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浅析
2020-08-13符裕红罗倩刘讯刘华涛谢晶
符裕红 罗倩 刘讯 刘华涛 谢晶
[摘 要] 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教学质量保证的前提和根本。高校教学质量监控正不断发展,但也有不足,应充分认识、转变观念、科学评价、勇于实践;针对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了探讨,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加强交流与探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 高校;教学;教学质量监控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贵州师范学院项目“大生态课程群建设”(贵师院发[2019]35号);2019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项目“《生态文明教育》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探究”(2019086);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项目“信息化环境下基于混合教学模式的《生物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2016]86号)
[作者简介] 符裕红(1982—),女,云南宣威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生态学研究;罗 倩(1979—),女,四川南充人,博士,贵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023-02 [收稿日期] 2019-09-25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之一,而教学质量监控则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确保教学过程中各阶段达到预期目标,并根据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整体或专项评估教学结果,寻找问题、整改提高。教学过程从广义上涵盖了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质量追踪等整个过程;狭义表现为教师学生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教与学的互动行为[1]。教学质量监控是学校教学质量控制的核心[2],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3]。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和实践专门人才的摇篮[4],随着数字信息化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发展,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11月8日,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面推進“一流本科、一流专业、一流人才”建设。特别是近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对高校教学过程产生的深刻影响和渗透,使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管理等都在进行不断地变化和变革[5],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目前现状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怎样在不断地变革中保证教学质量的动态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剖析。
一、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
教学质量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以国家教育目标和标准为依据,整个教育系统机构和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提供教学活动过程中和教育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及受教育者个人需要的能力特征的总和[6]。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就在于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拥有许多成功的经验。美国的高等教育的质量水平在世界上的排名一直都比较靠前,这是由于美国非常重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7]。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教育就进入普及化阶段,教学质量被广泛关注,美国高校教学质量监控分内部监控、外部监控;内部监控主要是高校自身,外部监控包括了社会主体和政府主体。英国的高等教育也发展迅速,且有较完善的第三方教学质量监控机构进行有效性评估[8]。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有些理论就开始被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学者们学习、借鉴;特别是在高校扩招以后,为了保证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我国高校陆陆续续地展开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其主要特点是“教育部评估”,2006年第三方数据机构也开始介入相关教学质量数据的收集与分析,逐步完善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
二、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问题
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通常是“三级三期”监控模式[8],主要按照“校级”“院级”“教研室”三个级别,分别从“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期进行监控;同时也实现了内部与外部的三维监控;但在现实监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教学质量监控的认知不到位。教学质量监控涉及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而不仅仅只是课堂教学,也不只是一个组织、一个部门能够达到的,教学质量监控要求全员参与,但由于对教学质量的认识和意识不足,导致从学校管理、院系管理、教研室教师管理、学生层面等理解存在偏差;出现监控不足、职责不清、思路不畅、沟通不力、重复工作、效率低下等实际问题。
2.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体系不健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促使高等学校规模正在跨越式发展,决策指挥、管理执行、质量评估制度不全,未能充分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的实际效能。高校作为办学实体,特别是师范院校和直接教学的二级学院,都应把体现特色专业建设、“以人为本,质量领先,以生为本,追求卓越”的人才质量理念放在首位;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如果说教学质量是专业生存与学科发展的基础,那么,教学质量监控将成为维护专业教学质量的“利器”。
3.教学质量标准不一、评价不够科学。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会存在重学校层面、轻学院层面的现象,重科研、轻教学,导致各级管理层对教学质量评价出现尺度不同、标准不一的实际问题;在分数评价方面,主观性较强,学生对老师、同行间的评价等都可能存在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监控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对人才培养效果的检验缺乏用人单位的有效评价;很难形成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长效机制。
三、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建议
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主要从研究、执行、管理、督导、评价、反馈六个方面进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监控的动态性、规范性及有效性提出以下建议。
1.全面认识教学质量监控的概念。从学校、学院、部门、个人都应树立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中对全过程监控的理念,理性思路、分清职责、增强沟通、加强监控,做到全校重视、全院注重、全员参与,充分保证教学工作及教学质量监控的质量。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制度保障体系并严格执行。牢牢把握教学质量评估的要求、专业建设需求及地方高校教学管理特点,加强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及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加强完善听课制度、督导制度、教学质量考核制度等。
3.统一并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学校层面统一标准、统一尺度,各二级学院按照既定标准严格执行并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强调定性与定量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以及内部与外部的结合;加强督导与反馈,使教学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客观、公平、有效。
4.充分结合大数据及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的创新与实践,能够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信息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信息共享,使教学质量评价能真正实现快速性、有效性、动态性目标,促进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的信息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韩磊磊,谷岩.高校教学过程全员督导制度设计初探——以广州大学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2(6):65-69.
[2]田英翠,佘濟云,曹受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与实践——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7):43-44.
[3]周文辉,燕平.应用型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构建与完善[J].职教论坛,2017(19):45-49.
[4]徐华亮.高校教学过程的目标管理与监控[J].广西高教研究,2001,6(3):99-102.
[5]郑丽.高校教学过程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5(8):138-141.
[6]徐婷.浅析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3-4.
[7]王轶,陈敏.美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35-140.
[8]杭俊.国内外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对比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