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类短视频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应用

2020-08-13凌霄朱志辉岳妍殷晨悦曹宇

艺术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大众传播抖音新闻

凌霄 朱志辉 岳妍 殷晨悦 曹宇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信息数量越来越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多。传统新闻媒体为了拓展传播渠道,纷纷利用短视频寻求转型,新闻类短视频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通过一些例子不难发现,新闻类短视频进一步增强了大众传播过程中议程设置的效果,这其中除了有新闻、新闻业自身的原因以外,还与短视频、受众心理有关。

关键词:新闻;短视频;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抖音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6-00-04

1 什么是新闻类短视频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图文为主的内容展示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移动端娱乐需求。阮立在《美国华语电视发展状况研究》中提出,“网络媒体的兴起,给华语电视传播渠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1],其中受益的当然少不了新闻业。短视频这一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凭借方便快捷、直观生动等特点,获得了强大的用户基础。

早期短视频的应用主要是对长视频的补充及改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一批如快手、秒拍、美拍等移动端短视频平台逐渐涌现,短视频行业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不断探索、刷新、井喷。2017年,短视频垂直细分模式全面开启,短视频平台基于用户兴趣垂直细分化运作。以抖音为例,平台将用户定位在年轻一代,用3个真实的抖音用户故事(一个关于梦想的成长,一个关于爱情的发芽,一个关于亲情的陪伴)突出了广告语“抖音,记录美好生活”,塑造了一个年轻动感的品牌形象。王网明这样评价短视频:“抖音里面的视频时间很短,最多1分钟,一般是15秒。这就表示,人们只要有个几分钟的空闲时间就可以看好多个视频。”[2]这一点更加强调短视频的“短”带来的优势。

短视频根据主题内容可大致分为新闻、搞笑段子、影视解说、街边访谈、实用技能、文艺抒情六大类。新闻类短视频,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新媒体平台传播、报道国内外各种新闻资讯且时长少于5分钟的视频。赵磊通过研究发现,“早在2015年,新闻类短视频就出现在《华盛顿邮报》视频中,并在当下取得了不错的观众反馈”[3]。而在我国,最为典型的新闻类短视频平台是梨视频和抖音。

2 新闻类短视频的议程设置效果

2.1 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

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与繁荣,从以前守着电视看新闻到如今手指点点就能了解各种资讯,人们获取信息的路径不断增多,因此传统媒体的受众大幅度减少,整个行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杨思怡认为,“在互联网大时代,传统媒体过时的技术体系已无法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认清自己在新技术应用与创新方面的不足并努力寻找提升方法是传统媒体发展的首要之事”[4]。于是,传统媒体开始进军短视频,使官方、传统的新闻播报有了另一种形式的表达。

2018年被称为短视频元年,在此之前传统媒介通过发行刊物来单向地为读者设置议程,虽然受众可以通过写信、电话等方式来反馈信息,但在互联网时代仍显滞后,且互动性较弱。而在短视频时代,人们往往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迅速发布一条对某一则事件的看法或评论。

综合上述原因,为了寻求转型,追求更高的时效性,传统媒体纷纷入驻抖音等短视频平台。

2.2 新闻类短视频中议程设置效果的体现

“村村通网络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导致农村的信息质量、意见领袖、媒介形式等发生了变化,网络自组织让更多的农民参与信息的生产与传播。”[5]卫欣的这句话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即使是原本信息环境相对落后的农村,现在也普遍参与到网上话题的讨论中来,短视频有了更庞大的网民基础。发生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从一开始“该怎么说服爸妈戴口罩”这一微博热搜透露出的无奈到全民戴口罩、抢购口罩的转变,足以说明疫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影响不断增加,防疫举措的重要性不断攀升,“防疫抗疫”成为了全国性的共识。这其中除了由于疫情与每一个人利害相关以外,在更大程度上还得益于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新聞类短视频发挥的作用。“通常网络上的阅读量和转发量远远高于传统媒体上的,这是新媒体的优势。”[6]正如王俊霞所言,仅从2020年1月20日到2月20日,《人民日报》一家媒体就发布了234条疫情相关的短视频,抖音一家平台的单条视频点赞量都高达300多万,浏览量更是不计其数。

