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0-08-13陈其颖
陈其颖
人们常说“学生是学习的机器”,这句话听来有很大的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生不应该再是学习的机器,而应该是学习的主人。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条条框框的知识,更应该是为人处事,全面发展的情感教育。对于高中英语课程,应该更多投入的是情感教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和学生一起快乐地学习,多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增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学生才会信任老师,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多的兴趣,从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效率。
1. 高中英语教学现状
尽管素质教育理念走上发展的轨道,很多教学者也开始探究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但是收到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即使不断创新,也仍然是在旧的教学模式上原地不动。很多教师依旧是注重知识的灌输,一味地给学生传授课本知识,对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毫不在意,这样“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教学效率也没有很大的作用。
英语教学效率无法提高,老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也有一定的影响。老师作为为学生传授英语知识的教学者,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老师虽然知识量对学生广,但是本身的知识能力却是十分有限,甚至只依赖于课本教材的辅助,不能充分开发其他有利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2.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1增强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教学的天职,作为教师,要尽最大努力给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和包容,教师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感教育。这种爱的灌输,不仅是对好学生的爱,还有时刻对后进生付出更多的爱。后进生之所以成为后进生,是因为在他们英语学习成绩落后的时候,老师没有及时地给予关怀和帮助,而是冷落了他们,使他们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放弃了英语。对于后进生,老师应该用更多的爱和宽容去细心地了解和分析他们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并及时地研究相应的策略去解决这个问题,尊重他们,不要因为他们是后进生就冷言冷语,要时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让他们觉得自己没有被放弃。长期以往,后进生会对老师产生一定的信任,从而努力学习,改善成绩落后的现状。
老師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领导者的职责,也要为学生创设舒适愉悦的教学环境,成为学生们的好朋友,让他们对老师不止是敬畏恐惧,还有信任和喜爱。老师要经常和学生们敞开心扉地进行思想上的交流,让同学们指出自己的不足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注意倾听学生们的心声,这样才能及时掌握他们学习、日常生活和思想活动的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鼓励,它能促使学生充分提高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英语。 而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是一种希望,它能带给老师认真教学的动力,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2.2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上说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能充分开阔学生的视野,发挥头脑的发散性思维。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主体,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新时代教育观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一过程不仅是教与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为什么有的学生一听说英语课就犯愁,在老师讲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不认真,课堂气氛到达了冰点,而有的学生却格外地喜欢英语课,在英语课堂上表现积极,认真听讲,教学氛围也进入了高潮。这就是师生情感交流的不同程度的情况,如果一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做游戏或者是更加有趣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提供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交流也会提升,在无形中就会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只是一味地给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不注意方法的使用,那么往往是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对英语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老师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灌输情感因素的代入,使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英语的学习热情。我们会发现,在英语课堂上,如果学生的情绪高,那么这堂课就会完成的精彩有意义,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就会相对完美。相反的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致低下,那么无论老师灌输给学生多少知识,学生也吸收不进去,那么教学效率就会下降,也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学生学习的热情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就如列宁所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那么如何发挥情感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仍需要老师不断进行探究,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景泰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