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催生民族大义
2020-08-13陈德民
陈德民
读朱自清的散文,每次都有不同的艺术享受。他的语言清新隽秀,笔触细腻传神,文字精准奇妙,使作品充满了画面感和意象美。让每位读者都会从字里行间领略到画风各异的悦读审美。或令人心旷神怡,或让人回味无穷。
他早期的作品《匆匆》,是一篇感叹岁月与时间匆匆而过的经典之作,通过细腻刻画时光流逝一去不返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虚度年华的无奈,揭示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大变革时期年轻人觉醒又茫然的复杂心情。其中对时光匆匆的感叹和思考,对当时和今天乃至以后的读者都有着极大的触动与警醒作用。
朱自清写《匆匆》这篇散文的时候是1922年早春三月,当时他还不足24岁。看着窗外花树锦簇,绿意醉人的景色,他本应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抒发出青春的浪漫与豪情。可他为什么会面对满目春光而生出时光匆匆,岁月流逝的感叹与无奈呢?这就要从他一贯自律的优秀品质和当时他的生活处境来分析他写作这篇散文时的心境。
朱自清19岁考进北京大学哲学系,他利用三年的时间修完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于1920年5月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提前一年毕业。是位杰出的青年才俊。他刚毕业的时候,扬州家里的妻子于5月产下第二个孩子。这样,已有一双儿女的朱自清在家里待了近4个月。当年暑假后,朱自清带着妻子和女儿,与北大同学俞平伯结伴应聘到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一年后的1921年秋天,他从杭一师辞职,只身到上海刚刚复办的吴淞公学中学部教书,在这里结识了叶圣陶,两人从此成了莫逆之交。不久,吴淞公学发生了学潮,朱自清与叶圣陶一起,重回杭州第一师范,继续应聘从事教书职业。但这里并非他的理想就业之地,1922年暑假后他再度离开杭一师,携眷迁教至台州的浙江第六师范。这篇文章就是他在离开杭一师的几个月前创作的。
朱自清走出北大校园踏上社会以后,正是“五四运动”的落潮期。而他的工作这时也是不顺心的,短短一两年时间,他频繁的跳槽,无奈的就业,让他心生烦躁与不安,却又不得不为稻粱谋,在离开杭一师短短几个月后又重回旧地。俗话说,好马不吃回頭草。既然从吴淞公学又回到杭一师,一定是暂时没有别的去处可以选择。社会的动荡不安,职业的百无聊赖,生活的柴米油盐,让朱自清产生了一种危机感。虽然在这期间他参与由郑振铎、茅盾等人在北京成立的“文学研究会”,但文学不能充饥。面对日子一天天过去,光阴一寸寸流走,让心怀高远的朱自清越发感到这样下去无异于浪费生命,必将一事无成!在这种心境下写出的文章自然是一种真情的表达,心灵的倾诉。由此,他认为“八千多个日子”的二十多年光阴“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写到这里,作者不禁为二十多年的时光从自己眼前默默逝去而“头涔涔泪潸潸了”。
从本文可以看出,在作者刚进入社会时,恰逢“五四”运动的落潮期,面对当时纷扰动荡的中国乱局,面对身边积贫积弱的底层百姓,他渴望一种力量能够改变这一切,但时光荏苒,一日复一日。虽然政治上中国已经消灭了封建帝制王朝,但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依然让百姓看不到光明,人们只能面对“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当时,像朱自清这样的知识青年,很多人胸怀民族大义,忙于救国图存,忙于追求进步,他们备受当时政治环境的压迫,却没有停止追求进步的脚步。他们苦恼、彷徨,却在冷静的沉思后,继续迈开人生前进的步伐。不难看出,作者就是带着这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准备投身社会。但现实却让他到处碰壁:理想无法实现,时光却匆匆“从我的手中溜去”。以至于他在无奈中发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现实社会让朱自清失望,但作者在彷徨中并不甘心于沉沦。朱自清站在他早期的“中和主义”立场上执著地探寻与追求,一刻也未曾停息。促使他最终成为“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正如他所说的,“生活中的各种过程都有它独立的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它的意义与价值!每一刹那在持续的时间里,有它相当的位置。”(朱自清《给俞平伯的信》)由此,从《匆匆》中就能感知朱自清依托春景激发内心情感,借助想象释怀美好的一种文本表达。
责任编辑: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