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运用史料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初探
2020-08-13梁肖雪
梁肖雪
【摘要】立德树人在學生的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其中,历史教师可以以史料辅助历史教学,让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文章对高中历史运用史料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立德树人;教育方法;史料
学生的教育不仅在于知识的教育,还应该重视道德的教育。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学校教学的根本目标。历史是学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科目,历史教育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也能够让学生在了解历史后以史为鉴,帮助学校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史料一般是指过去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历史实物、口述资料等,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产生更深的理解,并且史料中蕴含的精神也会对学生的立德树人教育产生正面影响。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使用史料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是一种有效易行的方法。
一、史料结合进行专题教育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的榜样人物,从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到近现代史中的英雄人物,这些故事的背后都有着学生需要学习的精神。教师应该将这些史料进行整合,建立起专题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精神,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道德素养得到提升。大致可以以如下几种精神为例。
1.爱国主义
在我国几千年历史当中,爱国主义无疑是我们民族能够发展延续的核心精神。教师可以将历史中流传下来的爱国英雄的故事总结起来,开设爱国主义专题课程,以这些英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爱国主义精神。比如,为人熟知但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深入了解过的岳飞,其所作所为无疑是精忠报国的代表;戚继光的抗倭伟绩,亲力亲为又创造出各种武器抗击倭寇,维护当时海域的安定;文人朱自清为了反抗美国的别有用心,坚决不接受援助,即使生活艰难也毅然抵制救济的粮食;刘胡兰牺牲时还未满15周岁,为了保护武工队员,坚决留在敌区,最终为了联系武工队员并秘密发动群众而牺牲。还有文天祥、林则徐、梅兰芳等等,这些人在维护国家利益中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些英雄都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对象,教师可以将这些相关的史料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2.奋斗精神
奋斗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所必备的精神,我国之所以在世界民族之中从未衰败,便是因为具备奋斗精神才能够饱经磨难而不倒。所以教师在教导学生时,要利用史料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孟子写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说明了奋斗是成功所必要的,只有在困境中奋发向上,才能够取得胜利。另外还有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研究人员从无到有研发原子弹。这些史料有些广为学生所熟知,有些则毫无了解,所以教师应该多多搜集相关史料。奋斗精神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在新时代的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
3.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比如雷锋精神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教师可以搜集当时记载雷锋所作所为的史料给学生讲解。如今社会中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像碰瓷,影响了助人为乐的风气,而学习雷锋精神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助人为乐的精神,对社会风气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利用史料立德树人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本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一般都是平铺直叙,并没有相关历史背景的补充,从而导致学生一般会以现代的、第三者的眼光看待历史,对历史中一些个人或者团体的行为不置可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历史人物的行为产生不解,甚至对历史人物的行为表示怀疑,认为他们的行为并无多大意义,这种情况对历史教学中的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是一种打击。因此,教师在运用史料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待历史。
例如讲述我国的近代史,从太平天国到辛亥革命。在这些历史中,历史人物所做出的努力从最终结果来看无疑是失败的,都没有改变我国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些学生因此会对这些历史人物产生轻视,甚至认为这些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对此,教师要利用史料,对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细致地讲解。太平天国时期,正是鸦片战争后,我国受到列强侵略,农民在压迫之下进行反抗,太平天国运动便顺应了农民的需求,对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从思想启蒙到爆发革命,一步步改变了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尽管并没有达到初始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利用史料进行背景补充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历史的进程是持续发展的,先前的历史为后来的历史打下了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后来社会主义的建立也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为了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使立德树人教育取得成效,教师可以利用史料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比如学习近现代史,只有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学生才能真正认识到历史人物做出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运用史料立德树人要了解学生的多种思想
高中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西方所谓的民主思想、最近盛行的消费主义思想,后者与中华传统所提倡的艰苦朴素精神无疑是相悖的。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也容易受到网络中一些信息的影响,像有些小说中传递着一股负能量,一些人在论坛中质疑我国的发展。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历史课程肩负着立德树人的责任,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
不同学生的思想会有差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在整体教学中,教师运用史料,比如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列举邓稼先、李四光、时传祥等人物,他们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教师可以在史料中深度发掘小人物做出的大贡献,帮助学生树立起一面理想旗帜,立下宏大的志向,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在课程中旁征博引,使用史料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对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学生,教师可以讲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通过实践提高运用史料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枯燥的讲解只会让学生在重复的言论中感到厌烦,难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掌握理论知识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只有学会应用才能够更加了解。立德树人也是如此,教师搜集史料只是帮助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精神有一个了解,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其中才能够充分地了解。
如可以开展史料搜集活动,在讲解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时,鼓励学生搜集当时诸子百家的言论,并对这些不同的言论以及之间的区别做出总结,让学生在总结中了解到诸子百家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理念。学生在搜集过程中,会更加热爱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能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
比如在讲长征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或者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观附近的红色旅游景点,近距离感受红军当时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所做出的牺牲与贡献;也可以组织学生效仿红军走一走长征路,在徒步中观看长征所留下来的痕迹,感受长征精神。
理论的讲解只能使学生从表面了解,只有引导学生去实践,让学生参与到运用史料立德树人中,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教学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高中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其中,历史教学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立德树人教育的开展相对其他科目来说更加容易。历史教师在运用史料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本与课外资源,搜集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史料的时代背景,深刻体会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并且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多种史料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思想建设,还要注意实践的重要性,让学生参与到实践当中,从而提高高中历史运用史料进行立德樹人教育的效果,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平.高中历史运用史料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J].学周刊,2019,12(12):75.
宋彩义.高中历史运用史料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5):101.
孙国强.高中历史运用史料立德树人的教育思考[J].家长(中、下旬刊),2018(09):149.
陈学军.基于新课改环境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J].文渊(高中版),2019(08):32.
周健.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J].广西教育(教育时政),2019(03):61-64.
吕淑珊.历史核心素养下的“史料实证”与教学运用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