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建警历程研究

2020-08-13胡铿李冰瑶杨斑瑞徐子妍江礼国

神州·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警政公安队伍总队

胡铿?李冰瑶?杨斑瑞?徐子妍?江礼国

摘要:在南京建警历程的研究中,我们通过历史史料的整理研究、历史遗址的实地考察、当事前辈后人的独家采访,将整体研究分为三块——解放时期的社会形势和警察运动、战后警政重构与民国城市管理和建国初期南京公安两支特殊的队伍。

关键词:南京;建警

一、解放时期的社会形势和警察运动

解放前夕,南京城内的国民党部队全线撤退,南京社会秩序混乱,民心动荡,一些抢劫案、盗窃案经常发生。党中央考虑到南京实际情况,提出成立正规组织,以此来维护南京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南京组织成立了地下工作团。南京地下工作团共计600名警员,在解放军渡江后,南京地下工作团也正式转变为警察总队,并扩充了警察队伍。该部分人员主要维持南京治安秩序的同时,也在防止国民党留下的特务,对南京桥梁电厂、水厂,比较重要设施的破坏。

1949年中共接管区公所,同年4月23日成立了警察总队,警察总队是以策反的国民党警员为主,一些地下党也参加的,从南京东区、南区等几个区域里面选取愿意留在南京工作的警员。警察总队成立后,继续登记收集旧警,鼓励旧警为南京的长久发展继续效力,并且保护仓库以及各项公务和相关电产。另外,成功的制止了和平门车站、水西门等商店的抢劫,并且迅速侦破了偷窃事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战后警政重构与民国城市管理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以“警政楷模”著称的南京警察成为了民国时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管理核心力量,为维护生产和生活的持续与发展做出极大贡献。为重塑“首都新形象”,南京国民政府也适时对警政结构进行重组,在治安管理方面采取了户口调查、工商监管等措施,在公共管理方面采取了消防机制建立、城市卫生治理等措施,在警力管理方面采取了警政管辖范围划分、组训民众等措施。但由于当时的战后城市状态,警政改革仍存在许多局限性,警察逐步陷入职业困境。

(一)从治安管理方面来看

抗日战争期间,社会秩序极其混乱,人员流动量大,导致原有户口调查统计大多失效,警民工作的开展也面临着较多困难。故,1946年3月,南京市政府颁发了《南京市发给国民身份证实施办法》,规定本市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在清查户口办理完毕后均应颁发《国民身份证》,这一办法的实施,也为南京公安管理提供了基础性的构建。

(二)从公共管理方面来看

战后南京城市化程度较低,大量贫困人口聚居在狭窄且易燃的棚屋里。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消防部门对此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并恢复民间救火组织、配备新式装备、批量迁移棚户区、指令防火要地、加强宣传等重要措施。

(三)从警力管理方面来看

实施警政划分,进一步明确警察的具体职能,南京市政府着重指出“市政管理百分之八十的责任由警察担负”,从街道卫生防治到镇压事项,每一项都做出了详细说明、具体要求与禁止事项。

战后南京市政府提出“民众能充当警察耳目,自动秘密协助警务推行”,达到“官治与民治统一”的目标。为此,市政府在全市范围内征集保内青壮年男性,组建民众自卫队和义务警察队,固定时期进行训练,增强实践能力。

三、建国初期南京公安两支特殊的队伍

曾经有过两支特殊的公安队伍。这两支特殊的公安队伍在南京七十年公安史中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建国前后这两支特殊的公安队伍在接管南京、保卫政权、建设南京中发挥过特殊的作用,做出过巨大的成绩。

(一)公安警卫团

南京是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政府的首都,早在建国初期,南京曾被列为中央直管的直辖市。南京刚解放时敌特活动十分猖獗,国民党军队的飞机不时对市区进行轰炸,散兵游勇、乞丐流民充斥城市,社会治安情况极其复杂。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后,公安任务十分繁重。为了彻底肃清匪特,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势必需要增强南京公安自身力量。

為此,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周兴、副局长赵苍璧、刘秉琳于1949年6月2日,联名打报告致军管会主任,要求将解放军34军100师300团,“拨归本局建制,改称南京市公安局警卫团”,中共华东局很快批准了市公安局的要求。自此南京公安机关内,增加了“公安警卫团”这支队伍。

1949年9月11日,警卫团改称为南京市公安局公安大队。1952年5月,公安总队经过整编和扩编,取消大队建制,下辖一、二、三团。同年11月,南京市公安总队被军委公安司令部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市公安总队”的番号,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担负南京地区城市警备和苏北、皖北看押劳改单位犯人的任务,总队机关驻南京市。

(二)公安教导团

南京解放后,新生的人民政权接收了大批旧政权的工作人员,这其中有大量国民党警察系统、特务系统的旧人员。南京是国民党政权的首都,警察系统庞大芜杂与国民党特务机构联系紧密。如何接管、审查和处置这些人员,是关系到平稳接管城市,维护社会稳定和城市治安秩序,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大问题。而南京市公安局教导团,则是主要负责对旧人员进行教育审查的公安队伍。

1949年5月15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当月三野政治部教导三团被编入公安部队,成为南京市公安局教导团,也被称之为“教三团”或“公教三团”。同年10月“公教三团”并入南京市公安学校,南京市公安局教导团建制正式撤销。“公教三团”从组建、正式命名到合并撤销,存在时间不到半年。建国前后南京敌情社情复杂严峻,南京市公安局教导团这支特殊的公安队伍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和公安部有关接收、审查、处置旧人员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的特殊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平稳地完成了对旧人员的教育审查,确保了南京接管中最复杂的接管——对人的接管的顺利进行。

结语

本次研究通过影像资料的采集和相关南京建警历程资料的整理、汇编、总结,进一步明确认知了南京建警历程。2019年是建国七十周年,也是南京市公安局成立七十周年。回望历史深处,南京公安队伍的建设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尘封为历史回忆。随着岁月斑驳的不仅仅是泛黄的纸片文书,还有见证了沧海桑田的人民群众。真正的先驱,为了新的时代发展,用生命跨过星河与大海,无谓无惧。而今,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铭记、纪念、传承。

参考文献:

[1]孟小民 建国初期南京公安两支特殊的队伍 2019

[2]薛东林 60年前,接手南京社会治安纪实[N]现代快报2009

[3]李翔 底火[M]南京出版社 2013

[4]南京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南京公安志[M]海天出版社 1994

作者简介:胡铿,男,本科在读,公安管理专业,江苏警官学院。

猜你喜欢

警政公安队伍总队
2023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2022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上海警政:一场走向歧路的现代化
清末南部县警政经费来源研究
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的内涵、价值与路径研究
武警江苏省总队
吴铁城与广州市警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