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造型艺术创作中动作的“决定性瞬间”

2020-08-13林泓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造型艺术动作

摘要:德国著名美学家莱辛于1770年在《拉奥孔》中提出了“富于包孕性的顷刻”的美学观点,对艺术创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富于包孕性的顷刻”对于艺术史上许多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运用了与“富于包孕性的顷刻”不同原则也获得成功的作品更是数量繁多。那么,在造型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如何选取一个“决定性瞬间”来获得成功呢?笔者认为创作者的主观因素在选取一个动作的“决定性瞬间”上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结合一些经典藝术作品阐述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造型艺术;动作;决定性瞬间

中图分类号:TS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1 64-01

造型艺术不同于文学、诗歌、电影等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和动态的艺术形式,只能通过动作、色彩或线条的组合等来表现。动作瞬间的选取十分重要,达·芬奇认为“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动作瞬间对于艺术作品只是表现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其重要性不在本身,而在于其背后的内涵,借由这动作表现出的寓意,和所反映的创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一、莱辛“富于包孕性的顷刻”

1776年德国著名美学家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出“富于包孕性的顷刻”的美学观点。《拉奥孔》以雕像群“拉奥孔”为研究对象,作品选取了拉奥孔父子被两条剧毒巨蟒紧紧缠住身体不能动弹,与蟒蛇和死亡的战斗中表现出的临死前极为恐怖、痛苦的瞬间。但其面部表情不是痛苦哀号,只是轻微叹息,这便会让人们不期然地想象拉奥孔痛苦的情状和哀号声。反之,若直接地刻画拉奥孔痛苦哀号的情状,直接表现情节的最高潮部分,就会使作品的悬念落空,想象“不能往上面升一步,也不能往下面降一步,如果上升或下降,所看到的拉奥孔就会处在一种比较平凡的因而是比较乏味的状态了。想象就会听到他在呻吟,或者看到他已经死了。”①雕塑家们正是运用“包孕性”的特殊表现手法,将丰富的内容注入这一瞬间中,引发了观者无尽的想象。

莱辛在《拉奥孔>中描述道:“绘画在它的并列的布局里,只能运用动作中某一顷刻,所以它应该选择孕育最丰富的那一顷刻,从这一顷刻可以最好地理解到后一顷刻和前一顷刻”,艺术创作时要选取最能产生审美效果的、内容表达最丰富的、且给观者留下足够想象空间的一刻。莱辛认为事物发展到顶点意味着极限和终结,这之后就是消逝和毁灭,如果提取处于顶点的一刻将其定格为永久,那么艺术作品就失去了其深长意味和充实内容,同时也束缚了观者想象的翅膀。“富于包孕性的顷刻”是莱辛对古希腊雕艺术创作原则中总结和提炼出的独特造型艺术创作方法与美学思想。

二、各种不同的“决定性瞬间”

与莱辛相同时期也有其他和“富于包孕性的顷刻”类似的看法。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在《画论》中提到:“画家的笔只有一个顷刻;他不能同时画两个顷刻,也不能同时画两个动作。只有在有限几种情况之下,你可以回顾正在过去的顷刻或者预示即将来到的顷刻,而既不违反真实,又不破坏欣赏。”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绘画只能抓住一个片刻,因此,应该把握集前因后果于一点的顷刻”②,强调了绘画作为一个瞬间艺术,应把握和创造最美瞬间的方法。德国哲学家恩格斯曾指出“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强调了艺术创作中选择和创造典型形象的重要性。

艺术史上不乏“富于包孕性顷刻”的例子。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中展现了耶稣基督在说完“你们之中有人要出卖我”之后,众门徒惊讶、怀疑、愤怒等等不同的情状。达·芬奇选取了耶稣说完这句话之后的众生相,反应了门徒们的性格、品质和内心想法,且蕴含犹大密谋背叛耶稣的前提,也预示故事后续的发展。日本当代平面设计大师福田繁雄1975年创作的海报《1945年的胜利》中只采用黑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简约地描绘了子弹将反向飞回枪管而还未飞回的瞬间。福田繁雄以最简洁的构图,表现了最能引人思索的顷刻,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暗示和讽刺了侵略者自食恶果的结局,引发人们对侵略战争恶行的深刻反思,运用了“富于包孕性的顷刻”的原则,为观者的想象留下足够的空间,也达到了最大的审美效果。

