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对幼儿探究性思维的促进

2020-08-13王丹

家长·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游戏化

王丹

【摘要】科学活动是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地组织和设计科学活动,能够促进幼儿探索性思维的发展,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意识,促进幼儿的发展。本研究着眼于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教育教学要求,对幼儿的探究性思维培养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实现这一阶段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幼儿探究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184-02

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核心精神分析和研究不难发现,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兴趣探究,幼儿需要自主参与整个探究的过程,提升个人的探究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在开展大班科学活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游戏元素的有效融入,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降低理解难度,培养幼儿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让幼儿在主动学习以及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过程中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密切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了解新课改背景之下探究性思维培养的重要价值以及核心要求,以多层次的思考以及实践为依据,给予幼儿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

一、创设游戏化环境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幼儿心智的激发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但是对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以及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意义重大,在实现科学活动游戏化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了解幼儿的兴趣所在,综合考虑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个性化发展要求,分析这一阶段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引导和鼓励幼儿的过程中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大班创造性教学活动的顺利落实指明前进的方向。其中环境的营造最为关键,环境对幼儿的影响非常深远,有一部分学者明确提出,环境是幼儿园的第三任教师,对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意义重大。因此,教师需要将幼儿兴趣的探究与环境的营造融为一体,引导幼儿实现自主学习和活动,关注幼儿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障碍,充分彰显科学活动游戏化的指导作用及价值,保障幼儿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及成长。

教师需要创设一个更加自由和宽松的心理环境,避免对幼儿的直接引导以及知识灌输,而是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集中注意力与教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从而获得更多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我国新纲要明确强调,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游戏化涉及的内容及形式较为复杂,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为了让幼儿获得平等参与以及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幼儿主动说出自己的真实意见和想法,教师需要结合前期实践教学和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具体条件,以轻松化、宽松化的教学为依据,为幼儿的自主参与以及科学探究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保证幼儿能够在科学活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树立一定的学习自信心。比如许多幼儿都会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鼓励和引导,避免采取直接打压的形式呵斥或者批评幼儿,而是要让幼儿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充分释放个人的天性,比如在学习《沉与浮》时,为了让幼儿在参与科学活动时能够获得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需要将课堂交给幼儿,鼓励幼儿了解物体浮动的真实情况,有的幼儿会发现船是铁做的,直接将铁放在水里就会沉下去,但是船却不会沉下去。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幼儿在课外活动的过程中与自己的家长一起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浮力的具体原理,从而实现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及水平的综合提升。

二、提供开放性的游戏材料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个人的人生阅历不足,是非判断能力较为有限,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注重对幼儿的恰当引导,积极投放不同的自主探究材料,搭建探究的桥梁,为了让幼儿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意愿,保障教育教学以及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吸引力以及针对性。首先,在开展大班科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将更多的生活化元素以及材料融入科学活动游戏化环节,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学习欲望以及收获,进而实现个人学习能力及学习水平的综合提升。比如學习生活中的果实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核桃、花生、玉米等果实以及剥这些果实的相关工具,让幼儿在自主尝试以及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果实的力度,感受不同工具的效果。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活动游戏化实践形式既能够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进而实现个人的全面成长及发展。其次,幼儿教师还需要注重材料的层次化选择,每一个幼儿的成长背景以及探究欲望都有所区别,为了释放幼儿的天性,教师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层次化的材料分析为依据,关注材料投放的具体要求,更好地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条件。比如在穿项链游戏时,对一些操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幼儿来说,教师只需要引导幼儿将珍珠串起来,相比之下,如果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较高、自主学习能力较强,那么在保障幼儿将珍珠串起来的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根据珠子的大小以及形状进行连接。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手段既能够保障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还可以积极践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够获得一定的成长机会。最后,幼儿教师还需要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适当拔高教学难度,关注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具体策略以及应用的要求,在原有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保障幼儿能够掌握不同材料的具体玩法以及使用要求,进而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实现自身的良性成长和发展。

三、注重反复操作和验证

学前教育阶段的科学活动游戏化离不开幼儿的自主操作以及主动分析,在开展大班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及解读,了解幼儿在主动参与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以反复的操作以及验证为依据,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幼儿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保障幼儿在主动感知的过程中实现科学学习。《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比较复杂,幼儿思维特征的分析及研究最为关键,这一阶段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体,因此,幼儿的自主感知非常重要。教师需要着眼于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的现实条件,将更多富有趣味性的游戏内容融入其中,关注幼儿的主动操作与实践,引导幼儿参与各种实验。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操作的具体原理,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其中水会变成水蒸气这一实验活动对幼儿的吸引力较高,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具体策略给予幼儿相应的辅导,尽量避免简单答案的分析,而是将具体的实验材料交给幼儿,比如托盘、镜子、茶壶以及电饭锅,让幼儿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产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学会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主动反思并完成不同的操作环节。在完成科学活动游戏化的基本教学任务之后,幼儿教师则需要根据幼儿的参与情况对最终的研究结果以及实践成果进行简单的验证,鼓励幼儿提出个人的猜想并记录最终的结果,让幼儿在自主分析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探究性思维能力的综合提升。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活动游戏化形式对摆脱传统幼儿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幼儿探究能力以及探究水平的综合提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在大班科学活动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不同教学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坚持幼儿的主体地位,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兴趣,搭建探究的桥梁,注重反复地操作以及验证,鼓励幼儿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积极与他人进行主动联系以及互动,实现个人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综合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海燕.大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上),2017(4).

[2]沈苏华.游戏化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2).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游戏化
以课程游戏化谈我园的园本特色实践研究
小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游戏化
让游戏融入集体教学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