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的统一策略

2020-08-13丁羽增

艺术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风格

摘要: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声乐教学训练方式属于核心内容,也是需要关注的重要环节。教学者要在分析民族声乐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强化民族声乐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水平。本文研究民族声乐的相关内涵及呈现的艺术风格,并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提出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的统一策略。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技法;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J6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4

随着我国文化大国战略的推进,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而民族声乐正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民族声乐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主要构成部分,在民族情感和审美表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深入探讨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是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的重要工作。在艺术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声乐教学训练属于核心内容和重点环节。教学者深入研究强化民族声乐教学效果的科学对策,可以有效提升民族声乐的教学水平,开辟民族声乐教学的全新路径,满足学生声乐学习的需要,发现更科学、合理的民族声乐演唱教学方式,发挥民族声乐的核心效用,具有实践意义。

1 民族声乐基本概述

民族声乐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与民歌、戏曲有不同的演唱方法。它在继承并发扬传统演唱艺术精华及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洋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是具备科学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音乐艺术。民族声乐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民族气息比较浓厚。民族声乐的民族性特点十分突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的存在使民族声乐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1]。二是民族声乐具备发展性的特点。民族声乐和原生态民族歌谣存在明显差异,民族声乐在吸收西方声乐艺术理论内容之后,实现了声乐创新,因此民族声乐具有发展性的特点。三是民族声乐的系统性特点突出。民族声乐有专业化学科教学的基础,因此具备更为突出的科学性特点,容易得到更好的发展。

2 民族声乐演唱中技法与艺术风格的关系

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通常是在演唱者深入理解作品歌词,把握思想内涵及风格特色后表现出来的。在科学的声乐演唱技法及歌曲情感表达的相互作用下,欣赏者能够在情感及审美等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最终实现演唱者和听众情感的升华。技法与风格也可以统一在一起,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民族声乐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间的联系[2]。

2.1 艺术风格的形成十分依赖演唱技法

演唱技法很容易对音乐艺术风格产生影响,演唱技法可以进一步表现出声乐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国内演唱家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作品的思想内容及情感都要与技法相符合,这一要求也符合音乐风格自身的审美特点。做到了这一点,在整体歌唱发声状态范围内,歌唱的声音就能够得到有效调整,就能满足作品音色及气息方面的需要,使演唱者更好地传达声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

2.2 形成艺术风格是歌唱技法的目的

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最重要的并不是技巧,而是通过歌唱技巧体现出声乐作品深刻的内涵,传达出更丰富的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唱的时候也可以感人地歌唱,当演唱者沉浸于歌唱艺术时,要注重坚持以情带声的艺术风格。演唱者不仅需要掌握比较娴熟的歌唱艺术技巧,也要能够通过歌唱艺术技巧展现和其相符合的艺术风格,这是歌唱艺术的重要目标。

2.3 过分追求演唱技法不利于艺术风格的形成

在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不少演唱者会出现忽视风格而追求演唱技巧的现象,有的甚至追求高音及音量。还有一些演唱者仅仅将自己唱得过瘾作为声乐演唱标准,这也是初学民族声乐的演唱者经常犯的错误之一。这些演唱者演绎乐曲高音的时候,常常模仿知名演唱家的演唱,但由于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刻意模仿反而会伤害演唱者的声带,给演唱者的嗓音带来负面影响。民族声乐作品能否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给听众带来美的享受,关键在于民族音乐作品的演唱者能否准确体现出作品的内在情感,在心灵深处产生对美感的强烈渴望。

2.4 低劣的歌唱技法会影响音乐风格的审美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对演唱者的发声技巧进行严格的训练是教学的重要方面。掌握发声技巧是声乐专业的基本功,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掌握更加多元化的发声技巧,对演唱者而言具有重要影响。歌唱技巧是表达歌曲内涵的主要方式,歌唱技巧成熟后,歌曲的艺术表现力会更强。演唱者的基本功越扎实,演绎歌曲的时候就越顺畅,就越能打动人。只有演唱者掌握了成熟的歌唱技巧,听众才能享受到优质的情感表达服务。相反,如果演唱者的声乐技巧不成熟,水平不高,那么展现出来的音乐效果就不会很完美。同时,这也会对演唱者和听众个人的音乐审美能力产生影响。演唱家也是艺术家,不仅要单纯掌握歌唱技巧的艺术,还要有效提升演唱者利用声音表现歌曲的能力,进一步表现出歌曲的情感,表现出歌曲的艺术价值。

3 民族声乐演唱教学改革理念

科学合理的演唱教学方式对演唱者更好地掌握歌唱内容和把握艺术风格具有重要作用。在准确传递情感的基础上,演唱者要借助科学的音乐发声技巧进行演唱。而充分提升演唱者掌控声乐气息的能力,锻炼演唱者改善音色的能力,是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体现出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课堂教学实践也需要体现民族声乐作品的艺术特点,教学者要针对学生自身的丰富情感、艺术理解力和创新力等开展教学活动,要让演唱者具备艺术审美能力,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演唱方式演绎民族声乐作品。在充分理解民族声乐作品所具备的情感后,用适当的形式能使民族聲乐作品得到更好的演绎。在学习民族声乐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具备基础的识谱能力,也要掌握相关的歌唱技巧,在调节和传递歌曲情感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深入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及其体现出来的地域风格。

同时,民族声乐教学要将学生自身的意识思维及创新实践技能充分融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学者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调节自身的呼吸,帮助学生正确呼吸、清楚吐字,引起学生情感方面的共鸣[3]。在民族声乐训练方面,教学者要对声乐的培训塑造方式进行分析,列举不同国家及地区的民族音乐,得到更多的音乐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热情。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要帮助学生掌握声乐的起源及发展历史,也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恰当演绎,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发展及热爱生活的意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演绎具有深刻内涵的声乐作品。每一首民族声乐作品都饱含着创作者的真实情感,因此演唱者要探索创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用细腻的演绎和丰富的情感处理技巧相对完美地歌唱声乐作品。

