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艺术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2020-08-13王唱唱袁木国锦
王唱唱 袁木国锦
摘要:本文通过剖析上海双年展发展至今的历程以及其多样的展示形式来阐述其深入大众的理念,并且用它多种多样的展览形式探讨它是如何并向公众传达时代内涵的,同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大众文化;当代艺术;上海双年展
中图分类号:G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04
1 上海双年展的诞生及发展
双年展自1895年在意大利威尼斯诞生,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了百年有余。从威尼斯双年展发源,直到20世纪90年代,双年展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层出不穷,遍地开花。上海双年展亦抓住了这个世界艺术展览百花齐放的好时机,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李向阳为首的上海美术馆管理层决定赶上世界的浪潮,在适应中国当下文化环境以及我们艺术自身发展的前提下,向公众展示中国当下的艺术成果。由此,“上海双年展”应运而生。
举办之初策划者并没有这次双年展一定能接着办下去的绝对把握,所以没有制定长期的展览规划,于是当时将这次展览保守地命名为“96上海(美术)双年展”[1],直到2000年,艺术展览导入了策展人与策展团队的理念,才正式命名为“第三届上海双年展”,直至今日上海双年展已经成功举办了12届。
上海双年展并非中国最早的双年展,1992年的广州双年展与1993年的中国油画双年展均早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但三者之中只有上海双年展持续举办了近20年,成为国内的顶尖艺术大展,并在世界公众之中打响了名号。
1.1 海派文化作为纽带
若剖析其中的原因,便会发现上海双年展的繁荣发展与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密切相关,即有自近代以来中外文化多元融合所形成的“海派文化”作为坚实的基础。
所谓“海派文化”,其核心便是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双年展”一词本就是个舶来词,它能将上海作为土壤扎根并发展壮大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的理念,而当代艺术的发展正需要这样的理念为指引。正因如此,上海的艺术界吸收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艺术理念,并糅合各种多元化艺术,形成一个具有很强活性的现代艺术新空间,这条纽带连接着百花缭乱的艺术风格,并吸引无数人漂洋过海而来,名正言顺地形成了上海双年展如今的繁荣景象。
1.2 城市包容性
在讨论一个城市所举办的展览活动时,便不得不提到这座城市本身。
首先,上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已经是一座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在二战之后由于外资的大规模注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了上海整座城市的经济繁荣,形成了上海如今开放且外向的城市氛围。“仓廪实而知礼节”,上海本地的居民更加能够接受外来物品,对物品的异质性具有更大的包容心,相应地,他们对比较张扬的现代艺术会有很大程度上的包容。
其次,在上海知识分子的占比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可观的:“到1949年底,在上海从事文化性质职业的知识分子达14700人,是中国文化人最集中和流动性最大的城市。”[2]直到现在上海拥有60余所高校,而高校学生是接受及传播新文化的主力军,自然更容易接受比较新潮的现代艺术。
常住居民与流动居民作为一座城市的活力之源,二者较为开放的思想一同构成了上海豁达开朗的城市包容性。
2 如何接触大众
展览的意义是尽可能地将展现主体呈现在大众面前,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只有贴近大众的艺术作品和服务能使其背后的社会名声、经济效益和文化积淀获得积极正面的反响。”[3]那么该如何尽可能地多与大众接触,且在接触之后又如何有效地将艺术所要表达出来的信息更高效地传达出来便成为举办会展活动的根源问题。
2.1 多样的互动性
艺术品与观众在空间中的互动是现代艺术展示的精髓所在,这种形式打破了旧时画作装在画框中仅供人观看的传统展示形式。对于多数未接触过系统美学教育的公众,让其对现代艺术自行产生美学兴趣不太现实,他们对艺术的感悟基本依赖于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式体验。
例如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中的《将画》一作,它分成数幅小作品,连环画式地分布在展馆之中各个位置,观众在展馆的某一处捕捉到这一作品之后,会被其中的趣味性所吸引,从而试图与这一作品进行亲密接触,正如标题“将画”二字一般,用肢体互动将画完成。
在当下的展览活动中,科技的运用对于互动性的贡献是可观的,即现代艺术之中的“新媒体艺术”,包括录像艺术作品和装置艺术作品。录像艺术作品的互动性在于其本身给观众带来的直观情感体验,让观众像看电影一样沉浸其中,影像装置十分注重沉浸感,是艺术品协同周围展示空间共同完成的,只要观众进入了影视放映范围之内,就完成了与其在视觉和情感上的互动。
网络互动类作品也是现代艺术开创出的新艺术展览形式之一,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的影响力和覆盖力越来越大,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直播的形式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人见面。艺术作品也可以利用网络与展馆外的人进行链接来完成互动,早在2002年上海双年展就使用过网络直播技术进行展出:《上海与西递的即时沟通》一作,将上海美术馆的展览现场与五百多公里之外的西递连接起来,美术馆中的观众既可以观赏西递村的传统民居群,又可以与西递村的居民进行实时交流,且西递村的居民亦可以通过镜头看到上海美术馆其中一部分展览现场,这种用艺术展览建立大众与大众的对话的形式,是一次出色的互动性尝试[4]。
