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在高校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0-08-13王伟超侯春牧
王伟超 侯春牧
[摘 要]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教学设计不够科学等问题,导致课程吸引力不足,授课效果不佳。情景教学法是近年来得到教育界重视的较好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该文探究了一般描述、设计活动等五种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实践情景教学法的路径,并总结了运用中需要把握的原则。
[关键词]情境教学;军事理论教学;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王伟超(1983—),男,山东荣成人,硕士,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助教,主要从事国防教育研究;侯春牧(1976—),女,河北高阳人,博士,国防科技大学军事基础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军事教育训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269-03[收稿日期] 2020-04-0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国防教育,各个高校根据《国防教育法》及教学大纲的规定,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为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活力。军事理论课程作为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培养正确的国家安全观和基本的军事素养,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价值。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制度建构、规范的教学要求和硬性的落实标准,军事理论教学尚处于探索完善的成长期,各个高校教学的重视程度、教学方法和研究关注度差异较为明显,迫切需要大力提升教学质效,最大程度地发挥军事理论教育在高校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一、加强军事理论教学的重要契机
加强军事理论教学的必要性和发展契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落实教学大纲的内在要求。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军事课要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建立规范的执行机构、打造优良的师资队伍,进一步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解决军事理论课被边缘化的问题。这就为军事理论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实践课程思政的现实需要。课程思政是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而大思政理念则是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并重及结合,将思政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1],学校各部门工作、各门课程教学效果都会影响思政教育成效。军事理论课关注学生国防意识和军事素养的提升,价值情感导向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高度一致,其教学成果直接影响大思政理念的落实效果。
3.教学方式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如雨后春笋,争相涌现。广大军事理论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工作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比如有的从通识教育的理念出发研究了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2]、有的从宣传教育的角度对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提出了改进建议[3]、有的立足新媒体视域探索了“微军事理论课”实践办法[4]、还有的教师深入探讨了情感教育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促进作用[5]等等。然而,总的分析感到,当前的研究和实践还比较零散,或者缺乏理论支撑,或者实践路徑狭窄,往往缺乏整体上的普适性。情景教学法作为一种典型的情感交流式教学方法,近年来受到教育界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界的普遍重视。其通过精心营造的情景氛围,引导学生在切身参与、互动融入、情感体验中,更自觉地激发学习热情、构建知识体系,完成对感性的现象问题上升为理论的本质问题的过程。这与军事理论教学重情感培养、重价值观塑造、重军事素养培育的内在教学指向,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将其引入军事理论教学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二、当前军事理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自2001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以来,军事理论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得到不断实践和发展。但作为高校一门独立课程,在教学方法设计方面仍存在以下明显的问题。
1.设计起点“失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高等院校应当设军事训练机构,配备军事教员。但不少高校军事师资队伍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有的高校满足教学要求的专职军事教师甚至不足三人[6]。这就导致军事理论一般以大课形式进行,或者采取聘请兼职教师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在小班化教学日益得到肯定、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显然不利于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军事理论虽然是一门公共必修课,但因其与日常生活特别是与就业、考研等关联不大,部分学生滋生“只要过关就好”的应付心态,课堂表现欠佳,更遑论课后自学的学习效果。