艺术史上也有未运用“富于包孕性的顷刻”原则而获得成功的作品。约丹斯的《国王宴饮》(1683年)描绘了宴会情节最高潮的瞬间,以夸张的手法、对比鲜明的色彩表现国王、大臣和贵妇人大吃大喝的场景。列宾的《伊凡雷帝杀子》描绘了沙俄的伊凡雷帝与儿子争执时,愤怒地用手杖击伤儿子的头部后,儿子倒地不起满脸鲜血,伊凡恐惧、悔恨地搂抱住垂死的儿子,想求儿子饶恕但己无济于事的瞬间。这里选取的是情节高潮后的瞬间,表现了创作者情绪高潮,同时表现了伊凡杀子之后悔恨交加、悲痛万分的人性与这背后隐藏的残忍兽性之间的矛盾心情。

三、创作者主观因素对动作“决定性瞬间”选取的影响

纵览人艺术史上的作品可以发现,单一的原则或者观点是不足以说明和解释其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莱辛本人也没有表明“富于包孕性的顷刻”可运用于所有情况,或适合于所有艺术创作。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都是复杂多元的过程,包含了情节、主题、技巧等多个要素;在受客观因素制约的同时,也是主客体交融、统一的产物。造型艺术不能把“富于包孕性的顷刻”的理论教条化,认为只有这才是最优选择,从作品的内涵和主题等因素考虑,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思想的传递、审美趣味等主观因素才是“决定性瞬间”选取的决定性因素。

莱辛在《拉奥孔》中提到两幅以美狄亚杀死亲生女儿为主题的不同绘画作品。其中一幅不知名画家描绘的是美狄亚极度疯狂时的神情,书中古希腊诗人斐立普斯评价道:你就这样永远渴得要喝自己儿女的血吗?……滚到地狱里去吧,尽管你是在画里。”莱辛高度地评价了古希腊画家提牟玛球斯的另一画作,认为其高明之处是避免表现美狄亚杀女时极度疯狂的情节高潮,而是选取还在因母爱与妒忌相冲突而犹豫不决的顷刻,该美狄亚形象给观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从情节的角度出发,莱辛的看法没有问题,但若考虑作者情感的表达和主题思想,这两幅画作的优劣差异恐怕还有待商榷。以多那太罗和米开朗琪罗都创作了以大卫为主题的雕塑作品,前者选取了大卫战胜巨人歌利亚,脚踩巨人头颅、颇为得意的瞬间;后者选择了大卫将迎战巨人的前一刻。前者展现古代英雄神迹,表现大卫胜利的英勇姿态,崇尚秀雅的审美风格,故作品表现胜利者形象;后者因作者成长环境艰难,向往英雄面对强敌时勇敢无畏的精神,崇尚庄严有力的审美风格,故作品是面对巨人歌挺身奋战的大卫形象,表现了感染力和号召力,而非对胜利和英雄神迹的歌颂。 “决定性瞬间”的选取没有一个确定答案,“瞬间”本身是故事过程中某一刻的动作,就“现在包孕着未来而担负着过去”这一说法来说,过程中的所有动作、瞬间,其实都有该功能,动作瞬间选取的着眼点不在动作本身,而在其蕴含的创作者的情感、思想、审美趣味,同时结合主题、构图、色彩、线条等客观因素进行考量。成功的造型艺术作品不一定选取的就是最能‘‘引发观者自由想象”、最能表现故事精彩的瞬间,但是一定是最能让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走进我们心中,与我们交流的“决定性瞬间”。

注释:

①(德)莱辛.拉奥孔[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21.

②(德)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11).

参考文献:

[1](俄)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朱光潜,谈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望衡,艺术创作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林泓(1995-),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造型艺术动作
下一个动作
“莲花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蕴含
论紫砂壶“寻觅”的造型艺术和意境之美
论紫砂壶“寿桃半提”的造型艺术
动作描写要具体
谌宏微的造型艺术
让动作“活”起来
水利工程要重视造型艺术和包装设计
大同地区石狮子造型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