特定新闻短视频的传播还影响着人们对某一种社会行为的看法,促进公众共同情绪的产生。例如雪莉的自杀引发国内外网民对,网络暴力的斥责;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使大家的爱国情绪高涨,民族自豪感不断增强;2020年4月4日的悼念活动使人们透过一条条短视频回顾疫情期间无数感人的瞬间,铭记其带给我们的伤痛。蔡雅雯指出,“相较于一般的新闻题材,负面题材报道因其题材的特殊性,更易在大众中引起不当的负面情绪。”[7]如2019年10月的莫雷辱华事件,央视新闻专门在《主播说联播》栏目里发布了一系列短视频新闻评论,一经报道就引起了许多网友的转载、讨论。

2.3 新闻类短视频使得议程设置效果增强的原因

议程设置理论指在一定时期内,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安排某一事件或话题出现的频次和场合来影响人们对其的关注程度。黄霁风称,“议程设置研究通常根据麦库姆斯(McCombs)与肖(Shaw)的模式而聚焦于新闻媒体内容对公众的重要性”[8]。那么同样是一对多的传播媒介,新闻类短视频为什么能使这种关注格外强烈呢?

第一,新闻相较于其他内容而言拥有其特殊性——真实且及时。“社会题材类电影能够引起关注与认同,首先在于其所选择的题材内容满足了民众切实的需求。”[9]张欢这样评价社会题材类的电影。翟彩敏在分析张艺谋导演的《金陵十三钗》时发现,“大量使用南京话能够引起南京人的共鸣,增强影片的悲剧性,加强影片的社会影响,呼吁观众不忘历史”[10]。带有纪实色彩的电影尚且能达到这样的传播效果,更别提每天真实发生的新闻了。“纪录片以追求真实为目标,但‘虚构作为一种纪录片艺术的表现手段并未真正排除在纪录片的范畴之外。”[11]朱可璇的这句话概括了纪录片的基本特征。新闻与纪录片一样都能反映真实,而与纪录片不同的是,新闻必须做到客观,不允许任何虚构和臆想;而且新闻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能在当下引起最广泛的讨论。

第二,对于水平参差不齐的自媒体而言,新闻类短视频继承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阮立在《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一文中写道:“新闻工作是被称为‘第四权力,以‘看门狗的形态存在以确保对社会机构的问责机制。”[12]正是由于新闻工作者以及整个新闻业在社会系统中发挥的重要监督作用,所以新闻工作光荣而神圣,新闻类短视频只是形式上的革新,保留了其权威性,因此发布的信息往往能够得到用户的信任与重视。

第三,短视频这一内容形式具备明显优于其他形式的传播特征。有人这样评价短视频,“没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信息能够迅速地传播,时效性大大的增强”[13]“大众传媒的传播对象是非小众、非特定的,它的传播具有大众性和群体性”[14]。这是李曼婷、张晓蕊等人对短视频特征的描述。黄霁风指出,“影视作品中的议题更偏重于展示,其存在是为了给受众一个话题,让受众去思考某些问题”[15],新闻类短视频也不例外。他还补充,“抖音会进行深层社会属性的渗透,将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与其绑定,引起点赞和转发,不同平台内容互通,推动二次传播,以获取更大范围的注意力资源”[16]。由此可见,较于传统媒体,新闻类短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丰富、传播范围广等优点。

新闻类短视频在互联网大背景下拥有极强的双向传播功能。位云玲称,“在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海量、迅速,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显得越发重要”[17]。有些新闻媒体为了盲目追求时效,会出现无法兼顾真实性的情况。而互联网具备很强的双向传播功能,新闻媒体能够基于当下得到的反馈,对新闻事件的价值进行二次评估,某一事件的讨论度越高,其新闻价值就越大,媒体对受众最关注的新闻进行追踪报道、反复报道、深度报道。随着报道的跟进与加深,公共意见有时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变与倾斜,徐俊青通过研究发现,“公众舆情的变化让新闻现象逐渐清晰,新的新闻现象出现改变了公众舆情现状”[18]。而这又有可能刺激反转新闻产生。王淑一说:“反转新闻发生过程中,事件的真相不会第一时间呈现出来,而是伴随着对事件的跟进。”[19]可见,对新闻的不断挖掘与跟进有助于我们更加接近事实真相,而这其中都是新闻类短视频与受众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这些特征,人们正构建一张有重要性排序的议程表。

