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集中营中幸福的囚犯

2020-08-13付晓朦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本质

付晓朦

摘要:正如王尔德所说:“美是唯一不受时间伤害的东西。”雀我看来,所谓美的艺术作品,是用来向观众传达普世的情感的作品。作品中所要传递的这种普世的感情,是不会受时间以及人生经历的影响,直触观众内心最柔软,最深处的。如果有人问我在我心中,最美的一部电影是什么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美丽人生》。

关键词:《美丽人生》;人与美;本质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123-01

《美丽人生》是笔者在上高中之前就看过的一部电影。时至今日,我已不知道自己重复观看了这部电影多少次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每次看完后的体会是不同的,但是所受到的感动是永恒的。《美丽人生》是一部讲述爱的故事,其中包括丈夫对妻子的爱以及父亲对孩子的爱。故事简单的来说就是一对犹太父子被送进了纳粹集中营,父亲为了不让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为其编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让儿子相信他们在集中营所经历的一切都只是在一个游戏当中,而游戏规则就是不能害怕,不能死,要乐观的进行到最后。故事的结局是悲剧的,父亲让儿子的童心没有受到伤害,而自己却惨死。但在笔者看来,《美丽人生》是我看过的最伟大的一部喜剧电影。

正如老师上课所讲,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人不仅能适应自然,而且能有意识的改造自然。而美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的生动表现,我简单的把美的根源总结到人的自由創造。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由创造中的自由,不是随便,任意的意思。自由不是在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是通过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运用这一自然规律。在电影《美丽人生》中,身为犹太人的圭多,在纳粹的阴霾下,不再拥有自由,不再拥有选择,但是乐观的圭多并没有向这黑暗的社会,向这必然的社会关系所妥协。他靠他对妻子以及儿子强烈的爱,努力的在这黑暗中寻找光明,为儿子编织了一个美丽的童话,不管自己多么的痛苦,任然笑着为儿子讲述着,让儿子在自己所创造的环境中,远离世界的黑暗而快乐的成长。这个过程,在我看来就是人的本质以及美的本质的充分的体现,既人的自由创造的形象的生动的表现。

笔者永远无法忘记,当罗伯特贝尼尼饰演的父亲圭多即将被拉去枪毙的时候,为了让儿子继续沉浸在他所以编造的美丽的谎言世界里,他装着像马戏团小丑一样,夸张的从他儿子藏身的铁柜子旁边走过,看到儿子在冲自己笑后,确定了儿子处境安全后,走向了他人生的终结点。他为儿子描绘了一辆坦克,并且从始至终不曾放弃,哪怕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给儿子留下欢乐的印象,一个童年该有的印象。这一个片段是我久久不能忘怀的,这场戏没有复杂的台词,仅靠动作,父子之间的对视,眨眼,父亲的动作处处体现出父爱的伟大,让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哭成了泪人。

影片最后圭多的妻子与儿子走出集中营,当儿子在妈妈怀中高喊“我们赢了”时,作为观众的我愿意选择去相信,可能他真的只是经历了一场很难的游戏,而非一场生的悲剧旅程。哪怕影片最后,儿子用他成熟的声音,向观众讲述着这个故事时,我们都能明白,他已经认识到这是父亲的牺牲,但我相信,儿子会更加乐观积极的面对人生,因为父亲圭多用他的牺牲来告诉了儿子人生很美丽,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使人足够强大的去保护他所珍视的人。我想这是父亲留给儿子最好的礼物,这应当成为让他更加好好活下去的理由。

笔者也曾想过,若圭多没有在那个晚上心急的去找他的妻子,也许就不会被发现,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他之所以会着急去找妻子,是因为在集中营那样的环境下,圭多心里必然也是会害怕会不安的,但是因为爱的力量,他克服了自己的胆小的一面,努力在儿子面前展示最乐观的样子。因此,在我看来,虽然最终结局是悲伤的,但这正是《美丽人生>现实又可贵的地方。

一切向观众传达真善美的普世价值观的电影,为人民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引领人民相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世界是充满希望的,这样的电影就是美好的。父亲对孩子的爱,丈夫对妻子的爱,这是一种普世的情感,因为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变淡,被人们所遗忘。这也是我之所以将《美丽人生》作为我人生导向的一部影片的最重要的原因。

就像老师所说那样,人对真善美的坚贞不渝的追求,是人最宝贵的东西,是战胜人类社会和黑暗的最终力量! 社会的发展总会充满黑暗与罪恶,个人发展总会充满挫折,但只要人的力量和追求不止,每个人都会在现有的历史条件下无限接近过实现的不了的自由,也正是因此,在黑暗面前,我们不应该选择低头,而是应该勇敢的,乐观的面对,从而推动社会朝美好的方向前进,社会会不断地趋向正义,和谐与美好!

猜你喜欢

本质
追根溯源回归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析体育行为的本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追根溯源 突出本质——聚焦微积分创新题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直销新常态下的本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