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家哲学精神谈中国的动漫创作
2020-08-13蔡楠
蔡楠
摘要:虽然我们无法再去还原传统文化的样貌,那股东方文明的精神仍然深藏在中华土地上,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溯源中国古典哲学精神来解读文化和探索创作。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带着文化溯源的意识,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化精神的来龙去脉和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才能重新去理解国外优秀作品中思想观念的传达。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道家哲学;动漫创作;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 (2020) 09-0117-02
这个题目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艺术设计中老生常谈的大命题。诚然,随着东方大国复兴之梦逐渐成为现实,中国的文化的实力一方面梳理历史和提炼文化瑰宝,一方面作为一种国际影响力,有对外输出的动力。面对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大潮,我们不得不反复重新思考一些基本问题:文化是什么?如何运用?这些是每个从业者会不断思考的问题。
传统文化产生于逝去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构型,它的形成和发展有它内在的逻辑。移植挪用、解构重组这种生搬硬套的运用,或者抽取形式再创作,哪怕没有造成荒诞闹剧,甚至在视觉上有些别致,但难免会出现表面肤浅,并且容易出现样式雷同化、思维套路化而产生视觉疲劳、品味风格僵化。这确实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命题。
偶然间看到这样的文字:“大海,不是那只有几米高度的海浪,它的最深处可以达一万米以下,那才是真正的海洋。”这段文字让我茅塞顿开——答案不能在文化的表层现象中寻求,或许要下沉到文化底层去寻找支撑点。虽然我们无法再去还原传统文化的样貌,那股东方文明的精神仍然深藏在中华土地上,文化基因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溯源中国古典哲学精神来解读文化和探索创作,应该是条光明的途径。
拨开文化现象,探索文明的起源,可以从地理发生学出发探寻中华文明的渊源。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带,逐渐壮大囊括长江流域,中国的西南边是高原山地,西北边是大漠和极寒之地,整个东南边都是海洋,这样的地理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地貌。中部的黄河平原是冲积平原,有肥沃的土壤,整个区域处在东亚温带有适应的温度,加上大河流域充沛的水资源,特别适合农业耕作,所以中国很早就从狩猎采集的原始文明过渡到农耕文明。农业耕作尊崇季节气候变化,只要按时播种收割,人们就可以丰衣足食。农耕文明“看天吃饭”的特点养成了崇拜自然、臣服自然的观念,而农业生产所要求群体协作形成了中国人重集体、轻个体这种文化。
除此之外,中华地区虽然不断受到边疆游牧民族的侵扰,这个封闭地貌避免了强大外敌入侵,使得中华文明成为唯一一支保留下来的古文明,在东亚这个封闭的地貌数千年深耕不辍,精雕细琢,形成东方文明的母体,无论是日本和韩国,还是东南亚国家,都深受中华文明的辐射。
探讨中华文明离不开当今世界由西方文明主导这个大语境。以中华文明为典型代表的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在很多方面形成相反的特点。把西方文明作为参考系来对比可以更好的理解东方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明诞于西欧,其地貌由于多山地少平原,不利于耕作,以畜牧业为主。这种贫瘠的条件让古代欧洲人产生与自然抗争以求生存的信念。西方文化发源于地处地中海边上的古希腊,贫瘠的山地加上环地中海开放的地貌,使得欧洲人早早就开展了穿越地中海寻求交易以换取生存资料的商业活动。商业的发展迫使欧洲人树立创新精神。游牧和商贸探险活动形成了古代欧洲人崇尚自由的观念,孕育了个人主义、英雄主义和冒险文化。进行商业贸易活动所要求的必然素质达成了平等观念和契约精神,所有这些精神和观念融进西方文化基因里,也形成了基督文明的普世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
东西方文明核心的区别之一在于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东方的核心观念是“天人合一”,自然在人之上,人只能顺从自然,学习自然。而西方的核心观念是征服和改造自然,从追问世界本原的古希腊哲学一路发展出近现代科学,使得人类能上天入地,探索宇宙太空,甚至扮演上帝创造生命。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带着文化溯源的意识,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文化精神的来龙去脉和现象背后的文化本质,才能重新去理解国外优秀作品中思想观念的传达和剧情桥段的设计。没有文化判断力的拿来主义、模仿借鉴,不仅无法吸收养分产生进步,只会变成邯郸学步的闹剧。中国文化思想根基在于儒道佛,其中道对儒和佛影响很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底色。我们聚焦动漫创作思维和审美趣味的常见问题,浅析道家哲学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追求之间的渊源。
