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剪如故”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创新推广

2020-08-13陈星玥何迪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

陈星玥 何迪

摘           要:长白山满族剪纸是生存于长白山区的满族民间艺术。2008年1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10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作名录》。如此高的荣誉却因创新方式的滞后性、不具有广泛认识性、模糊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保护传承的不健全性等,让长白山满族剪纸营销困境日益凸显,因此我们将从剪纸的市场现状去寻找困境进行战略调整,打造文创IP促进“满族剪纸”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关键词:满族剪纸;传承保护;创新推广;文创IP

基金项目:2019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剪如故”——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创新推广(编号:201910202039)

一、满族民间剪纸的困境

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起源于萨满宗教,孕育了灿烂的长白山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是中国剪纸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长白山满族剪纸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与开发价值,是现代剪纸艺术赖以汲取营养的艺术之源。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的不断演变,剪纸自身的故步自封,日益暴露出满族民间剪纸的困境

(一)替代品的出现

传统生活中,在节日庆祝、婚嫁寿诞、宗祖祭祀等场合通过剪纸来渲染浓郁的氛围,表达对友人的悼念和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都有了极大变化,现代文化和时尚文化越来越占据人们的生活,使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装饰品、相片、画册等都成了剪纸的替代品,并获得了消费者的大力追捧。

(二)品种的单一

满族剪纸中的表现风格中人物多是旗人装束,动植物多是龟、蛙、鹿、树等作为剪纸的表现对象,这些古朴的造型沿用至今,而现在除了资深爱好者或了解满族剪纸文化的人们能接受外,普通大众更多追求新颖、新潮的事物,设计创意不足、设计力量无法跟进,产品由于种类单一,常年无新,除少数艺术名家之外,价格始终徘徊在5元-20元左右,大大拉低了满族剪纸的身价。

(三)现有技术粗糙,质量低劣

长白山满族剪纸题材独特、造型独特、剪技独特。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技巧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原因。然而,市场上存在的满族剪纸参差不齐,用一些机器代替手工或是只知皮毛的人班门弄斧,制作工艺不精致让市场上长期充斥着毫无技术含量、简单粗糙、质量低劣的产品。这无疑是在降低剪纸艺术的形象和品质。

(四)销售渠道单一

销售渠道,就是商品和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过程的具体通道或路径。长白山满族剪纸没有专门的实体店来实体售卖,一般人想要购买一是景区里的销售店,但对于游客来说景区主要就是游玩,销售店也多是参观容易造成只看不买,还有游客的认知中景区的商品普遍比市场上贵,也很难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二是网上购买,但网上的剪纸售卖模糊了地域,并不能确定消费者买到的就是长白山剪纸,使消费者错买或是不买。所以销售渠道的单一,让其盈利模式也单一。

二、满族民间剪纸推广困境成因

(一)传承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1.传承者的缺失

传承需要人与人之间的言传手教,因此,它的传承并非易事。传统剪纸正一步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一是因为老艺人正在逝去,而年轻一代的人文化观念的更新,走向城市,对传统艺术已无太大兴趣。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人们更多选择城市,大量的人才外流,追逐城市生活,而那些农村或是偏远地区,地方虽然闭塞,但保留了完整的剪纸技术却没有人去继承,面临着艺绝的危机。

2.手艺人的自我怀疑

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着的很大变化,而民间的艺术和手工艺人的地位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和肯定,剪纸艺术的潜在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没有得到明显地凸显,使得这些剪纸艺术的创造者开始对自身文化进行怀疑和否定。

3.人们对剪纸的认同感低

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绝大多数人把时尚定义为新潮、前卫、时髦,对传统艺术越来越不重视,使剪纸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今的满族剪纸是缺少一定数量的欣赏群体,失去了剪纸原本的生命力。

(二)不具有普遍认识性

根据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心理素质及审美观点有别,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按具体地域划分,中国民间剪纸可大致分为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江浙、福建和广东地区为代表的七大主要流派。就吉林省而言,剪纸种类多如牛毛。长白山满族剪纸在众多剪纸中能有一席之地已经很不容易,但当地人对满族文化的认知不深刻,对满族剪纸就更微乎其微。其他地方的人对剪纸文化也是茫然不知。这对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一种阻碍。

(三)模糊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满族剪纸在今天已变成了一种文化品牌,成为市场的需求品。这种方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个广泛途径,但这其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满族人剪的剪纸就是满族剪纸,剪满族题材的剪纸就是满族剪纸、满族剪纸不同于常见的民俗剪纸,题材、造型虽然从古贯今,但很少被其他民族接触,甚至很多满族人都不知道,即使沿用以前的题材、造型,对于很多人来说也非常新奇等等,这些问题模糊了满族剪纸的民族性、地域性文化特征,甚至品牌意識薄弱,同质化严重。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急于开发,重经济效益,缺少调查和研究做基础。正是此类原因使得满族剪纸在广泛的推广中,给公众造成满族剪纸无特征的现象,这样盲目扩大、不断重复推广带来的必然结果是民族文化特征的融合和消亡及市场前景的萎缩。

