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2020-08-13余文元
余文元
平常人如果没有梯子或者支架是很难上万丈高楼的,因为平地如果不花费时间和精力是不可能成为高楼的,学生的成长和高楼一样,需要机会和环境。教师应该充当学生成长的支架,正是有一节节阶梯,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学生成为了英语课堂中的主体,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探究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脚手架理论”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突破了教师以往教学的问题,也创新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提高了英语课堂的质量。
1. “脚手架理论”的基础和定义
“脚手架理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上发展而来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在学生的智力和思考活动中,解决的问题和已有的知识之间存在差异,教师要通过英语教学,减小问题与已有的知识之间的差距。儿童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最近发展区这两个学习水平是由教师的教学影响的,也就是说,通过教学,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教师不能去适应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而应该在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将学生引导更高层次的学习。
支架在建筑行业的用语就是“脚手架”,是盖楼时的临时支持,当高楼盖好后,这种支持就拆掉了。“脚手架理论”是指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学生凭借教师、家长和其他同学的支持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一旦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学习目标,就可以脱离脚手架的帮助。
“脚手架理论”的定义是学生在理解英语知识时寻找知识框架,这个框架是学生解决问题需要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刻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提供帮助,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到更多的知识。定义说清了教师就是学生的脚手架,支持学生丰富理论知识,发展新的技能。
在“脚手架理论”中,教师要搭建支架,就是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节,进行教学监督;然后,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慢慢将学习任务完全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并通过与其同学进行交流,弥补自己学习的不足。“脚手架理论”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搭建脚手架,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构建知识框架;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升学习和探究能力;学生之间加强合作探究;对学生要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学生也要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
2. “脚手架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2.1教师的作用
与以往的教学观念不同,“脚手架理论”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教师应该由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场场所是课堂,教师要相信给学生提供一个脚手架,学生可以通过这个脚手架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是课堂中占据权威性的地位,教师总是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一股脑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题海战术巩固自己学习的知识,学生做完作业,教师统一批改。而在“脚手架理论”中,学生不再被动接受英语知识,成为了知识的加工者。学生不再希望教师直接传授给他们,而是希望通过教师的引导学到知识。教师要在平常的教学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将英语课堂作为脚手架,让学生通过引导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不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还会提升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升核心素养。
2.2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在高中英语课堂中要观察到学生的学习差异。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起点,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从而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搭建“脚手架”。比如,在Travel journey的知识讲授中,教师就要为学生构建“脚手架”,通过与这一单元相关的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区。
3. 结语
总之,“脚手架理论”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教师通过“脚手架”帮助学生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最后撤去“脚手架”,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脚手架理论”能够突破以往高中英语课堂中的问题,既发挥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尊重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雪, 毕馨月. “脚手架理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 2020,42(02).
[2]靳青. 小议“脚手架理论”对高中课堂教学的启示[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35(S2).
(作者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