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这一核心观念,即把人和自然视为和谐统一的整体,人类命运与自然天命统一,这是道家的基本思想观点。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主旨是崇尚自然,以自然为至高的“道”,追求对自然本性的顺从。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神”的艺术审美传统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认为美的根源是“道”的观念是一致的。神似乎是一种虚无飘渺、空灵剔透的境界,它其实是万物得之于自然的“生气”,是生命的张力。这种生命力无形无体,却决定万物的生命,所以被称之为“神”。神是源于化生万物、天地之玄的“道”。万物之所以美,是在于其中的生气,在于神。从这种哲学思想出发,对于美的追求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对“神”的表达和追求,形成了中国艺术中“神与形”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观点。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对这个问题总结到:“中国美学的着眼点更多不是对象、实体、而是功能、关系、韵律作为反映,更多强调的是内在生命意兴的表达,而不是模拟的忠实,再现的可信”。中国艺术的兴趣点不在于实体对象,而是其中潜藏于实体对象中的,是关于生命的意兴、神韵、灵魂。所以可以看到无论是历代雕塑和绘画,手工艺术品,对于形象的表达重来不是以写实为目标,但那种精神灵魂和生命力蓬勃而又意味深远。
和中国“重神轻形”不同的是西方艺术的兴趣点在于忠实的模拟和再现的可信。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模仿自然”,这反映以古希腊文化为渊源的西方传统审美观念。所以,西方传统的审美观点就认为能准确生动地表现物,也就是具象的表现,这就是美。于是乎,西方的雕塑、绘画等艺术范式追寻的就是逼真、强烈地反映事物真实、表达人物的强健、风景的美丽,然后发展出焦点透视、比例、投影等艺术技法。当今影视动漫中用三维技术模拟仿真,以及诸如3D电影、VR沉浸式体验等技术發展的原动力也和古希腊美学的追求一脉相承。
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还有个独特的概念——意境,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范畴,是一种东方超象审美理论。意境包含如空灵、静谧、高古等等诸多种审美风格,相互杂糅、渗透,体现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理念。道家学说里的哲学精神影响了中国古典艺术审美取向和品味,对历代文人画家的影响更为深厚。例如“空灵”这一审美观的形成主要是来源于道家“虚无”的宇宙观。在老子的观点中,天地万物本源是“道”,道是虚无。“无”并不是“无象”、“无物”。把握这种无象之象,无物之物,靠感官很难,需要靠心去领会。在艺术领域,“无”的最高境界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的这种“虚无”为本的宇宙观对传统的美学崇尚空灵美影响极大。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空灵是指意境包含的那个“灵的空间”。这是中国人宇宙意识和生命情调的诗化,表现在意境里,便是一种空灵之美。空灵作为“灵的空间”来理解,它是立体的、无边的,也就是庄子所描写的那种“无极之境”。
道德经里大量篇章对至高的“道和德”的描绘,渗透进中国文人墨客的血脉,很多东方审美都可以从道家经典里进行追寻。“反者道之动”是道德经里核心而又蕴含哲学深意的概念,内涵极其丰富而深远,中国文化善崇的智慧谋略和迂回含蓄,与西方文化的直接、外显的风格特性形成强烈对比。
老子主张“上善若水”、“柔弱胜刚强”,赞美和崇尚柔弱,所以中国古代绘画和雕塑都不会出现类似古希腊雕塑和西方古典绘画里雄劲刚强的人体和物象。在中国经典的文学作品中,高人不会像西方的超级英雄那样满身肌肉,棱角分明。真正的高人形象是其貌不扬而大隐于世,柔弱而低调,于是有了“扫地僧”这种典型形象。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在老子看来“道”是无味无色无所捉摸的。“无味”是“道”的特征之一。“无味”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这种无味之味实指一种趣味,“恬淡”即是“无味”之味。恬淡既然是得“道”的重要特征,以至于后世的文入学者十分崇尚这种淡泊的思想境界。中国的艺术十分崇尚淡泊、恬淡的美学风格。在诗词文学上以恬淡清纯为高;中国画里,以水墨为色,可谓恬淡之致。对比西方艺术,则多以丰富多彩的色彩表达色光和物体质感。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常常用“朴”代替“道”。老子描述天地自然的运动,最终会回归于‘‘朴”。“朴”有本色、本性、自然的意思,返朴归真”的说法由此而来。与雕琢相对,“拙”就是“朴”的外在表现。美是自然天成、未经雕琢的朴拙,艺术崇尚真,反对过分雕琢,过多的雕琢损伤了的真实,也削弱了艺术情感之真诚。老子所提倡的大巧若拙、返朴归真的美学和道德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文人特有的精神追求,更是塑造了中国艺术的审美趣味美。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德经里所描述的“道”,充满了“大象无形,绵长深远而无止境”这种带有浓厚哲学意味的东方意境;“致虚极,守静笃”,把“虚”和“静”提炼出来作为很高的审美追求,形成了东方特有的宁静和空靈之美;“道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段文字把东方美学中特有的混沌、充满玄秘而又矛盾的意境阐述得淋漓尽致。
道家哲学经典不多且字数精炼,但内涵非常丰富,它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影响面之广度和深度是难以想象的。研究传统文化的运用从哲学思想精神入手,重新梳理和思考与当今时代的关系,应该是探索本土文化运用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老子,何宏(校注).道德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