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康复治疗专业解剖学信息化背景下教学改革探究

2020-08-13赵小芳

数码世界 2020年6期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赵小芳

摘要:自国务院下达印发《国家職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来,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学习并探索适合各自的教学改革方案。本文以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为例,浅谈为培养出高素质高职医学人才和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高职院校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探究。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 信息化背景下 教学改革 康复治疗技术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类院校各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学好人体解剖学对其后续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未来临床诊疗工作尤为重要,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来说也是如此。在新形势下,建立人体解剖学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应用制度,探索出适合高职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的学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解剖学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培养出符合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医学人才。

1 康复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人体解剖学课程内容多,更有部分内容抽象难理解且不易掌握,整个课程涉及的医学专业名词占整个医学名词的三分之一,更因学制因素,学校对人体解剖学课程的课时安排也有所缩减,并将生理学也放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与人体解剖学同时授课,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度加大。这些因素都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学生课堂上昏昏欲睡的情况屡见不鲜,部分学生课堂上完全不听讲,借其他同学的笔记死记硬背,同样能够拿分,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极差。因此,现有的教学模式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方案,教学内容不能满足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 教学改革措施

2.1 教材和教学大纲改革

各高职院校选用的教材各有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专业,教材也略有不相同。选用教材要基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依照《高等职业学校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标准》,选择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材。教材内容要紧扣岗位要求,突出实践应用;兼顾学科框架,符合认知规律和专业特色,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邀请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带头人一起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修订后的大纲要与康复治疗技术执业考试内容相符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学依据和指导。

2.2教学模式改革

一直以来,高职教育模式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作为教学目标,注重能力培养,教育需求与医学模式的区别,导致传统教学方式不再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改变,对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医德、科学的思维及与患者和社会沟通的能力,适用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也应如此。

2.1.1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入课程思政元素

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将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由原来的理论课加实践课教学改为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全部课程的学习都将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为此我校实行实验室改建计划,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室,购置人体解剖学模型、标本及3D数字资源,转变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借助一体化教室的模型、标本、电子资源等,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模型的讲解,更加清晰的了解人体各部结构,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此外,在重点内容讲解时可采用CBL、PBL、线上线下混合式等教学手段,增加实践教学和临床案例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最注重骨和关节的结构,关节的组成和运动范围及运动特点,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及作用等内容。通过结合实践和案例可将内容拆合,更容易突出重点,指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记忆,避免了什么都记,什么都记不住,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如邀请学生上讲台讲解学生对该重点内容的理解,或者交流分享所讨论问题,教师再针对内容分析点评,指导学生掌握和应用科学学习方法。

设置反转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并且可以更好得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转以“知识为中心”为“能力为中心”,揭示学科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知识组织和管理能力,为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提供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双向转换,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实现知识结构化的存储和管理。同时通过开展PBL教学法,采用问题引导、启发、讨论等形式,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更精准、有效地发挥课堂立德树人的功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勇于创新的合格医务工作者。

2.2.2课堂设置的改革

课堂上要凸显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设置方面,要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特征给予学生不同于其它专业的讲授方法,使其更加具有针对性。针对性的教学能够极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得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学习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最多的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课上有所收获,会逐渐的累积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逐渐的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2.3考核方式改革

要转变原来的考核方式,变单一的试卷成绩考核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考核所占比重。设置多种考核方式占一定比重的考核方式。如积极回答问题或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问题、参与人体解剖学相关的知识竞赛、绘图比赛等可获得额外的成绩加成。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改变学生唯分数论,转变学生题海战术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 总结

通过实行教学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不再沉闷,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成绩也较有所提高。总之,随着康复技术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停的探索与改革,从而保障康复治疗学人才质量。而想要实现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必须要利用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尽可能的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单单要教授学生学习知识,更要教授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整理,实现知识结构化的存储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卢军,张敏.解剖学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心理医生月刊 ,2012(10).

[2]刘向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创新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6,8(24):8—1。

[3]叶榕,林志明,卞祖安.开放式教学在高职护理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杂志,2010,33(2):233 -237.

猜你喜欢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践教学探讨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人体的吸收功能》说课设计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