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2020-08-13张琼刘鑫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血液净化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张琼 刘鑫

【摘  要】目的:对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院(2019年06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n=92)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n=46,予以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对92例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管理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满意度(97.83%)高于对照组(86.96%),P<0.05。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3.33%),P<0.05。结论: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具有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護理管理质量,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质量控制;血液净化;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242-01

在临床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治疗肾衰竭等疾病,但是血液净化治疗方式具有复杂性,且风险较大。因此,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人员应该提高对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不良事件,保证血液净化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1]。本文择取本院(2019年06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n=92),观察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疗效,现有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9年06月至2020年03月)接收的血液净化治疗患者(n=92)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6,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n=46,予以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例数为21例、25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81岁,平均为(48.36±9.63)岁,实验组患者中,男、女例数为22例、24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80岁,平均为(49.68±8.73)岁,对两组基础数据值资料实行比较,数据间差距并不是十分明显(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具体为: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对仪器进行消毒,定期检测仪器,在治疗时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1.2.2 实验组:予以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具体为:

(1)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和科室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管理方案。并建立相应的质量小组,定期实施自查,并进行评价,找出质量控制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解决。

(2)实施感染控制,对区域进行划分,分开不同人群的通道,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保证室内的光线。在操作的过程中严格进行消毒处理,在透析后利用消毒剂对仪器进行消毒,倘若出现血液污染应该立即擦拭[2]。

(3)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培训,并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人员才可实施护理工作。建立护理管理小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讲解血液净化流程,定期展开交流会,分析患者病情,巡视水处理间,详细记录检查情况,比如:压力值、废水量等,检查水质的硬度,一旦发现问题,应该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定期对水质进行化学消毒[3]。

1.3 观察指标

1.3.1 评价护理管理满意度,可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利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评价,满意的分值为80~100分,基本满意的分值为60~79分,不满意的分值为60分以下,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

1.3.2 分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分为感染和热源反应[4]。

1.4 统计学分析

相关计数资料采取(n)或(%)予以表示,实施X2检验,定性资料采取( ±S)予以表示,采用t检验,数据采取SPSS 24.0予以统计,P<0.05,出现数值评定结果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价满意度

结果显示,对照组满意例数为19(41.30)、基本满意例数为21(45.65)、不满意例数为6(13.33),实验组满意例数为21(45.65)、基本满意例数为24(52.17)、不满意例数为1(2.17),,X2=3.8655,P=0.0492,实验组满意度(97.83%)高于对照组(86.96%)P<0.05,差异显著。

2.2  分析不良事件

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热源反应4例(8.70),感染2例(4.35),实验组感染发生例数为0,发生热源反应例数为1(2.17),X2=3.8655,P=0.0492,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3.33%),P<0.05,差异显著。

3  讨论

血液净化患者都是易感人群,在血液净化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实施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对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热源反应和感染事件,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质量控制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通过完善制度、提高人员专业素质以及加强感染控制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护理管理的有效率。实施质量控制护理管理,有助于提升消毒合格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满意度,效果显著,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血液净化过程中实施护理质量管理,能够降低血液透析科室的感染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医院的卫生指标水平,促进医院持续性发展。本文研究可以发现,评价护理管理满意度,实验组满意度(97.83%)高于对照组(86.96%),P<0.05,差异显著。分析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17%)低于对照组(13.33%),P<0.05,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对血液净化治疗患者具有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效果,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利群, 高飞, 王素霞. 分析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6(63):187-187.

[2] 吴靖, 周美玲, 连芬,等.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生, 2017, 55(7):139-141.

[3] 郭俊云, 余望仙, 李慧兰,等. 质量控制在血液净化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8, v.16;No.380(12):98-100.

[4] 蒋明明. 层级护理管理在控制血液净化静脉留置导管患者感染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 16(12):56-58.

猜你喜欢

血液净化质量管理应用效果
透析液钠浓度与尿毒症患者血压和心脏功能的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老年急性肾衰竭病因及血液净化的疗效分析
入厂抽样检验规程的编制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血液净化治疗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