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协同
2020-08-13刘杰姚海田杨武成李忠伟
刘杰 姚海田 杨武成 李忠伟
[摘 要]网络青年力量培育是探索构建高校一体化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着力点与生长点。网络青年力量培育内在具有“三重逻辑”:以核心价值为起点、以传播效应为阶梯、以素养提升为目标;外部发挥“四项作用”:主体作用、引领作用、沟通作用、转化作用。深入发掘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协同对创新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青年力量;内在逻辑;外部协同;网络育人
[基金项目]2018年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以‘场域融合为核心的高校新闻舆论引导机制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例”(SJY201808)
[作者简介]刘 杰(1987—),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博士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通信作者)。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119-03[收稿日期] 2020-03-15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育人,网络育人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领域,推动构建高校一体化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将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一体化构建育人工作体系。全国高校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一体化构建”,坚持“十体系联动”,将“三全育人”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当前,互联网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变量,思想政治工作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迫切需要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1],因此,发挥网络育人力量协同作用,提高网络育人的整体性与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2]。
网络青年力量培育是探索构建高校一体化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着力点与生长点,对创新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新世纪以来,网络传播通过打破信息传递通道中的既有秩序,重塑了话语权分布格局[3],网络新青年培育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为在培育过程中坚持全环境育人理念和青年主体性原则[4]。党的十九大为网络青年力量的培育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网络青年观等概念的提出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新时代立德树人事业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5]。
一、网络青年的基本内涵
“青年”指处于人生发展特定年龄阶段的人所组成的、作为生产预备队的一个特殊群体。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青年”概念所指称的这一特定群体及其成员具有理想性、积极性、开拓性、未来性、继承性、过渡性、成长性和可塑性等質的规定性[6],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全面建构的基础。网民主要由年轻人构成,在“好网民”的表达中,“好”或“坏”的使用带有政治属性[7],“网民”展现了政治性身份与中立性指代的双重属性。显然,“网络青年”作为新时代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特定群体也具有政治意味与中立指代的双重属性。
构建“网络新青年”[8-9]的概念是以当代青年的思想实质为基础,凸显网络青年群体的主流精神内涵,把不同群体中追求主流价值观的青年都称为“网络新青年”。蒋广学等提出网络新青年指的是传承了“五四新青年”精神传统,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和能力,通过自主、自律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融入并引领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当代青年群体[2]。
二、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在逻辑
创新推动构建一体化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充分发挥青年力量在网络空间的示范引领作用,要深刻挖掘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在逻辑。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树立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核心价值理念
习近平在五四运动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因此,青年力量的培养要厚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地,汲取养分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提出,“行”是知的实践结果,“知”是行的理论基础。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阵地、勇于实践,首先要在认知层面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青年的基本遵循,既要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又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要满足个人的成长追求,又要实现与社会、国家、民族价值追求相统一。
网络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网络交织所形成,而网络也决定了社会的走向跟目标,影响的层次包括个人、组织以及社会。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形态演化新阶段的准确描述[10],社会转型带来的变革使当代青年生来就受到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共同影响,同时网络空间倡导的平等、开放、多元、共享也赋予了青年个体价值选择的高度自由。然而,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的思想观念,也强烈冲击了青年主流价值观的形成[1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提出,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核心理念也在进行不断调整和升级[12]。但是,网络社会的发展规律必然符合人类社会运动的共同规律[1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作为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主体理念,在此基础上注入五四青年精神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网络青年培育的核心理念。
(二)以新青年群体传播效应为阶梯,强化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群体传播效果