情感互動的方式还包括引导观众找寻与自身生活的联系,寻求“情怀”,用熟悉感和亲切感将公众引入到艺术所要传达的情感之中。例如第六届上海双年展中由艺术家丁乙设计制作的场景互动装置“时空邮局”,其模拟邮箱的造型,呈现出一组具有设计感的邮筒型展具,并且在邮筒旁边放置4种“心灵卡片”,用四种不同的颜色分别代表“现在”“过去”“未来”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人物,游客可以在“心灵卡片”上写入自己的寄语并投入邮筒之中,由工作人员定时收取,并选择部分比较有代表性的卡片贴在墙上进行展出,由此,每一位参与者都成为了艺术创作的一分子,他们所书写的卡片都成为了这组艺术展品的组成部分[5]。
上海双年展一直致力于深入公众,在第6届双年展中甚至将展览扩展到人民公园里。主办方将开幕式搬进人民公园,以影像、装置、舞蹈等表演方式,构建了一个跨媒体艺术现场,使公众与当代艺术零接触。在双年展举行期间,人民公园几乎可以成为第二个展馆,人们在人民公園散步、小憩时或者不经意的一瞥就能看到艺术展品。例如丹麦艺术家的“巨型鸟蛋”以及意大利艺术家劳瑞斯塞克奇尼的作品“上海的云”,皆以在街边邂逅的方式参与进他们作品的展览之中,在诠释与自然共生的思想的同时,还与更多公众不期而遇,使公众目光与艺术展示互相填补,相辅相成。
2.2 积极推进外围展
上海双年展举办至今,已经冠上了国际性大展的名头,民间展多是看中了上海双年展这一品牌的号召力,形形色色的外围展自2000年便开始冒头,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这些未通过官方体制的民间展览似乎给了官方展一些补全,二者并没有正常渠道的合作关系,但却以一种微妙的形式相互拼合,最终以比较完整的形式将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呈现在公众面前。
虽然这些外围展之中其中一些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性有待商榷,但是不可否认民间对先锋艺术展示的积极作用。林公翔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对话》中提到,“如果说上海双年展在某种程度上结束了一个旧的充满文化偏见的时代,那么这些外围展应该向我们展示出一个形将到来的时代的希望。”[6]
这些民间外围展的冒头,令官方也渐渐看到了外围展的发展方向。毫无疑问,外围展要比圈在美术馆中能接触到的公众多得多。2016年的官方外围展“51人”项目便是一次优秀的尝试。“51人”项目深入城市肌理,让艺术对话生活[7],找寻任何一位生活在上海的普通市民,不限性别、民族、肤色,他们可以拥有故事,也可以被拥有故事,他们自身与他们的故事就是一样展品。他们于上海双年展开展期间,游走在上海的每一个大街小巷,与公众们产生一些再普通不过的互动,最终完成一整幅展现上海的多样性与特殊性的画卷。他们是各有特点的普通人,是展览的一环,甚至是艺术与公众亲密接触的桥梁。
2.3 社会教育性
艺术是从社会中产生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其中一种表达方式,艺术不可能完全独立,它必然是与当代社会有所联系的,特别是代表先锋思想的当代艺术。上海双年展作为一个具有官方色彩的艺术展会,毫无疑问应该担负起对公众进行教育的责任,其传达出的意识形态以提高公众审美为主,每个个体的审美提高都会对社会整体的审美的提高带来积极的影响,从而使“文化自信”一词更加铿锵有力,展现艺术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但其教育性不应局限于美学教育,先锋艺术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对时代内涵有或多或少的表达,若社会机构组织群体观展,能对各阶层各群体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从而他们的增加社会责任感。
3 可持续性
上海双年展的存在是上海整座城市的精神表达,其无疑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向大众展现自身风貌的一种形式,它能够体现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以及大众文化创新的方向,在以艺术交流为基础的前提下开拓休闲性。因为其主体是先锋艺术,而先锋艺术必然要贴合社会发展状况,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必然与社会要有紧密联系,通过对时代的积极表达来贴合更多公众的想法。不过贴合并非是迎合,艺术必须保持其先锋性,并坚持积极正面的导向作用,通过精神文化的纽带来引导更多公众接触艺术,这是艺术展可持续性的核心表达。以威尼斯双年展为例,它的可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它的美术展之中,还以多种多样的艺术类别作为特色举办下属展览,例如威尼斯双年展的下属展览虽更多的是一些学术性展览,如建筑展等,但是依然举办了比较亲近大众娱乐的展会,如同期举办的威尼斯电影节。电影是现代艺术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比起晦涩难懂的当代艺术,电影与公众的生活娱乐联系更加密切,这无疑是其可持续性的有力推动因素。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不再是殿堂之上的产物,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也开始走进美术馆体验当代艺术的魅力,如今任何展会都成为了公众与艺术之间的桥梁,并且应与公众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上海双年展作为一个尚且年轻的国际性大展,肩负着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当代艺术风貌的责任,还需要继续完善自己的策展机制,以注重互动的多样性,推进外围展,通过扩充展览空间去接触更多公众,建设成更加完整的文化链条。
参考文献:
[1] 项苙苹.上海双年展之路[J].艺术当代,2016,15(08):52-55.
[2] 周武.革命文化的兴起与都市文化的衍变——以上海为中心[J].社会科学,2009(10):146-155+191.
[3] 李振强.艺术展示与观众的多重互动——以第11届上海双年展为例[J].艺苑,2017(06):60-61.
[4] 文武.上海与西递的即时沟通——“上海双年展”上的“数码艺术”[J].美术观察,2003(01):12.
[5] 黄丹麾.关于多媒体艺术[J].美术观察,2003(01):12-13.
[6] 林公翔.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对话——评2000上海双年展[J].艺术·生活,2001(02):5-8.
[7] 刘洁.用故事来触发提问——上海双年展衍生项目“51人”[J].上海艺术评论,2016(06):68-70.
作者简介:王唱唱(1997—),女,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会展与空间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