饼平铺在不锈钢盘中,鼓风干燥箱于65±5 ℃下,干燥7~8 h,得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1)。
1.2.2 3-(4′-氨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的合成
将丙酮加入三口瓶中,搅拌条件下加入L-IM1、乙酸铵、铁粉,升温反应,HPLC跟踪反应进程,过滤,母液浓缩得3-(4′-氨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2)。
1.2.3 来那度胺合格品的制备
将乙酸乙酯加入三口瓶中,搅拌条件下加入L-IM2,搅拌溶解,搅拌下滴加饮用水,过滤,滤饼用饮用水洗涤;将滤饼平铺在不锈钢盘中,鼓风干燥箱中于70±5 ℃下,干燥5~6 h,得粗品,再经溶解、重结晶、洗涤、干燥得来那度胺合格品。
2 结果与讨论
2.1 表征
来那度胺为类白色至淡黄色固体粉末,无臭,在甲醇中略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mp:235~239 ℃,HPLC:含量为99.8%,分子量:259.3。IR(σmax/cm-1):3 347.4,3 424.0(苯胺NH2伸缩振动),1 698.1,1 659.5,1 610.0(羰基C=O伸缩振动),1 446.3,1 461.5,1 494.0(苯环骨架振动)。EIMS(m/z):260.0,计算质荷比:C13H13N3O3{[M+H+]}260.10,{[M+Na+]} 282.08,测得260.100 6(M+H+),282.082 3(M+Na+);1H NMR(DMSO-d6),δ:10.99(s,1H,CONHCO),7.20(t,1H,Ph-H),6.94(t,1H,Ph-H),6.83(d,1H,Ph-H),5.40(br s,2H,Ph-NH2),5.11(dd,1H,NCHCO),4.21(dd,1H,PhCHaHbN),4.15(dd,1H,PhCHaHbN),2.88~2.96(m,1H,CHaHbCH2CONH),2.61~2.64(m,1H,CHaHbCH2CONH),2.27~2.36(m,1H,CH2CHaHbCONH),2.03~2.05(m,1H,CH2CHaHbCONH)。来那度胺IR、LC-MS和1H NMR分别如图1、图2和图3。
图1 来那度胺IR谱图Fig. 1 IR of Lenalidomide
图2 来那度胺LC-MS谱图Fig. 2 LC-MS of Lenalidomide
图3 来那度胺1H NMR谱图Fig. 3 1H NMR of Lenalidomide
2.2 投料比对合成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1)收率的影响
2.2.1 对L-IM1收率的影响
改变L-SM1与L-SM2的反应物摩尔投料比,采用HPLC方法,分析产品组成,考察L-SM1与L-SM2摩尔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表1 L-SM1与L-SM2摩尔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随L-SM1投料量的增加,产品收率提高,但是固体颜色变深,综合考虑以L-SM1/L-SM2=1.1为较好配比。
2.2.2 碳酸钾与L-SM2投料比对L-IM1收率的影响
在L-SM1/L-SM2=1.1的摩尔投料比下,改变碳酸钾与L-SM2的反应物料配比,采用HPLC方法,分析产品组成,考察碳酸钾与L-SM1摩尔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表2 碳酸钾与L-SM2配比对L-IM1的影响
碳酸钾/L-SM2在0.55~0.75,得到的产品质量稳定,收率接近,综合考虑工艺的稳定性,优选比例为0.65的配比。
2.3 工艺条件对合成3-(4′-氨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2)收率的影响
2.3.1 醋酸铵与L-IM1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改变醋酸铵与L-IM1的反应物料配比,采用HPLC方法,分析产品组成,考察醋酸铵与L-IM1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表3 醋酸铵与L-IM1配比对L-IM2的影响
由表3知,当醋酸铵/L-IM1配比在2∶1时,反应产品质量较好,收率较高。
2.3.2 铁粉与L-IM1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在醋酸铵/L-IM1摩尔投料比=2∶1,L-IM1投料量为100 g的条件下,改变铁粉/L-IM1的摩尔投料比,采用HPLC方法分析产品组成,考察铁粉与L-IM1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表4 铁粉与L-IM1配比对L-IM2的影响
由上表可知,当铁粉/L-IM1的摩尔投料比=0.065∶1时,反应产品质量较好,收率较高。综合考虑后处理铁粉的去除,优选铁粉加入量为1.25 g。
2.3.3 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在醋酸铵/L-IM1摩尔投料比=2∶1时,改变体系反应温度,采用HPLC方法,分析产品组成,考察温度对收率的影响。
由表5知悉,随反应温度增高,副反应增加,产品收率降低;在低温反应时,产品收率较高,但产品含量略低,杂质加大;反应温度过高,副反应增加,得不到产品;综合考虑,还原反应温度选择40 ℃。
表5 反应温度对L-IM2的影响
2.4 分离提纯条件对来那度胺粗品收率的影响
2.4.1 乙酸乙酯与L-IM2投料比对重结晶的影响
改变乙酸乙酯与L-IM2的反应物料配比,采用HPLC方法,分析来那度胺粗品组成,考察乙酸乙酯与L-IM2摩尔投料比对收率的影响。
表6 乙酸乙酯用量对产品的影响
由上表可知,随乙酸乙酯增加,产品收率降低;8∶1~14∶1范围内产品组成差异不明显;综合考虑成本、收率和质量,优选10∶1。
2.4.2 析晶温度对重结晶的影响
改变析晶温度,采用HPLC方法,分析来那度胺粗品组成,考察温度对重结晶的影响。
表7 析晶温度对产品的影响
表7可知,随析晶温度的降低,产品收率增高;0~30 ℃范围内产品组成差异不明显,最高收率为76.9%。
3 结论
本文提供了一种来那度胺的合成方法, 通过创新的氢化方法, 避免了高压加氢还原;对各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工艺放大生产验证了可行性。该工艺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可控。
(1) 合成3-(4′-硝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1)工艺:3-氨基哌啶-2,6-二酮盐酸盐、碳酸钾与2-溴甲基-3-硝基苯甲酸甲酯的摩尔投料比分别为1∶1、0.65∶1,所得产品质量稳定,收率为74.27%;
(2) 合成3-(4′-氨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L-IM2)工艺:醋酸铵/L-IM1摩尔投料比=2∶1、铁粉/L-IM1摩尔投料比=0.065∶1,还原反应温度=40 ℃,产物收率为57.71%;
(3) 3-(4′-氨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粗品工艺:乙酸乙酯与浓缩母液摩尔投料比=10∶1,收率为55.3%;
(4) 3-(4′-氨基-1-氧-1,3-二氢-2H-异吲哚-2-基)哌啶-2,6-二酮合格品提纯工艺:0~30 ℃范围内析晶,最高收率为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