圈层传播中,受众会因为共同兴趣爱好或价值认同而聚集起来,选择自己喜好或能够接受的媒介信息,在圈子内进行传播,完成自我认同、他人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形成圈层文化[14]。青年作为网络“原住民”与主要生力军,在网络空间中也形成了相应的圈层文化现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也意识到青年圈层群体传播的重要意义,形成了不同圈层网络意识形态宣传群体,如:网络文明志愿者、网络学生干部和意见领袖,因此,核心价值理念等意识形态的教育可以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展开,特别是从网络赋权的意识形态教育主体流向广大青年受众。
然而,社交化媒体已进入去中心化群体传播到再中心化匿名传播的新阶段。传统的受众在新型媒介便利条件下,可能转而成为搜索者、反馈者和主动传播者,换言之,每位受众都有可能成为潜在的传播者。因此,从话语的一元中心转变成多元中心,在传播的过程中,话语失真、把关不严、负向情绪渲染等原因[15],可能会让价值引领的实效大打折扣。
习近平在谈到舆论引领工作时强调,正面宣传要注重提高质量和水平。国家发展进步,离不开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引领;社会和谐稳定,需要良好的舆论环境支撑。“网络生存”条件下的青年思想认识、行为习惯、关注热点更是日新月异。网络青年培育以核心价值理念的提出作为起点,必须从青年特点和互联网特点出发,做到引导目标与网络手段的统一,充分利用和把握网络空间青年圈层文化和群体传播的规律和特点,把党、团的思想、要求进行再次创作、精心包装,形成时尚鲜活的文化产品或网络活动,使青年易于接受、喜闻乐见;必须做到深刻思想内容与生动表现形式的统一,注意防范规避风险,正向利用、强化网络空间的青年群体传播效果,以此扩大、提升核心价值理念的有效辐射半径和辐射效率。
(三)以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为目标,遵循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容梯度范式
当前网络空间生态环境纷繁复杂:不同价值诉求相互碰撞、中西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维护和谐稳定相互博弈[1]。大学生网络素养或数字化参与能力可以促进青年群体与宏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世界互联互通、同向同行,助力提升青年群体分析判断、借鉴吸收、防范危机、化解风险的能力,是促进网络青年力量培育创新推动构建一体化全环境育人工作体系的关键环节。因此,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核心工作和最终目标,就是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或数字化参与能力。
针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研究较多,不同学者根据不同情景建构了相应的能力模型[16-17]。然而,相同的是,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过程都要遵循认知到行为的发展规律,具有明显的梯度范式。因此,针对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网络素养培育环节,要注意把握和遵循网络素养培育的演进逻辑和内容梯度范式。
三、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外部协同
创新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需要在明确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在逻辑基础上,进一步理清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外部协同机制。
(一)凸显网络青年力量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阵地建设的主体作用
高校第一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专业理论教育和实践能力提升的主阵地。为实现青年人的全面发展,第二课堂在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來,开放、平等、共享、创新成为网络空间青年群体的价值基础;随着青年主体性崛起、数字媒体介入和价值多元化冲击,教育环境、教育模式和主客体关系均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两个课堂提供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等都关注到了育人的载体、渠道、空间、时间、结构、边界在不断模糊或翻转。结合当前教育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引导网络青年力量的主体性发挥,带来教育主客体的平等交互、教育环境的开放共享和教育模式的激励创新。
(二)加强网络青年力量在党建团建和学联社联组织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高校党建团建工作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培育合格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党团组织也吸引了高校中最具政治性、先进性和引领性的青年群体。高校党团组织中的网络青年力量应该充分发挥“互联网+”党建、团建优势,优化和完善传统组织管理和机制运行等方面的工作,更要自觉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进构建全党动手的大宣传格局。
高校学生联合会和社团联合会是高校重要的学生团体,担负着凝聚青年群体、引领青年成长、服务青年发展的责任。高校学生团体要培育大批思想觉悟高、实践能力强的网络青年力量,形成网上网下引导和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一体化格局。
(三)打通网络青年力量在官方场域与民间场域舆论引导的沟通作用
高校以宣传党的意识形态教育和教育教学方针政策为主体的官方舆论场域和青年群体中松散化、圈层化、隐蔽性为特征的民间舆论场域在言论生产方式、传播路径、话语体系以及传播效果影响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两者并非不能调和与沟通。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队伍和新闻宣传舆论引导队伍中吸收了大批网络青年骨干,进行官方媒体信息的策划、编辑与传播,摒弃传统媒体俯视心态,拓宽宣传渠道和媒介,更多听取青年群体心声,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言网语”,针对疑难困惑正确疏导,寻求情感立场和价值诉求的同频共振,实现官方场域与民间场域的有效融合。
(四)增强网络青年力量在教育管理服务监督他育与自育的转化作用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服务部门涉及组织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等方面,各项工作中传统主客体关系均是从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等指向青年学生群体,完成教育的“他育”功能和过程。
然而,网络时代平等、开放、创新、共享的价值理念和网络化、信息化、技术化的规范流程强化和突出了网络青年群体的主体性特征,让传统教育者注意到网络青年群体的自主、自觉和自律,这极大增强了传统工作模式转变的信心,可以让网络青年群体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工作中来,实现从“他育”到“自育”质的飞跃。
四、结束语
网络青年是传承了“五四新青年”精神传统,具备较高的网络信息素养和能力,通过自主、自律实现人生价值,从而融入并引领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的当代青年群体。网络青年力量培育内在具有“三重逻辑”:以核心价值为起点、以传播效应为阶梯、以素养提升为目标;外部发挥“四项作用”:主体作用、引领作用、沟通作用、转化作用。深入发掘网络青年力量培育的内在逻辑与外部协同对创新推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