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瞻性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

2020-08-13曾颖琳刘彬彬刘飞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

曾颖琳 刘彬彬 刘飞

【摘  要】目的:观察在自发性气胸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在围手术期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在围手术期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可缩短其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前瞻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672-3783(2020)08-0165-01

在临床胸外科中,自发性气胸为常见疾病之一,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缺氧等,临床目前主要采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治疗方法,但术后需要留置引流管,恢复比较慢,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1]。因此,为缓解自发性气胸患者术后不适,加快其机体功能的恢复,就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92例于2017.8~2019.7期间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20岁,平均(36.4±5.3)岁。观察组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最大者60岁,最小21岁,平均(36.9±5.7)岁。两组患者均符合自發性气胸的诊断标准,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排除存在肝肾功能、认知及言语沟通功能障碍等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异不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维持病房舒适环境,对患者展开疾病宣教,协助其接受常规检查,告知其日常饮食需注意的事项等。观察组则在围手术期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

(1)环境护理。维持病房环境的安静与舒适,每天定时清洁与消毒,确保室内干净与整洁。对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合理控制,每天开窗通风,确保空气的流通。

(2)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自发性气胸的发病原因,以及手术流程、预后效果、注意事项等情况,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积极配合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加强与其交流,了解其出现不良心理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心理,告知本院治疗成功病例,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

(3)术后体位护理。将术后体位的重要性详细讲解给患者听,并协助其采取舒适的卧位。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还可协助其采取坐位或半坐位,可促进胸腔积液的排出。

(4)引流管护理。认真观察水封瓶的负压,注意有无漏气,将引流管妥善固定好,确保能够正常引流。此外,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将无菌引流瓶及其中的无菌溶液及时更换掉,保持引流管的通常与密封,避免导管出现扭曲、阻塞及滑落等情况。同时,对引流液的量、颜色变化等进行严密观察,并准确记录下来。

(5)疼痛护理。注意患者的疼痛情况,对其伤口及引流管通常情况进行检查,找出疼痛的原因,并根据疼痛的程度将负压吸引力进行适当调节,并通过按压引流管或更换细引流管,以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

(6)早期咳嗽、深呼吸锻炼。保持呼吸道处于畅通状态,并指导患者深呼吸,增加肺活量的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指导患者采取半坐位,深吸一口气,然后憋气3至5s,再用力咳嗽,以促进分泌物的排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伤口疼痛、伤口感染等)发生率。并采用NSNS(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价,80至100分为非常满意,70至80分为比较满意,不足7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拔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1为具体数据。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5%(43/46,其中非常满意29例,比较满意14例,不满意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7/46,非常满意20例,比较满意17,不满意9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前瞻性护理以临床应用为前提,围绕患者及其具体病情,采取专业知识,并结合临床经验,为患者制定预见性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2]。此种护理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干预,加强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家庭支持、并发症预防及康复训练等护理,具有人性化、专业化的特点,更加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3]。

前瞻性护理中,心理干预以及家庭支持,能够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提高其治疗信心依从性;体位及引流护理可加快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早期咳嗽及深呼吸锻炼,可促进肺功能恢复,有效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出现。

总之,通过在围手术期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可缩短其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 祝玲,沈琴,刘传泉,等.优质护理对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手术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27):3064-3066.

[2] 陈阵仁.精心护理干预在自发性气胸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19,3(06):237-238.

[3] 于改珍.胸腔镜手术治疗肺大疱伴自发性气胸围术期综合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4):151-152.

猜你喜欢

自发性气胸围手术期
胸腔内注入碘伏治疗难治性气胸与护理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分析
胸腔镜及其辅助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比较
50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