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下移的影响因素探究
2020-08-13张月异
张月异
【关键词】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下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15.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084-01
1 引言
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应用十分普遍的避孕措施,属于相对安全和有效的节育方法,使用方便、持续时间长,费用也低,不影响性生活质量。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人们的生育愿望得到满足,对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术后造成的身体损伤越来越重视,避孕需求大大增加,因此IUD的使用频率持续增加。近年來,上环手术成为计划生育服务工作中应用十分普遍的手术操作,但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IUD使用之后可能出现异常现象,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节育环下移问题,影响女性生殖健康,而且可能导致带器妊娠等问题,也成为计划生育领域的难题。本次研究分析了多位使用IUD进行避孕的基层育龄妇女,分析她们出现IUD下移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2 资料与方法
2.1 材料
选取云岩区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入院拟行取环手术的、发生节育环下移的妇女,所有妇女都能配合进行调查,并排除存在其他疾病的妇女。进行调查的妇女共28 例,年龄25-46岁,平均(33.28±4.55)岁;IUD放置时间1个月-10年,平均(4.02±3.47)年。
2.2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进行面对面访谈,记录体检结果,并使用调查问卷调查可能的影响因素。对这些资料进行记录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妇科和B超检查。调查内容涉及到一般情况(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月经史、妇科疾病史、婚育史、IUD使用历史和现状,B超检查结果、妇科常规检查结果等。
在本次研究中提出的IUD下移的可能影响因素涉及到以下内容:IUD位置-≤20mm或者>20mm;职业-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重体力劳动;文化程度-初中以下,高中中专,本科及以上;初潮年龄-实际年龄;月经是否规律-是、否;痛经-有、无;妇科炎症及治疗-有、无;妊娠次数-实际次数;初产年龄-实际年龄;剖宫产-有、无;本次妊娠结局-顺产、否;人工流产次数-实际次数;上取环次数-实际次数;现环时间-实际年限;置环生理期-月经间期、人流后、产后哺乳期;置环后健康教育-有、无;置环后用药-有、无;置环后回家方式-坐车、骑车、步行;置环后是否休息-是、否;置环后不良反应-有、无;子宫位置-前、中、后。
2.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处理数据,建立数据库,严格监督和查对数据的录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474例妇女中,出现IUD下移的有28例,占比5.91%。因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属于基层育龄妇女,因计划妊娠、围绝经期、上环后出现副作用、和发现环下移的准备取环的群体,检查出带器妊娠的3人。对于IUD下移的知晓率不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有9个因素与IUD下移有关(P<0.05),包括痛经、妊娠次数、上取环次数、置环后不良反应、术后未遵医嘱休息,属于IUD下移的危险因素,患妇科炎症经有效治疗 、置环生理期为产后哺乳期、子宫位置为后位对IUD下移影响危险性较小,置环后健康教育、书面交代术后注意事项、使用抗菌止血药为保护性因素。
4 讨论
因为我国本身人口基数大,因此对于IUD的应用十分普遍,我国也是世界范围内使用IUD最多的国家。IUD作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避孕措施,在过去和现在的使用十分普及,但因为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在放置IUD后,可能出现下移问题,进而导致IUD脱落或带器妊娠等,影响女性生殖健康。
根据研究表明,IUD在子宫内起到避孕效果的关键因素取决于其位置,而IUD下移就属于位置异常的一个类别,而且是IUD位置异常最常见的一类。考虑到子宫本身的特殊性,专家们认为IUD下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是其自然脱落和带器妊娠的前兆,因此需要及时处理。而这就需要掌握导致IUD下移的影响因素,从而避免避孕失败的问题。
本次选择多方面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9个因素与IUD下移有关(P<0.05),包括痛经、妊娠次数、上取环次数、置环后不良反应,术后未遵医嘱休息属于IUD下移的危险因素,患妇科炎症经有效治疗 、置环生理期为产后哺乳期、子宫位置为后位对IUD下移影响危险性较小,置环后健康教育、使用抗菌止血药为保护性因素。
从这个结果中可以看出,在放置节育器之前,相关机构需要对育龄妇女进行体检,做好妇科检查,缓解痛经症状,同时注意治疗存在的妇科炎症,尽量减少宫腔手术操作,选择技术好的医师放置节育器,并且在放置后要做好健康教育、科学用药,这样可以提升IUD的稳固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席志梅,张丽娜,宋洁.育龄妇女宫内节育器位置下移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484-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