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研究
2020-08-13董晓玲
董晓玲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的图书馆在不断添加新的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寻找书籍资料更加便捷。信息时代的发展为使用者创造了便利条件,在学生在自身发展能力方面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在高校图书馆的建立方面出现了优秀个例,作为实践试点从而广泛推行。本文首先对新媒体环境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的情况,并分析了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最后提出了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信息素养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检索信息、查找文献、学习知识的地方,是高校的信息资源中心和知识共享平台。高校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学生用户服务,需要开展图书馆技能培训,即通过信息素养教育,使学生用户能更快捷、便利地获取和使用自身所需资源。而在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顺应信息社会的变化,随时给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和有效帮助。
1 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介传播载体,它告别了传统的纸质传播,而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传播,形式上也由微博、微信、数字报刊等媒介代替了传统的报纸、电视等。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了信息容量大、交流速度快、范围广、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特点,这符合现代人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快节奏生活,因此越来越受大众欢迎。
2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使用现状及优势
新媒体环境的便捷高效性不言而喻。在任何情况下的信息共享和无边界等特色都让新媒体之于纸质图书占有很大的优势。新媒体在不断走进人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这在图书方面表现的尤为明显。
首先图书作为传统保存信息并传递知识的媒介存在,需要大量纸张进行印刷,大量工作人员进行校对,在获取时还需要花钱买。但是新媒体下的图书资源的使用完全打破了这种禁锢。它不仅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也无须印刷等其他烦琐步骤。新媒体在图书馆的应用中,也减轻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大量繁重工作。
其次是要注意到高校的特殊性,对于高校招纳学生而言,偏向专业技能培养的学生在多新媒体下的图书馆中更能够满足学生对于不同种类信息的要求,从而让学生从知识上丰富自己,发展全方位的技能。
但是目前的图书资源使用不合理,导致资源不能合理分配利用。由于纸质图书的不方便携带性以及数量上的限制,都不能让信息完全的被公众所利用。除此之外大量的纸质图书不便于查找翻阅。但是在新媒体情况下,图书的位置及其数量能够准确到电脑上寻找,大量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负担。
3 高校圖书馆学生用户的情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转变,由传统报刊、纸质书上获取知识转变为借助互联网、手机获取知识,这种情况在高校学生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高校学生是网络上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互联网以其大众性和共享性吸引着高校学生,而高校学生又凭借自身知识和独特的个性,在网络中扮演着知识的接受者、知识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角色,这也造成了他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和思想意识的多样化。正因为这样,给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图书馆要摒弃单向的简单宣传、枯燥说教的教育模式,改用多元化的、符合当今大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模式。
4 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4.1 新媒体的受众面积广,便于信息传播
在新媒体上发布消息,理论上可以被全体师生看到,这是传统的片面说教、单向宣传不具备的。新媒体还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而且相对于传统的宣传模式,它在时间、精力上投入少,传播效果好。一篇图文、一个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的推荐,可以扩散给万千用户,能起到广泛的传播效果和教育作用。
4.2 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趣味性强
传统教育模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无法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新媒体却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各种条件限制,形式多变,内容新奇,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新媒体平台支持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图书馆可以通过图片、文字、语音、视频等的定时发布或实时直播方式,在新媒体上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5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学生用户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5.1 构建高校信息化学习环境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进行转变,要将信息技术融入自己的教学理念中,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给学生创造一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还需为学生提供多种可以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如网站、微信公众号、一点资讯等。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的辅助下录制一些微课,让学生课余时间也可以对讲课重点进行温习。传统教学侧重知识的讲授,而信息化教学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以及海量资源的利用,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多种新媒体平台,让学生自主查阅相关知识,从多种渠道获取更多与学习相关的内容,这不仅能进一步扩大学生视野,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5.2 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对于学生使用电子阅览设备进行规范性管理,规范学生的阅览室使用。学校应当设置使用细则,让学生在使用电子阅览室时,更加规范高效。除此之外,由于新媒体环境更加便于学生使用和借阅书籍,在信息化的程度上也应当不断完善。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
5.3 重视高校文献检索课的开设
我国很多高校注重专业课程和基础学科的教学研究,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有一定的忽视。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设文献检索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文献检索课是一门重要的方法课,可以让学生对信息检索有一个理性认识,并且能通过课堂学习,对专业文献知识有个基本了解,用科学的方法独立获取相关文献,并能有效运用文献信息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另外,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可以查阅各种文献的网址,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能够根据需要自行检索,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息化意识。
5.4 在图书的管理方面要进行创新
图书馆可以创建自己的学生管理队伍——学生图书管理志愿者,让学生志愿者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逆反心理。在校内还可以进行读书大会等各项比赛,让学生明白珍爱书籍的重要性。学生图书志愿者会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图书工作。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知道图书摆放管理的重要,从而养成对图书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爱护的习惯。
5.5 让专业馆员参与教学,构建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专业的信息资源利用、获取等方式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图书馆应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图书馆员。图书馆员是指图书馆设置的专人,专门与一个院系进行对口联系,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由于图书馆员有服务院系的专业知识背景,更加清楚该院系专业师生需要和常用的文献资料,再加上图书馆员扎实的信息检索知识基础和较强的信息检索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给该院系学生提供教学、科研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和文献获取方式。同时,图书馆员还可以在微信公众号、学校及学院网页、学校研发的各种 App、贴吧等多种途径,为师生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结合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服务方法,以便能及时跟进学生思想动态变化,提供最符合学生需求的信息服务。因此,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馆员也要积极参与,并根据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特点,制定可以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