第四,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处于集体之中,渴望得到群体认同而害怕陷入孤立,因此人们需要时刻关注身边最新最热的话题,避免在社会交往中陷入“失语”的窘境,而新闻类短视频就是人们了解事件最高效的途径之一。陈瑞娟和王诗逸认为,“通过议程设置和仪式化传播——建构一种新的集体记忆”[20],这句话也强调了大众传播过程中集体记忆对议程设置效果的增强。

因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短视频的发展使得新闻与受众的接近度更高,新闻类短视频的出现也使得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议程设置效果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大大得到增强。

3 结语

王俊霞在分析短视频的优势与挑战时提出,“随着信息科技发展速度的加快,人类迎来了第三媒介时代,流量的变现方式更加快速、直接、有效,往往能达到一呼百应、万应的效果”。新闻通过短视频这一形式,实现了更快、更广、更有效的传播,这无疑成为了传统媒体焕发“第二春”的重要契机。

议程设置理论与新闻类短视频的结合,使受众能够在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之间自由切换,受众从被动变为主动,同时短视频极高的传播效率和广泛的传播范围也使得议程设置效果增强,能够产生更广泛的社会影响。

但是网络环境本就复杂多变,这也为网络暴力以及谣言滋生提供了土壤。因此,无论是新闻媒体还是网民个人,在借助短视频这样及时有效的传播渠道来增加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时刻保持客观、真实、冷静,摒弃低俗、恶趣味。

参考文献:

[1] 阮立,韩潇潇,王莹.美国华语电视发展状况研究[J].对外传播,2018(09):72-74.

[2] 王网明.抖音传统文化相关视频走红原因分析[J].戏剧之家,2019(26):214-215.

[3] 赵磊.我国新闻类短视频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传播力研究,2019,3(15):58.

[4] 杨思怡.从大众传播角度分析标题党现象[J].大众文艺,2019(15):194-195.

[5] 卫欣,王国聘.对农传播与自组织化: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社会结构研究[J].学习与实践,2016(06):90-99.

[6] 王俊霞.网络空间中如何通过采访提升新闻价值[J].大众文艺,2019(06):178-179.

[7] 蔡雅雯.网络空间中负面题材报道的正向情感效果分析[J].东南传播,2018(10):142-144.

[8] 黄霁风.议程设置理论下的电影话语分析[J].东南传播,2019(01):40-43.

[9] 张欢.对社会题材类电影引起情绪共振的思考——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东南传播,2019(02):43-45.

[10] 翟彩敏,郁子笛,张文娜,等.艺术电影中的江苏方言文化传播[J].艺术评鉴,2019(17):171-172.

[11] 朱可璇.《王朝》好莱坞叙事结构探析及对纪录片真实边界的探索[J].戏剧之家,2019(29):90+92.

[12] 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08):75-77.

[13] 李曼婷,顾雨怡,刘灵钰.自媒体庸俗化视频传播现象解读[J].戏剧之家,2019(26):202-203+221.

[14] 张晓蕊.大众传媒视野下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困境与对策研究[J].大众文艺,2019(11):155-156.

[15] 黄霁风.电影议程设置对于舆论引导和价值传播的意義——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传媒观察,2019(01):72-76.

[16] 黄霁风,陈丹丹,张琰.注意力模式视域下的网络短视频平台运营策略——以抖音APP为例[J].今传媒,2018,26(11):87-92.

[17] 位云玲.新闻反转的内在机理、影响及治理探究[J].新闻知识,2019(04):86-89.

[18] 徐俊青.后真相时代下高校学生对反转新闻态度和行为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31):135-136.

[19] 王淑一.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2-213.

[20] 张诗逸,陈瑞娟.《见字如面》中的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基于“仪式观”的视角[J].戏剧之家,2019(27):84-85.

作者简介:凌霄(1999—),男,江苏溧阳人,本科在读(大三),研究方向:全媒体传播。

朱志辉(1999—),男,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大三),研究方向:水利传播。

岳妍(1999—),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大三),研究方向:广播电视传播。

殷晨悦(1999—),女,江苏无锡人,本科在读(大三),研究方向:生态传播。

曹宇(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大二),研究方向:广告与新媒体。

猜你喜欢

大众传播抖音新闻
玩“抖音”爱上风流“网红”,姐姐被抛弃妹妹来报复
“使用与满足理论”视角下的移动短视频研究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的音乐短视频研究
音乐社交短视频软件何以走红
广播新闻创新性改革文献综述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