(四)新兴文化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技术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对我国的传统手艺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就如传统剪纸文化就在慢慢淡出了现代人生活的视线。我们在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令人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传统文化在这过程中也遗失了很多。当今年轻的一代很多已经分不清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外来文化,甚至对外来文化全盘接收,对优秀的传统的文化置之不理,盲目的追求让传统文化存在断层的问题,使剪纸工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在被大家遗忘。

三、满族剪纸营销策略分析

(一)加强人才培养

传承人是发扬长白山满族剪纸的纽带和最重要的活态载体。如今剪纸的传承越来越没有系统性,失去了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对一些继承人的要求可以相对放宽松,让更多热爱、有兴趣、有想法的人加入,促进长白山满族剪纸的传承;可以开展地方特色教学,把长白山满族剪纸纳入范围内地区学校的课程,成为地方特色课程,使学生们系统的学习有关长白山满族剪纸的文化和具体操作;政府制定相关引进人才计划,挽留人才,给予手艺人相关的荣誉,加强对手艺人的认同感。

(二)深入挖掘剪纸精品

满族剪纸不应该只局限于一些传统思路和表现力,主题创作要深入學习与交流,运用它的艺术手法与现代受人追捧的东西结合,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元素融合在创作之中,推陈出新,改变人们以往认知中剪纸的单一性,使作品题材丰富,富有时代特性,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这才能让满族剪纸在传承与创新的蜕变中,发展得更好。

(三)打造旅游文创IP

IP是旅游商品的核心要素,但IP元素本身是缺乏活性的,需要不断挖掘、整合包装,将文化元素重塑、活化,使其成为可以多维度开发的文化产业产品。比如满族文化的发源地、位于长白山旅游区和鸭绿江开发带的通化市,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和记录了满族人民的文化历史,具有独特的民俗与艺术价值。其旅游纪念品市场还处于未被开发的状态。长白山满族剪纸及其衍生产品作为通化市整个景区旅游产品正好适合。将满族剪纸与通化市的旅游景点相结合,打造出专属于各个景点的旅游纪念品。前期,具体的剪纸旅游纪念品可以有:剪纸手工艺品、剪纸帆布包、剪纸书签、剪纸明信片、剪纸抱枕、剪纸坐垫等;后期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工艺更为复杂的剪纸直尺、剪纸项链、剪纸耳环、剪纸口红等产品。

(四)短视频营销

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APP的流行,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并购买折扇、砚台、文玩等文化创意类产品,抖音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快手推出 “快手非遗带头人”计划, 这些计划将通过加强流量扶持、提高变现能力、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助力非遗传播,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满族民间剪纸作为东北地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代表,就可以尝试通过新的媒介进行产品的营销和推广。

(五)跨界定位

产品形式上的差异组合,会给消费者带来很强的意外感、趣味性。引入合作伙伴,打破消费者原有的刻板认知,获取更多主导市场的年轻消费群体,扩大市场范围。古老的剪纸想实现品牌年轻化,就需要和年轻人喜欢的品牌“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如与化妆品品牌跨界合作(如:口红、眼影盘、粉饼等外壳和内部图案运用满族剪纸元素)最终会使双方都获得了满意的销量和品牌影响力。

(六)整合线下线上销售渠道

随着市场的变化,线上线下不再是单一、分离,而是有效结合统一。因而可以线下开设体验店,为人们提供一种展示、体验的空间。线上创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网站,分享一些满族文化知识、剪纸知识、和相关活动等,并在开设官方旗舰店,在网站设置链接,有兴趣的人通过网站的链接可以跳转掉旗舰店进行购买。从而实现线下体验,线上购买。这可以改善市场上良莠不济的剪纸产品,可以增加人们对满族文化、满族剪纸的了解,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娄万里.长白山满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J].大众文艺,2016(14)

[2]刘亚非,倪瑞颖.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11)

[3]马莉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文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2010.

[4]刘玉民.长白山满族人参文化与满族剪纸[J].满族研究,2002(04)

[5]吕美,李婧然.满族剪纸艺术当代转型之路初探[J].设计,2016(07)

[6]毛萍.中国民间剪纸的地域特征与艺术表现[J].艺海,2010(02)

作者简介:

陈星玥(1999.1-  ),女,汉族,云南昭通人,通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7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何迪(1982.10-  ),通讯作者,女,吉林通化人,博士,通化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
文化空间视阈下的客家花灯材料工艺探究
隆尧招子鼓传承保护研究
古村镇调查法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