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核心素养培育视角的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探索
2020-08-13黄志钊
黄志钊
为顺应新时代社会产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2020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学习,四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突显英语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育人价值。如何理解新课程标准内容、价值及其对中职英语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本文将从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释义中,寻找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趋势方向,并根据本人教学经验探索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论探析
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实践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0年3月,国家教育部发布《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与09版《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相比,最为重要的一项调整,是从能力本位到学科核心素养的变化,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转变为语言、文化、思维、策略等4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养成。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对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强调育人目标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统一;强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评的统一。四点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融,构成有机的整体。
1.1职场语言沟通
在09版《大纲》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课标》实现了细化说明:“掌握语言特点及运用规律,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正确理解职场中不同类型的语篇信息,并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即要求学生能够借助习得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在现代职业交往过程中,懂得即时提取信息(识别客户需求)、交流情感(了解客户情绪、表达态度)和表述观点(发布信息、解决问题),实现有效职场沟通。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具备良好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識;第二,培养听、说、读、写及交互的语言技能,具备逻辑性强、有针对性、灵活、幽默等表述能力;第三,注意思维和文化在沟通中的影响,多维度拓展学生视野;第四,在课堂活动中注意融入职业礼仪和职业精神。总而言之,增强沟通技能的交互性是开展课程学习和综合评价,体现中职英语工具性课程属性的要求。
1.2思维差异感知
表达习惯反映思维方式,思维感知差异与职场语言沟通相互交集。具有与西方相吻合的交际逻辑,将有利于做到真正有效的职场语言沟通。西方演绎性思维使英语表达更直接,英语语序会把目的、请求放在句子的前面,与东方综合性思维的不同,汉语习惯先陈述现象再表达个人观点,由此造成英汉语法词素、词序、句法、篇章逻辑的表达差异。因此,在教学中落实思维差异感知的核心素养要求,又助于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同时,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特点,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多样性,从不同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合理评价。”从而促进自我思维发展,提升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更好地开展跨文化交流。
1.3跨文化理解
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跨文化理解有助于支撑职场语言沟通,在职业交往、交易当中,根据客户的文化背景以及习惯逻辑,开展商业往来,处理职场事务,提升交流的质量。因此,跨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要求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拓宽国际视野”,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了解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表现,“逐步形成跨文化认识和态度,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理解多元文化”;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利用语言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做好跨文化交流。
1.4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实现职场语言沟通、思维差异感知、跨文化理解素养发展的基础。自主学习要求“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选择和运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言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提高“策略选择”和“资源应用”两方面技能,也就是在中职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逐步实现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自我成长和终身发展。
2.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趋势探索
为实现课程核心素养目标,让学生既要了解中国文化,又要具备国际视野,拥有跨文化理解能力,又能满足社会和职场的要求。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将注重如下四点:
2.1思想指引,强化思维成长
即注重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思维能力发展,传递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理解,树立文化自信,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
2.2活动导向,实现语用化提升
通过创建体验性活动、实践应用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和职场情境中加强语言交流,完成模拟职场任务,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实践与应用能力。
2.3立足需求,满足个性化学习
做到三下三点关注,关注学生的语言基础差距、关注学生的学习层次需求、关注不同专业、对口工作岗位在职场的需求差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满足不同需求听、说、读、写能力的锻炼,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
2.4优化资源,推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
通过线上线下资源拓展、学材建设,构建开放、交互的教学媒体和平台,为实现学生移动学习、网络自主学习提供可能。另外,为学生建立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常用词句语料库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地道的语言学习。
3. 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探索
3.1标准为纲,注重时政新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
为实现跨文化理解,确立正确的价值判断,以《课标》基础模块中人与社会主题为例,在该主题学习中,可适当引入时政新闻、时代楷模案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切入点。首先,新闻时事贴近生活,及时、真实、客观地传递了世界各地发生的热门事件,主题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娱乐体育,语言地道,有助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满足不同学生的“自主学习”素养提升。其次,加入社会热点,诸如“两会动态、疫情防控、蝗灾救治、美国大选、英国脱欧、东京奥运”等话题,将新闻时事作为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补充,弥补教材知识的滞后、扩充信息量,能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理解。再次,在教学中,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助于把握思维导向,在促进学生思辨性思维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会文化表达,为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传扬文化自信提供语言资源。
3.2学生为本,着力构建生活化、职场化语境教学实践活动
关注学生的专业和对口工作岗位的特点,注重实践应用的真实性。在教学中,情景模拟、活动探究、角色扮演、实践体验、项目教学等教学法应成为英语课堂的常态,学生在贴近生活、贴近专业、贴近职业的多样情境中,完成语言分析、思维训练和技能提升,以此提升语言沟通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解决问题。例如,针对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教师可选择真实的职场文本,放入网络推广文案、网上询盘、报盘、谈判和投诉处理等职业场景,在职业场景中,除了整合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关注职场文化外,还促进掌握跨境交易全过程相关专业问题的正确处理,实现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和能力迁移。
3.3质量为魂,推进多元评价、表现性评价模式成熟发展
评价机制作为课程目标达成的保障,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如何判断学生的学业质量是否达成课程目标,养成核心素养?《课标》提出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从教学改革趋势看,突出形成性评价的地位,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形成性评价能通过师生的交互情况,判断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状况,及时向教师提供如语言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的反馈信息,帮助教师反思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注重诊断与促进。而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的检查,侧重甄别和鉴定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式,根据不同阶段的进度,交叉应用在课堂评价、单元评价、期中期末评价中,最终构筑对学生整体的核心素养水平的学业质量评价。
其次,从形式上看,除了通过课堂学习活动单、学习档案、测验试卷等方式进行评价外,开展真实性评价将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即在学生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估,如:完成一份项目产品报告、根据要求处理客户投诉、按要求完成交易会接待等。权重比例方面,职场语言沟通能力应占较大比重。
再次,《课标》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参与,在教学改革中,尽可能让用人单位和实习单位参与评价过程,实现评价活动和学习活动的融合。因此在职业模块、拓展模块及已经相对成熟的教产融合的项目中,可推进多元主体评价方式,
最后,加强学生的自主评价。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评估自我能力发展情况,以评价带动学习,逐步实现学业自主和评价自主的双达成。
4. 结语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对中职英语教学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中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强调以人为本、学会学习、品格塑造。跟随课标的指引,新时代中职英语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将更关注学习者的持续性成长和职业发展需求,朝着以人为本的智慧课堂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广雄, 蔡清田. 核心素养:课程发展与设计新论[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王蔷, 胡亚琳, 陈则航.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学科能力研究[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3]陈粉玲. 中职学校發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策略研究[J]. 才智,2020(18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