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医学”课程考查方式改革效果的分析

2020-08-13邱红燕范灵尹婷刘兰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8期
关键词:循证医学教学改革

邱红燕 范灵 尹婷 刘兰

[摘 要]该文研究以护理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索循证医学课程考查方式改革的效果。实验组和平行对照组考查成绩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实验组成绩高于平行对照组;比较考查方式改革前后的成绩,实验组和历史对照组的成绩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t=9.70,p<0.05)。采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考查方式改革的看法和接受性,结果显示,72.2%的被问卷者认为有必要对循证医学课程的考查方式进行改革,而且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考查方式的改革在促进循证医学知识掌握和应用、促进交流及自主学习方面有积极作用。调研结果还显示,本次循证医学课程考查方式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必要进一步对循证医学课程的考查方式进行改革和研究。

[关键词]循证医学;考查方式;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2018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循证医学考试方式的探索与应用”(NXBJG2018058)

[作者简介]邱红燕(1980—),女,甘肃省人,博士,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循证医学、人口健康与生殖流行病学研究(通信作者);范 灵(1979—),女,黑龙江省人,博士,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慢性病流行病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8-0109-03[收稿日期] 2020-03-2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继续发展能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思想是临床医务人员应用目前可获得的最佳临床证据,结合个人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为其制订最佳的个性化诊疗方案[1-2]。20世纪90年代中期,循证医学向医学教育领域发展,形成了循证医学教育(EBME),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循证医学纳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四川大学率先于2000年将循证医学列入本科生、研究生、住院医生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教学计划,随后陆续有一些院校将EBM纳入临床医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我校是从2009年开始将循证医学作为必修考查课,纳入本科生教学计划,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口腔、中医、中西医、针灸推拿及护理等相关专业本科生均需要学习循证医学课程。循证医学教学实质在于培养医学生的循证观念,注重基于问题的思考模式和获取、处理、运用证据能力的培养[3-4],具有明显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特征。各种循证医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5-7],但也存在很多问题[8-11]。如何提高循证医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与教学考核方式具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本研究以护理专业本科生为主要对象,对循证医学教学的期末考查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通过对以往教学结果的反馈与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本项目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升学生进行循证医学实践能力,改革传统的考试方法、教条化的命题、僵化的考试内容、“一考定终身”的闭卷笔试方式,建立多元化考试方式,通过考试帮助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侧重学生创新能力、个性特长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以2018年3月至6月进行循证医学课程学习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护理专业学生(79名)为实验组,对期末考查形式实施改革,采用小组答辩的考核方式;以同期相同教师讲授循证医学课程的中医等专业学生(139名)为平行对照组,采用传统闭卷考查;以相同教师讲授循证医学课程的护理专业上届学生(102名)为历史对照组(传统闭卷考查)。

(二)研究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设计,用问卷星制作调查问卷,借助微信平台对实验组同学全部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考查方式改革的看法和接受性。实验组期末考试采用小组汇报答辩的形式,主要是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班级为单位分组,每小组选择感兴趣的疾病和研究证据的类型,根据“循证医学”各级各类证据的评价原则要求和过程,小组组员进行分工合作,完成评价的各个过程,撰写循证医学证据评价报告,并进行汇报答辩。具体的考查项目、内容和评价标准如下(表1)。平行对照组和历史对照组期末考试,采用传统闭卷考试形式,考试题目主要由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题型组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统计学分析

應用SPSS23.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比较考查方式改革前后“循证医学”考试成绩的情况(实验组与历史对照组),平行比较实施和未实施新考查方式的班级成绩的情况(实验组与平行对照组)。采用x2检验比较同学们对考查方式改革的满意度等。以0.05为检验水准。

二、结果

(一)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和平行对照组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实验组期末成绩高于平行对照组,说明不同考核方式会对考试成绩有影响。考虑到可能不同专业的成绩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将实验组的期末成绩与历史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成绩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t=9.70,p<0.05)。(表2)