2.内容更新“失时”。由于师资队伍系统化、专业化不足,大多数高校开设课程仅限于满足完成课时要求,对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模式等重视程度不够[7];另一方面,军事理论又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强调教学内容的政治性和时效性,尤其涉及国际形势以及时政热点内容,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并理性分析[1]。投入建设资源不够显然不利于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课程建设的精益求精。这两方面的矛盾,导致部分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情境”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滞后于前沿理论,滞后于学生真实体验。
3.教学过程“失当”。大学生探索意识、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对理论知识的需求旺盛,但这并不代表教师的作用、课堂的授课可以退而求其次甚至被忽略,也不代表教学过程可以忽略形式直达知识。但并不代表教学过程可以忽略形式直达知识。随着新媒体的兴起,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军事理论教学必须聚力实现抽象思维与感性材料的融合、理论观点与时代演变的贴合以及教学模式和学生需求的契合。然而,不少教师片面关注大纲要求的基本工作量,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与单一,仍然以“我讲你听”的程式化方式为主,缺乏多元化、高互动及深度参与的元素。
二、情景教学法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当前,情景教学法在人文社科类课程中逐步得到应用,成为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授课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情景教学的内在逻辑与运行步骤,一般是从感性的资料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自然贯注和建构。就具体措施而言,有的将之总结为表演创设情境、语言阐释情境、实物展示情境等[8]。结合自身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将军事理论情境教学的实践路径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一般描述创设情境。这是传统的情境创设模式,主要包括三种方法。一是借助语言。绘声绘色的描述案例和战例,就能有效创设教学情境。必须改变军事理论教学重理论灌输轻材料分析的倾向,大力开展战例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将抽象的理论问题、宏观的战略视角分解为具体案例和详细事实,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庖丁解牛”中“见仁见智”。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军事理论教师都应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行家里手。二是借助媒介。即充分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引入精品资源增强代入感,比如文史纪录片中的一段视频、相关专家的一段采访或者与主题相关的一首歌、一首诗等,都能起到良好效果。三是借助物品。可以在课堂展示绘制的图表、剪切的报纸、战场态势的标图等实际物品,从而生动地引起相关话题,聚焦学生注意力。比如在讲解某段军事历史时,在课堂呈现当时的报纸影印件、军事命令电文或者参战官兵的书信,以此为出发点展开阐释就能起到非常好的导入作用。
2.设计活动创设情境。良好的课堂互动一直是各种教学方法备受推崇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互动可以自然而然达成以活动创设情境、以情境牵引学习的目的。比如灵活开展角色扮演、正反辩论会、军事建模竞赛等,具体组织方式不一而足。有的教师对表演营造情境进行了探索,并详细阐述了指导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和注意事项,在课下组织全班学生分好小组,然后指导他们通过合理分工、排练演习、形式打磨等形成主题作品,利用舞台情景剧、诗歌朗诵、角色扮演等种种戏剧性与展示性较强的方式[8],进行现场情景展示的随堂实践活动。军事理论通常带有较强的和独特的时代背景,比如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的战略选择问题,如果没有很好的构设当时当地“局中人”面临的情境,授课和分析往往会成为空中楼阁、无本之木。组织活动的大部分工作应集中在准备阶段,通过精选参考书籍、影印资料供学生课下阅读消化,指导学生分工合作提前做好情境构设的相关准备,在课堂上才能更好地集中精力于挖掘内在逻辑、凝聚提炼观点等核心问题
3.现场实践创设情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到博物馆、纪念馆、战争遗址、兵器陈列馆、人防设施等场馆参观学习,把理论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通过置身现实情境阐发战争问题,达到融情感与理性与一炉、合历史与现实与一体的效果。随着社会发展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征兵和组织民兵分队已先后于2002年、2013年纳入高校国防教育体系,大多数高校组建有国旗护卫队、军事爱好者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并定期开展活动,这就为开展军事实践创造了良好平台,为军事理论拓展了课堂空间。除了充分挖掘这些活动本身的国防教育价值之外,还可以此类活动为平台,与驻地军事单位积极联络,通过聘任兼职教员、建立合作育人机制等模式,结合特定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到军营、野外训练场地参观,聘请相关军队内人员到学校进行国防日教育,或者与军事院校联合举办国旗护卫队标兵比赛、定向越野友谊赛等活动,在增进了解、寓教于乐中厚值国防意识、培塑军事理念。
4.紧跟热点创设情境。2019年新大纲将军事理论教学分为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章节,其中国家安全形势、国际战略形势、信息化作战平台等内容,政治性、保密性、时效性均较强。这虽然一则对内容更新的及时性、全面性、准确性带来挑战,同时由于学生天然置身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境,也为教学情境构设带来便利。比如,今年以来,国际国内大事要事频发,疫情冲击、股市动荡、美国打压华为……国际局势呈现一系列复杂深刻的变化,广大学生置身其中,兴趣与困惑并存、思考与热议不断。教师不应回避这些现实热点,相反应积极主动关注最新时事动态,找到其与军事理论教学的结合点,采取组建讨论小组、线上联合备课等形式,及时收集教学素材,确保实时掌握权威信息、有力辅助课堂授课。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应当引发学生参与研讨、各抒己见,认真听取学生见解、适时引导,在思维碰撞、理念交织中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良好双向互动。
