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透过新冠疫情报道,谈大学生媒介素养养成

2020-08-13刘婧郭玉靖何丽丽

数码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冠肺炎批判性思维

刘婧 郭玉靖 何丽丽

摘要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武汉爆发。一时间,关于新冠病毒的各种声音充斥整个网络,正负情绪参杂,真假信息难辨。随着传统媒体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化,再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小屏幕手机,传播媒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可以说,他们的言行更容易受网媒报道的影响。而据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每次重大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的爆发,都是一次媒介素养的练兵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认清媒介的特质,知道媒介的功能,对媒介信息具有批判解读的能力,运用媒介信息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注重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水平。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多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学习更多科学卫生知识,不偏听偏信,盲目跟风。坚信新冠肺炎可防可控,我们才能最终战胜这场疫情。

关键词:新冠肺炎 信息量过载 情绪多元化 真假信息难辩 批判性思维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我国武汉爆发,此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并无明显的“人传人”现象。直至1月20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肯定存在人传人。自此,各大媒体平台相关报道数量陡增,人们对新冠病毒的关注也日趋进入白热化。

随着传统媒体时代向互联网时代的转化,再到移动互联时代的小屏幕手机,传播媒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可以说,他们的言行更容易受网媒报道的影响。网络世界亦即社会百态,鱼龙混杂,而大学生心智发展并未完全成熟,情绪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波动较大,虽然抽象思维已占主导,但对事情的处理略带盲从,媒介素养水平普遍偏低。每次重大社会公共突发事件的爆发,更是一次媒介素养的练兵场。下面让我们一起透过新冠肺炎疫情报道,谈一谈大学生应如何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水平。

一、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各种声音充斥,严重影响年轻学生的判断与心理

(1)信息量过载

自2020年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表明,新冠肺炎确有人传人现象开始,就各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而言,平均每日推文数量可达20-30篇左右。而微博在春节期间信息流的曝光量相比去年同比增长一倍,假期结束之后增长50%。短视频做为近几年脱颖而出的新锐,成为许多足不出户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众云大数据平台”统计,只春节假期期间,抖音、快手、西瓜匹配“疫情”关键词的全国各地短视频发布量为36000余条。整个疫情期间,网络直播、短视频等流量创历史新高。

(2)内容、情绪多元化

梳理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的新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疫情进展、防控措施及政策、科普类,感人事迹类、通报批评类、辟谣类是疫情期间最常见的报道主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党媒做为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首当其冲,主要以疫情进展、防控措施及政策、感人事迹等正面报道为主。而偏向市场化的主流媒体如财新,则呈现较为负面的情感倾向。环球时报、新京报等则在中性之间徘徊。加之,为了赚取流量的自媒体标题党,甚至有些自媒体别有用心的言论。据调查显示,公众情绪的恐惧、担忧、悲伤与乐观,均与新闻报道所具有的感情色彩有很大关系。

(3)真假信息难辩

在每次重大公共事件中,谣言似乎从未缺席。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甚至假冒官方媒体,为了赚取网络流量,或在特定动机下,肆意散布网络谣言,迎合、煽动民众情绪,甚至鼓动民众采取不理性的行为干扰正常工作的开展。疫情初期,就有自媒体散布物质紧缺等谣言,造成多地民众恐慌,出现超市囤积潮事件。此后,更是一系列消息不时传出,如:喝酒能杀死病毒,新冠肺炎特效药,**地区出现超级传播者,……后来都被一一证实为虚假消息。疫情刚有所好转,又有自媒体打出官方旗號宣称,*月*日*地区学生开学。就这样,一时间,辟谣类报道在各大主流媒体层出不穷。

二、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笔者对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新闻传播系、播音主持系、影视制作系、艺术设计系、动画系6个系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

(1)当代大学生喜欢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享动态

就新冠肺炎的进展信息而言,高达87.54%的学生选择“会主动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获取信息”,68.77%的学生选择“会通过网络分享个人动态,发泄情绪,排解压力”。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娱乐,排解压力的重要工具。

(2)对媒介报道是否能够完全的反映现实社会认识不清

据调查显示,36.37%的学生认为,媒介报道能够完全的反映现实社会,35.19%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只有28.45%的学生认为,媒介报道不能完全的反映现实社会。至少三分之二的学生,将媒介报道视为普照大地的阳光,他们对报道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很少质疑,完全相信媒介报道,并主动通过媒介报道获取信息。

(3)对作者身份、信息来源、发布机构等关注度不够

据调查显示,76.67%的学生在获取信息时会关注作者身份、信息来源、发布机构等,23.33%的学生表示,他们更多的关注信息内容本身,而经常忽视作者身份、信息来源、发布机构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信息内容为王,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就会不假思索地进行点赞、转发。

三、培养自身媒介意识,提高自身媒介技能、媒介判断水平

(1)对信息具有选择性

面对网络上海量的信息,我们要明白信息的来源是多元的、参差不齐的,我们决不能照单全收。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主流媒体发布的信息,如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为代表的中央媒体,以各地党报、电台和电视台为代表的地方性媒体,以人民网、新华网等为代表的国家大型新闻网站等。但是,同时也要认识到各主流媒体之间也是有差异的,如新闻报道侧重点的不同,情绪化的差异等。而自媒体,一些网络大V等,只能代表一家之言,其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只有多比较,才能知道哪些信源是真实可信的,哪些信源只是哗众取宠。

(2)理性战胜感性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不乏哗众取宠的跳梁小丑,我们决不能人云亦云,观念先行。如果我们仅凭主观臆断,认为符合自己观念的就是真实的,不符合自己观念的就是虚假的,只会被意识左右,甚至感情用事。当代大学生只有清醒的认识到媒介报道只不过是一面镜子,而这面镜子也绝不止是一个普通的平面镜,有时可能是放大镜,有时可能是哈哈镜,有时甚至是遮光镜或滤光镜。所以,我们必须具有一双慧眼,不过度消费我们的情感,让理性战胜感性。

(3)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

美国学者李普曼说过“媒介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线内。”所以,我们通过媒介报道看见的只是一个一个的聚光点,他并不是完整的现实世界,媒介报道并不能完全的反应现实社会本身。更何况,还有一些居心叵测的自媒体,扭曲事实,肆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所以,面对公共突发事件特有的隐蔽性强、扩散性快及危害性大的特征,只有不断地提升我们对卫生健康基本知识的了解,多关注一些权威专家的说法,相信科学,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避免偏听偏信,盲目跟风,才能消除新冠病毒给我们带来的疑虑和恐慌心理,杜绝谣言的蔓延。

综上所述,只有我们认清媒介的特质,知道媒介的功能,对媒介信息具有批判解读的能力,运用媒介信息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水平,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多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学习更多科学卫生知识,不偏听偏信,盲目跟风。坚信新冠肺炎可防可控,我们才能最终战胜这场疫情。

参考文献

[1]赵俊,霍良安.新媒体影响下的危机信息传播问题研究——以雅安地震为例[J].上海管理科学,2013.

[2]庞亮.危机传播视野下的媒介素养教育[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09.

[3]史少春.加强信息公开与新闻与新闻宣传做好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国行政管理,2020.2.

[4]张洪忠.如何看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0.3.

猜你喜欢

新冠肺炎批判性思维
情报体系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情报机制及体系
政府要做好公共价值的创造者和守护者
新冠肺炎疫情前期应急防控的“五情”大数据分析
科学与价值: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风险决策机制及其优化
台陆委会正式改称“新冠肺炎”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