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l时代下视觉图像设计在多维空间中的交互

2020-08-13刘可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各产业领域间的关系打破重組,全球正向着跨领域、跨空间、跨文化的趋势发展。本文立足“AI+”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从视觉艺术的角度研究图形在多维空间中如何起到连接和交互的作用,并对未来图像体系的发展做出展望。

关键词:“AI+”;视觉图像;多维空间;交互体验

中图分类号:TP391. 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154-03

一、引言

在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人工智能,宣告了智能时代的到来。IDC在去年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软件及应用市场半年度研究报告(2019HI》>报告中指出,2019年上半年中国AI市场规模达17.6亿美元(约合123.8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业、保险业、政府、互联网行业依旧是AI技术的投资主体。显然,AI时代下市场格局正在改变,与纯粹的绘画艺术不同,视觉图像设计是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的目标就是市场,因此面对新的格局视觉图像设计也被重新定义并有了新的使命。

二、智能技术重塑视觉图像设计的边界

智能技术推动了视觉设计对新媒介和新材料的使用,智能软件使视觉图像的形式用一种普遍性的方法来表达,将视觉材料组织成性能、参数、滤镜等菜单,创造出在市场上普遍适用的、跨学科的、具有描述功能的工具。新媒介的加入拓宽了视觉图像与人的交互形式也拓展了视觉图像设计的边界。

第一,多领域跨界合作。

广义上讲,视觉图像是所有具有视觉效果的画面,包括:纸介质上的、底片或照片上的、电视、投影仪或计算机屏幕上的等等。而对图像的处理是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使其满足某种特定的心理或行为的需求。现代图像往往以一种数字化的形式储存和呈现,处理图像的过程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领域产生了密切的关系。视觉图像不再属于单纯的艺术范畴而是与越来越多的学科进行互动,如:计算机视觉、统计学、人体工程学、符号学、心理学、数学等等。这些学科不断推动着图像成像的发展,比如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定义一个生成器和一个判别器来完成新图像的生成(如图1所示)。

第二,从视觉载体到心理模式。

从前,图像作为重要的视觉形象载体,在人类文明中起着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的作用。

而今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如录音、摄影)来记录历史和传递信息并能做到实时分享,图像的视觉记录功能被弱化了而信息传达的功能被放大。在智能化产品的应用中,视觉图像往往用来左右人们的心理模式而非视觉感受。心理模式是指人们在面对事物时大脑里构建的预判和假设,如果现实反馈与预判不匹配就可能造成不愉快的用户体验。特别是在智能化人机界面中,视觉图像的意义不是让界面更漂亮,也不是单纯地传达品牌概念而是要帮助用户建立正确模式。以智能手机的操作界面为例,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颜色都在遵循人的认知习惯、阅读习惯、生理特征等规律,以便建立起心理认知和行动反馈的一致性,营造易操作性的用户体验。

三、多维空间中的视觉图像设计

这里所指的“空间”不单是指由长、宽、高组成的三维空间,还包括时间轴。面对不同的维度和媒介视觉图像扮演着很多角色,使它在不同的空间中有不一样的使命。

(一)二维空间中视觉图像的呈现

今天,二维空间的载体以界面的形式填满了人们的视线,如智能手机界面。二维界面中图像的主要使命是概括出一个具体的功能意符,暗示用户如何采取行动以及怎么操作。由于受到空间和成像原理的限制,这种意符往往是以“整形”图形的形式来呈现的。“整形”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分析后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在UI设计中常见。设计师根据功能概括出各种形态、颜色、肌理的图形,也就是更加抽象的视觉图像。(如图2所示)

(二)三维空间中的视觉图像

在智能时代里,视觉图像出现在特定的三维空间中有着极强的交互目的。人们所熟悉的AR虚拟现实,让人最低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还有3D电影也大大提升了人们的观影体验。随着智能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的不断了解和渗透,各种

帮助人们实现便捷生活的APP也层出不穷,以图像识别为技术支持的APP就是其中的一种。当环境或者人物成为“被识别对象”时,便打破了界面的二维限制,实现了人与空间的立体互动。以Bitesnap-食物热量测APP为例,当人们拿起手机扫描食物时,人工智能就能来跟踪人们的膳食,通过对食物的拍摄来识别它的内容,算出照片中食物的卡路里、微量元素以及营养,而不需麻烦的手动输入食物的名称。食物是这款APP的主要识别对象,三维立体空间承载了识别内容从界面外进入了界面内的这一系列行为。