(二)学生对考试改革的看法

为了解护理专业同学对考核方式改革的看法和接受性,对实验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72.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对循证医学课程的考查方式进行改革,详细情况见表3。83.5%的同学觉得考查方式改革有助于促进“循证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67.1%的同学认为可以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59.5%的同学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对于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90.6%的同学认为对促进同学间交流的程度为“很多”;对于提高学习兴趣,85.1%的同学认为考查方式的改革对调动学习自主性的程度为“很多”。

進一步分析考试改革方式对促进循证医学实践的各个方面的程度进行调查,对于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90.6%的同学认为对促进同学间交流的程度为“很多”;对于提高学习兴趣,85.1%认为考查方式的改革对调动学习自主性的程度为“很多”(表4)。

三、讨论

合理的考查方式不仅能充分发挥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的评定、激励功能,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以考促改的目的,更能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认知和实践能力、潜在继续教育能力都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对在校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以往教学实践和考试试卷评价的分析,得出该课程考核过程中存在考试形式单一、考试目的过于片面的问题。因此,研究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主旨,根据护理专业医学生真实学习任务及其学习过程,整合、优化教学模式,对护理专业医学生的循证医学课程期末考查方式进行了改革。本研究改革考查方式后的成绩比传统考核方式的成绩高,考虑到不同专业的成绩可能会有所不同,进一步对同专业实施考核方式改革和以往未实施的成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考查方式的改革对于成绩有积极影响。另外,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有必要对循证医学课程的考查方式进行改革,大部分的同学认为考查方式的改革,有助于促进“循证医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有助于促进对“循证医学”理念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对于类似于“循证医学”[1-4]这样既与临床实践紧密联系、又具有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基础方法课程,应该改变以期末卷面成绩来“一锤定音”的闭卷笔试方式,改变这种方式所导致的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考前临时抱佛脚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惰性。而且由于这种考试形式的限制,死记硬背的内容往往在考试结束之后很快会被学生忘记,这与循证医学所倡导的“必须将循证医学作为终身学习的手段,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理念相背离,也不利于学生在未来临床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循证医学实践。因此,“循证医学”及类似其特征的课程,建议应在考查方法和形式上进行因“课”制宜的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主动应用学习的内容,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以考促练、以考促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Sackett DL,Rosenberg WM,Gray JA,Haynes RB,Richardson WS. Evidence 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BMJ(Clinical research ed.),1996,312(7023):71-72.

[2]Loyola S.Evidence-based teaching guidelines:transforming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for better outcomes in healthcare[J].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rterly.2010,33(1):19-34.

[3]谢瑜,李幼平.循证医学:从范式到文化[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6):4-5+69.

[4]Mayer RE.Applying the science of learning to medical education[J].Medical Education.2010,44(6):543-549.

[5]姚业祥.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效果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02):260-261.

[6]于辉.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对医学生消化内科实习效果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B),2012,33(07):74-75.

[7]吴然,蒋燕萍,程义局.改革培养模式,造就创新人才—研究生循证医学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 (23):8-10.

[8]赵会民,蒋宗滨,张小龙等.医学本科实习阶段循证医学教学若干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77+143.

[9]张鹏飞,姜红英.某医学院3年级临床专业本科生循证医学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J].循证医学,2013,13(03):162-165.

[10]田文静,刘宇鹏,朱琳等.国外及中国香港地区循证医学教学方法研究综述[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1):104-105.

[11]耿劲松,董建成,倪衡建等.我国循证医学教学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03):43-45.

Analysis on the Reform Effects of Examination Method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Course

QIU Hong-yan, FAN Ling, YIN Ting, LIU L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 Management,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04, China)

Abstract: Taking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reform effects of examination method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course.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parallel control group (t=22.15, p<0.05) and the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lso exist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historical control group (t=9.70, p<0.05).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used to know the students' opinions and acceptance of the reform. 72.2%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it wa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the course. Most of the students thought that the reform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mastery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communication and autonomous learn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is reform achieved certain good effect, but it was still necessary to further reform and study the examination method for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course.

Key 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examination method;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循证医学教学改革
医学院校开展药理学循证医学
大疱性类天疱疮合并脑血管病的循证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