5.借助技术创设情境。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争相涌现。特别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模式和各种新技术平台得到快速推广和广泛应用。随着5G通信的加速布局,高校教学模式必将迎来更大发展和急速升级,“互联网+军事课”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趋势与应有的选择。对此,不少教师进行了探讨实踐,对开展军事理论情景教学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比如引入并推广“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思政之星”等在线教学手机软件,在组织少数学生进行当堂情境展示的时候,引导其他同学在相关班课软件上即时参与互动,以建设网络智慧课堂,实现参与主体由一元转变为多元,参与维度由单向变为双向乃至多向并行,实现全覆盖式的线上、线下互动[4]。在教学中,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利用VR技术搭建了军事对战平台,构建了虚拟的战争环境,让学生成为其中的角色参与博弈与对战,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深化了课堂教育效果。
四、军事理论实施情境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1.聚焦教学目标,避免资源浪费。教学有具体的目标,有规定的内容,不能单纯“为了情境而情境”“为了方法而方法”。情境不能代替理性和智慧的语言,否则难免囿于感性和肤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军事理论课一共36学时,在时间有限、教学资源也有限的情况下,应特别注重教学方法的精确设计,情境时长可长可短、规模可大可小,一切应以实际需要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依归。要注重对情境资源、教育素材和实践活动进行梳理,精心对授课内容、教学环节、案例资源等分层分类,确保教学活动根据教学设计高效率开展。
2.把握学生需求,做到紧贴实际。教学为学生而服务,情境因学生而设计。应充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紧贴学生认知能力实际,充分了解学生对不同情境的敏感程度和情感反应,关注不同授课对象关注点与兴趣点的差异,科学设置情境中视听因素、情感因素、前置引导等的比重,从而有针对性地实现理论知识现场化、情境化。对于学生一时还不了解、不关注甚至不感兴趣的知识,尽量避免强硬灌输,强行将学生带入“情境”,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卓有成效的教育技术,比如设计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串”,逐步将学生导入理论教学的氛围和状态。
3.做好准备工作,减少盲目随机。情境教学的质量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准备、情况预演等前期工作的水平。大凡优质的情境和成功教学,均得益于准备工作的精细。要注重情境材料的充实性,将各种视频资源、案例资料、课程信息等进行有重點、有层次的整理,既要扩大信息覆盖面,也要注重使用素材的精炼化,精准把握好情境的饱满度和真实度的关系。这就需要提前对学生易出现的认知盲点、思维误区和可能的情感反馈,进行充分研判和超前施测。
4.注重方法整合,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不断涌现。军事理论不应拘泥一法、定于一尊,必须紧跟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时刻关注教育理论最新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应用管用的教育方法,在综合施策中达到“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目的。在推进教学方法不断改革的同时,也应注重完善考核方式和评价体系,积极构建由过程、能力、知识等不同模块组成的综合评价办法,实施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不断提高军事理论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时慧.大思政视野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5):41-43.
[2]刘鲁涛.通识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19,(03):85-87.
[3]荣从民.高校军事理论课程宣传教育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7,(28):20-21.
[4]刘宁,王进.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微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思考[J].文化学刊,2018,(10):142-144.
[5]阮慷.情感教育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教育观察,2018,(19):93-95.
[6]荣芳芳.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现状与实际问题探究[J].智库时代,2019,(51):72-73.
[7]钱龙.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9,17(31):167+169.
[8]刘宗灵,郑祥文.“互联网+”视域下情景式教学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0(1):141-146.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the Course on Military Theo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Wei-chao, HOU Chun-mu
(College of Military Basic Educ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73, China)
Abstract: The teaching design of Military Theory cours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s not scientific enough in teaching practice, which leads to less attractiveness and poor teaching effect. Situational teaching is a good method that has been valued by the educational circles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five practice routes such as general description and activity plann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the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ies, and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s that need to be followed in the application.
Key words: situational teaching; teaching of Military Theories; practice ro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