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化志愿服务对文化馆空间的立体化延伸

2020-08-13陈茜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化馆

摘要:本文阐述了海陵区文化馆在文化志愿服务方面的实践,论述了在“蓄水池”模式下,文化志愿服务对文化馆文化空间延伸作用的实证,以及志愿服务自身持续性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文化馆;文化志愿服务;文化空间延伸

中图分类号:TU2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256-01

一、文化志愿服务的清泉源远流长

公共文化空间是指为公众开放的具有文化性质的实体公共场所,其中包含着公共文化设施,如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都属于此类公共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提出要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促进优秀公共文化产品的提供和传播,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和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但实体公共文化空间是有限的,轻易不会随着人们的意愿扩大,如果对其进行多维立体化研究,从不同的维度加以构成,那么便能形成有效连接,公共文化空间就能得到无限拓展。如,通过文化志愿活动,我们文化馆可以将各大商圈、公共场所变成公共文化空间,使文化场所瞬间扩大,并且能随着人的意愿,移动这些小空间,比如文艺演出的一个个分会场,就是将空间连接,使文化空间可以随需求进行组合,得到无限延伸。

二、蓄文化志愿服务之源

经过对海陵区居民文化活动的梳理,公共文化空间的效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维度:(1)休闲娱乐,人们在快节奏的课业、工作之余,急需休闲娱乐、放松身心之处;(2)技能培训,在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力提倡下,我区居民热衷于提升自我修养,往往会选择第二甚至多项业余技能培训,充实自我;(3)精神心灵,在物质水平提升过快的城市空间中,人们的思想很容易被物质化,人与人之间由于独立性增强,没有了过去的密切交流,从而变得更加自我,这就需要有精神层面的引领,来维持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和有序的公共精神。

三、海陵区区域三级“蓄水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2年以来,海陵区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海陵区文化馆文化体育惠民服务中心分别组建了艺术普及志愿者、文艺演出志愿者和乡镇文化指导志愿者三类专业化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形成区域三级“蓄水池”模式,全方面地开展城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政府牵头组织下,各部门上下联动,文化志愿服务团队由首批40人发展到如今的上百人,形成欣欣向荣的景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1.艺术普及志愿者。海陵区文化馆文体惠民中心招募培养了一支优秀的教师志愿者队伍,在馆内常年开展成人公益性培训,每逢假期根据中小学放假安排,特增加未成年人培训,每年培训768课时,受益群众达1000多人。另外惠民中心根据需求,为广大群众送去定制化的培训项目,如邀请非遗志愿者为在校学生开展空竹培训,丰富了服务项目,将民族传统文化带进了校园,广受师生欢迎。这一层级是以文化培训为志愿形式,普及艺术到全民。

2.文艺演出志愿者。海陵区文体惠民中心通过招募申请审核培养的方式,从各乡镇选出10支志愿者文艺队伍,安排各文艺团队每年不少于2期的免费业务培训,并通过展示和评级等方式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10支志愿者团队每年开展各类基层文化服务、组织各类文艺演出近百场,如春节文艺大巡演、“悦动海陵”四季专题活动等,受益群众达上千人次。这一层级是以文艺演出为志愿服务形式,带给基层群众休闲娱乐的文化空间。

3.文化指导志愿者。文化馆联合村镇、社区招募文化志愿者,每社区每村明确一名文化指导志愿者,负责指导管理本社区志愿者队伍,推行常态志愿服务,包括与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建立双向联系。并与社区、街道共同举办一系列文化服务活动,如“七彩夏日情——巧手DIY秀”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带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全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这一层级是以更加精细化的文化志愿服务,使群众达到精神层面的满足。

四、文化志愿之泉活力长新

文化志愿者的主要特征是:参与的广泛性、动机的多样性和行为的随意性。一场活动下来,往往由于参与人员过于复杂,组织性不够而造成混乱的局面。基于这种情况,应该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明确志愿者义务,规范招募流程,如事先在网站上公布志愿者职位,对工作职责进行具体描述,再通过招募、申请、面试、审核,到最后签订双向协议。并为文化志愿者队伍和个人建立注册、考核、备案、培训等一系列标准化工作流程,完善文化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形成标准化的志愿服务管理体系。

文化馆的公共文化空间极其有限,而文化的活力在基层,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也必然是扎根基层。我们应大力建设能吸引优秀文化志愿者和志愿型组织的环境,建立多支專业的文化志愿者团队进行长效管理,并提高文化志愿者的使命感,让每位志愿者从心底里认同文化馆的服务理念,变为文化馆的移动宣传员,辐射引领全社会健康、有活力的文化趋向,为全民精神文明道德建设提供长久、广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何兰萍.公共空间与文化生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2]戴珩,创新与跨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前沿报告[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高福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陈茜茜(1985-),女,江苏泰州人,助理馆员,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群文。

猜你喜欢

文化馆
青海省文化馆入围2022“最受欢迎公共文化空间”TOP50
硅元尚瓷文化馆即将揭牌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千年的回眸
章堰文化馆
家乡
大爱有光
作品赏析(6)
太阳第一家
基于群众文化实践视角的文化馆职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