(三)四维空间中的图像与时间

根据相对论,当三维空间在时间的延续而产生的视觉移位的过程中,时间赋予了传统三维空间一个全新的空间,也就是四度空间。图像不只是单帧的,当一帧帧图像串联在一起就从空间维度扩展到了时间维度,我们不仅需要关心帧与帧之间的时间关系,去捕捉、识别一个物体的运动,还要去分析图像所表达的含义。以智能手机的界面设计为例,一个图标被点击界面会在交互模式和交互规范内产生一个或一系列的视觉移位,图标作为意符在指引三维空间在时间轴上行走,用户产生的不是对此刻某一个二维或三维图像的理解,而是对发生在此刻和未来的四维空间的事件的理解。

四、多维视觉图像的用户交互

交互,既交流互动,是互联网联合智能化极力打造的一个功能状态。多维空间中的图像在智能界面中的应用是复杂的,但目的都是推动维度并与人进行交互,视觉图像不论是图标符号还是动态图像或者是摄影图片甚至是一个色块有具有交互作用。

(一)二维视觉图像与人的交互

在视觉图像的研究立场上,交互研究主要包括了人机交互中的可视化部分,小到电话的接听按键,大至汽车上的仪表板,设计师通过多维的视觉元素来引导用户通过界面与系统交流。

互联网的发展使很多智能软件能在多国间被推广和普及,可见交互图像必须具备一定的共通性。建立“共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要认识时间赋予人最基本的认知,如天是蓝色的;雪是白色的;信封是矩形的等等。比较后发现,世界各国的手机界面中对电话接听键的颜色、形状甚至图标都是大同小异的。其次,尊重用户的习惯,如阅读习惯。图形的排列、位置、大小、色彩轻重都会影响人的阅读,而阅读习惯会引导人的一系列心理活動,确认信息层级从而对信息进行归类和取舍。(如图3所示)

(二)三维视觉图像与人的交互

三维图像在智能界面中的出现非常广泛,人工智能一直在帮助人们实现虚拟现实的“真实感”和“直观感”。在交互的研究语境下,三维图像可以分为界面内和界面外的两种空间存在。

1.界面内的三维交互。界面内的三维图像多以“直观性”来帮助用户更加有效地进行操作。以修图类APP为例,三维图像通过直观的效果和有序的排列来帮助用户第一时间看到不同滤镜下的修图效果,增加操作的流畅度。(如图4所示)

2.界面外的三维交互。人工智能可以识别图像、空间和声音,被识别对象存在于界面外的空间,通过识别进入界面造就了界面内外交互的可能性。特别是图像识别被广泛应用在了品牌推广、个人营销等领域。比如可口可乐推出的特定版,当对可乐罐身进行了扫描后会在屏幕上出现现实空间中所没有的画面,非常生动地完成了界面内外;人与品牌之间的交互。(如图5所示)

(三)四维视觉图像与人的交互

在智能交互的语境下所研究的四维图像有两个特点:动态图像和沉浸式体验。在米兰设计周上有一组交互作品,图案通过数字设备投影在四周的墙上,人们站在其中有种身临其境的沉浸感,这也是近年来很火的沉浸式体验。当人用手去触碰墙上的投影图像后,图像会做出相应的动态改变并推进图像的叙事性发展,这是很好的互动手段。(如图6所示)这种交互极好地利用了视觉、空间和时间来带给用户美好的享受。

五、结语

视觉图像在这个智能时代被赋予了越来越丰富的语境和叙事手法,多维空间中的视觉图像与智能技术相互作用彼此成就。无论是人工还是人工智能,都是为了实现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智能技术会帮助我们实现更加自由的艺术发挥,通过对多维空间中视觉图像的交互研究,我们会更加清楚未来交互图像发展的方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美术学院科研项目,项目名称:《课题名称:《AI时代的视觉文化转向下的图像叙事研究》,项目编号:zoisXJ30,项目负责人: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