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溪谷”模式实践中的思考

2020-08-13许水清董中毅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0期
关键词:溪谷创新能力培养脑科学

许水清 董中毅

摘 要:针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掘和培养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核心与关键。我国现阶段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通过研究脑科学和“溪谷”模式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有助于建立与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还可将其应用到医学教育改革中去,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方程;“溪谷”模式;脑科学

创新性人才是指能产生新且适当的想法和解决方案,可为重要的适应性目的服务的人才。目前以创设“激励环境”为载体的众多大学生创新性培养模式,诸如项目驱动、参与性科研、研究性学习、PBL等,在创新性人才培养中已有所建树,但创新质量面临着突破的瓶颈[1]。同一块土地,香花得其香,臭草成其臭,是什么让它们不同?是它们自身;入于芝兰之室,其身渐香而不觉,是什么让它们变化?是环境。大学是培养创新的沃土,“激励环境”的创设提供了造就创新性人才的路径,然而因自身缺乏清晰的生命架构、智慧属性的相对下位(智慧属性由低到高依次为知识智慧、方法智慧、应用智慧、创新智慧和掌控智慧)、坚持和行动力不足等因素导致很多大学生并未生产出创新性产品,这将极大的影响大学人才和大学的品牌影响力。近年来,我国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迅猛跃升,2019年位居第14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发的创新成果丰硕。然而与连续九年排名第一、具有健康创新生态系统的瑞士比较[2],还需走一段长路,尚需突破一些有形和无形的障碍。高校是创新的源头,大学生是引领未来创新硬科技的中流砥柱,如果他们的创新能渊源于心理境界的一份理性自觉,结合他们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善于获得技术优势、具有未来视角和时间优势[3],必将导致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极大提升。如何让创新成为学生心理上的自觉进而成为行动上的自然而然呢?创新智慧引领创新行为,一个可行的途径是,依托脑科学的发展,立足于创新本质,从学生自身觉醒(即身份生成)入手,建立创新行为的个体化创新干预系统,通过这软性的“创新微软”的设置,与激励环境相表里,共同建立卓越创新人才生长的软环境,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可持续的创新行为。

一、设置“创新微软”程序即个体化创新方程干预系统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的行为=人与环境变化的函数。不少指导教师可能曾有过这样的困惑和无奈:学生知道大学生科研的重要性,平素课业成绩也好,属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但千呼万唤,学生对科研的主动亲近和投入仍较低。事实上,学生们最初接触科研时,对科研的兴致普遍高,但多停留在口头层面上,因为觉得科研过分遥远和高大上,不知道流程是什么,不知道怎么找研究组,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研究组,即便来了还有可能走出研究团队;有一些创新想法但多数是专业非相关,又担心什么都不会的自己会影响老师和学长。上述事实提示,在学生接触科研的初期需要充分热身,解决好心态和对创新的误解,大学生与科研的良性接轨间存在“啊哈时刻”即自身觉醒,此后,人对了,事基本也对了!

个体化创新方程干预系统就是依据现代科学的分类论证,运用精神、神经、心理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把大学创新单一元素有机组合,進行创新赋丽和创新设定,重组提升整体大学生的创新行为,通过身份生成、科研实践、教学新规范及校内环境设施(教室、图书馆、食堂)改变等,从动静两方面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创新行为,实现创新管理的深度跃升。在这个干预系统中,设施因素的变化在一段时期内是长期稳定的,故方程可构化为个体创新性行为=自身觉醒(或称身份生成)×创新智慧×激励环境的创新方程,在激励环境存在的前提下,自身觉醒是第一位的变量,创新智慧是其继变量,二者是与精神、神经系统密切相关的变量。

众所周知,脑是创造力之源,创造性过程有赖于多脑区及结构的高度协调运作,智力、知识、技能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但只有这些对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理清优先级、明确重要事项和关注突显性内容的能力[4],这就需要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 PFC)发挥“统率”作用,它与认知控制、发散性思维等密切相关,负责产生行为的目标和计划。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研究已揭示外侧前额葉皮质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性,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在创造性地成功解决问题时,外侧前额叶皮质(腹侧和背侧)更为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该区激活减少,这种活跃性的增加对创造性认知中的探究行为是重要的,青春期可能是为了探索和适应目的而增强PFC激活的一个时期,因而青春期被视为是创造力增强的时期。而在人的生命全过程中存在有效培养创造力的若干个关键期,18-20岁是关键期之一。有趣的是,在额叶皮层发育中,背外侧前额叶皮层是最晚发育成熟的部位,直到30-35岁左右才完全发育成熟。上述这些研究提示了卓越的创新能力依赖于脑功能的改变,而且如赫拉克利特所言“对于年轻发育中的大脑而言,唯一不变的就是改变。”,发育期的大脑为神经可塑性干预提供了机会之窗,窗口期较长,干预时间充分。这些研究也提供了创新可能需要个体化培养的相关证据,同时也界定了对大学生阶段的科研期待的上限。