4 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风格融合的策略

4.1 认真分析、深刻理解作品

演唱者要较好地完成声乐作品,必须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歌词的内容,在掌握歌曲旋律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思想情感。如果不能成熟地演唱声乐作品,就不能准确地反映声乐作品的风格和内容。虽然歌词和旋律都是声乐作品思想感情的具体展现,但也要掌握歌曲的具体内容及情感变化,必须深刻理解歌词的内容和创作者的感受。演唱者在演唱前,要跟着歌曲伴奏反复试唱,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及节奏的实际变化。在演唱声乐作品的时候,也要关注和重视歌曲中隐含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作品内容。这就要求演唱者关注时代背景特点和时间发展变化过程中音乐的节奏,注重这些变化之间的联系。在矛盾冲突方面,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内心变化也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演唱者要充分掌握歌曲演唱过程中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形体、手势及眼神的完美配合,用歌声中引发听众的共鸣,将复杂多变的心情传递给听众,向听众分享自己的感受,使得听众得到美的享受[4]。

4.2 注重合作探讨式学习

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和学生要积极配合,合作学习。声乐学科起步发展明显比较晚,是新的教学内容,教学者在教学活动开展的时候,要始终坚持教学相长的原则,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和学生密切配合。在民族声乐学习环节,教学者要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及创造性的背景下,主动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帮助学生消化理解课堂上讲授的各种声乐知识内容,并且在这一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及教学者也需要树立共同的发展目标,在讨论互动和深入沟通中加强情感交流,保持平等,在教学活动中突出民主特点。要在全面合作的过程中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教学者要积极配合学生,结合民族声乐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学生也要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对声乐学习的理解程度,制定学习计划,向教学者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学者在开展声乐教学的时候,要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思想意识发展的特征及规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提供有效的引导及必要的辅助。在下次课程开始之前,有效配合学生,在积极探讨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声乐的兴趣。另外,教学者还要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锻炼,让学生更加认真细致地学习民族声乐知识,强化民族声乐教学实践的效果。

4.3 渗透情感教育,以声传情

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使民族声乐作品实现升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不仅传承及发扬了民族声乐文化的特点,而且融合了西洋的美声演唱技巧,吸收了国外的声乐演唱经验。东西方艺术的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民族声乐作品在演唱的時候,演唱者要掌握声音的统一程度,关注演唱语言的清晰程度,更加显著地突出作品的艺术特点,突出演唱者声音的恬静纯洁和透彻清亮。将民族声乐艺术的深刻内涵和独特审美意境体现出来,让声音和情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提升其互动程度。教学者要帮助演唱者处理歌唱气息,让演唱者认识到,如果气息处理不当,会导致自己出现身体僵硬的现象,给声乐艺术的整体效果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高音阶段,演绎歌曲时演唱者的脖子属于用力的发音点位,随着音调的逐渐提高,演唱者的脖子也会越来越紧绷。这样演绎歌曲,容易出现声音干涩直白或刺耳的问题,暴露出演唱者自身气息不足的问题,反映出演唱者气息的欠缺,容易使演唱者因身体僵硬而导致演唱效果不佳。

4.4 关注每一名学生,因材施教,用心歌唱

要成功演唱歌曲,演唱者需要对声乐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受,在情感方面引起共鸣。关注声乐作品的内涵和歌曲的情感,给听众带来优质的审美体验,是艺术学习的最终关注点。在民族声乐演唱教学的实际练习中,教学者需要因材施教,注重对演唱者歌唱技巧的训练,对演唱者自身思维意识及音准音色的掌控力的全面培训。要提升演唱者观察探索世界的能力,帮助演唱者在实践生活及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客观环境的特点,让演唱者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提升演唱者的审美感知综合能力,提高演唱人员的思维敏捷度,从而让演唱者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在用心歌唱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民族声乐的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两者可以在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过程中得到统一。民族声乐演唱技法是体现民族声乐作品艺术风格的主要工具,一切技巧训练都是为了表现其艺术风格,这也是民族声乐演唱的主要目的。艺术风格的表现是民族声乐作品演唱的最高境界,演唱者要在这一过程中用心体验生活,在试唱过程中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作品,在学习演唱民族声乐作品的时候,感受到乐曲的“声、情、意”,并努力实现三者的融合,更好地彰显出我国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的韵味。教学者要努力提升民族声乐演唱教育水平,强化民族声乐演唱的教学效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使其艺术特征更显著地体现出来。此外,还要创设必要的教学场景,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更多情感,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声乐演唱技巧,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博艳.简析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有机统一[J].黄河之声,2019(04):78.

[2] 王琼州.试析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有机统一[J].戏剧之家,2019(07):63.

[3] 王盼华.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统一[J].北方音乐,2018,38(21):50+62.

[4] 祝洁琼.试析民族声乐演唱技法与艺术风格的有机统一[J].四川戏剧,2018(09):160-162.

作者简介:丁羽增(1998—),女,江苏扬州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管理,民族声乐。

猜你喜欢

民族声乐艺术风格
浅谈“太和壶”的艺术风格
浅谈“长青壶”的艺术风格
古意流转——评改琦《红楼梦》画的艺术风格
浅析《拜月亭记》中所体现的“南戏”艺术风格
民族声乐教学中男高音歌唱的技术训练与能力扩展
论民族声乐的科学训练
探究我国音乐发展的“多元化”
毕加索的艺术风格
中国当代八大文人书画名家艺术风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