另外,常言道“静能生慧”,现已证实静息状态下的大脑活动也与认知功能相关。安静的大脑更富于创造力,且美国大学生经短期(20min)冥想后大脑呈现出安静态,水静极则形象明,静策略或许有可能成为创新智慧产生的操控依据。因此,基于前述理解,针对创新方程形成了具体可操作的个体化干预新模式,即创新倾向性诊断(Diagnosis)-自我觉醒(Epiphany)-以静升慧(Resting)-创新行为评估(Evaluation)四部分整合的DERE(溪谷)模式。建立在创新性诊断基础上的个性化引导和干预有望改善大学生创新特性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DERE“溪谷”模式

(一)DERE“溪谷”模式的运作 程序

创新倾向性诊断:采用威廉斯的创新倾向测试量表,测验个体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和挑战性,以评估个体的创新倾向性。在多年的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个体均具有创新性行为,但创新尺度存在明显差异。通过诊断实施个体化创新教育管理。

自身觉醒(亦即身份生成):从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发现和成就他自己的理念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创新,走出对创新的误解。在此部分,设置开放性问题,通过德菲尔法三轮调研后,获得学生们关于创新所聚焦的问题,随后基于问题以系列讲座形式开展。目前已进行的讲座有:1)用东方智慧打开神经科学的藩篱,构建全新的神经生理学;2)创造力很寻常3)“挑战杯”挑战了什么?4)弃“创造力”的神话,探寻创造力干预策略。当然也设置了赠送白大衣、姓名名牌等有仪式感的环节。

创新智慧:创新智慧随着身份生成而得到一定提升。这部分通过对智慧五层次的认识,引导学生不要将自身培养成“知识仓库”型即仅具备知识智慧的基本人才,而要通过科研实践历练逐步达到应用智慧、创新智慧乃至掌控智慧的层次。

创新性行为评估:学生经历“激励环境”后,可对其创新性行为进行评估,但这一部分是个难点,因为已明确人的创造力只能被间接评估(通过自我报告量表或官方外部的认可)而不能被直接测量。这部分参考使用了《美国的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篇中的第一条即根据学生在科研实践中展示的创造力思维/创造知识/在创造的最终产品和过程中使用技术表现进行赋分评估,具体内容参见文献。

(二)DERE“溪谷”模式运作的收获

通过创新倾向性诊断发现1)学生群体以创新倾向性中等和一般人群为主体,高创新倾向性者的比例极低(不足4%),专业、学制及年级对创新倾向性的影响不明显。2)从威廉斯量表内部看,呈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想象性,尤其冒险性和想象性不足。3)高创新倾向性不等于高创新性产出。这些发现提示亟待找到能使大多数学生提高创新倾向性的方法,建立个体化创新培养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实现人人皆为创新者。

促进自身觉醒(身份生成)的系列讲座干预后,收到的反馈是:能够理解,确实能打开心智,但回到现实中,现阶段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在短时间内改变不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干预尚需持久破冰以形成行为上的效果。

以静生慧:创造力的专门培训对个体创造力的提高有限(一般认为能提高10~40%),为什么不能再好些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因为这些培训只是触及了某些技能,而真正的创造力更有可能是一个大脑“状态”,只是大学生不太容易静下来。在静的状态下,大脑易于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间畅想。2014年报道,当个体进入“心流”时创造力可涡轮增压式的提高,而达到心流的前提是要主动关闭前额叶皮层的部分功能并沉浸于钻研一件事[5],因此引导学生体验心流状态或许是让学生在做事中达到静的方法,进而生慧。

事实上,通过DERE“溪谷”模式,学生对创新的认知获得明显提升。

三、结语

由于存在脑发育的时间依赖性,结合诺奖获得者的平均年齡多在39岁以后的现象,大学生阶段的科研存在高限,这个阶段更适宜耕耘、生发创新行为的自然而然,“溪谷”模式是可用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评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2,23(4):33-34.

[2] 王晓枫,张文骁.瑞士为何连续九年世界创新第一强[J].企业观察家,2019(9):96-97.

[3] 庄明珠,陈闽军,刘玉敏.发挥科研平台优势,努力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5):67-68.

[4] 艾克纳恩·戈德堡.创新大脑[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

[5]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No.JG13DB239);2013年度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No.DYLX13016);2018年度大连医科大学教学改革项目(No.DYLX18002)。

作者简介:许水清(1996- ),女,河南商丘人,在读本科生。

*通信作者:朴花(1968- ),女,朝鲜族,吉林延边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神经生理学。

猜你喜欢

溪谷创新能力培养脑科学
从STEM到STEAM:脑科学基础及教育启示
脑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举隅
山与谷
调查溪谷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MODIS的大田县均溪谷地NPP与NDVI相关性的时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