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问题的初步探讨

2020-08-13黄愉淋刘绍良李景云黎明星何国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29期
关键词:岗前培训

黄愉淋 刘绍良 李景云 黎明星 何国珍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壓力、机遇和挑战,为满足国家对高等教育教学科研的需求,各高等院校纷纷引进大批具有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并对新上岗的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岗前教育及培训。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对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视力度不够,为此针对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措施,以使岗前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岗前培训;新任教师;中医药高等院校

[基金项目] 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B类项目“以手机移动端为平台和基本整合课程的组胚课程的探讨”(2017JGB271);2016年广西中医药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整合医学的临床医学组胚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XJS16C01)

[作者简介] 黄愉淋(1988—),女(壮族),广西大化人,生物学博士,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细胞与遗传学研究;何国珍(1968—),女,广西贺州人,医学博士,教授,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形态学系主任(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生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9-0016-02    [收稿日期] 2019-09-09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高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进一步加大,中医药高等院校得以进一步建设和发展,目前中医药高等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还未建立专门培养中医药学类专任教师的教育体系,在各中医药高等院校任教的青年教师主要来源于各医学院校、医院医护一线及博士学历相关专业人员等,大多数的新任教师在职前都受过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但很少受到过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训练,从而缺乏对高校教育教学的认识和思考。为了使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能够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并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岗前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的认识

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团队,尤其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教师已经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高阶段,提升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也成了各中医药高等院校急需解决的一项任务。1997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细则》中明确规定:所有到高等学校工作的新教师都要参加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指为高校新任教师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指导、训练、支持和帮助,其最终目的是使新任教师能够掌握基本教育教学知识和方法,了解教师职业特点和要求以及相关教育法规政策,从而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1]。

二、目前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存在的问题

各中医药高等院校经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前后,大量引进青年教师促使教师队伍规模迅速扩大,这些青年教师学历水平偏高,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医药高等院校引进的博士学历青年教师占很大的比例,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有活力、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但由于未经教育教学理论的系统学习,使得他们刚开始在从事教学方面的工作存在着许多不足[2]。因此为了引起重视,几乎各中医药高等院校都建立了健全的岗前培训制度,由教务处、人事处等各部门统一组织、协调执行,然而在实际培训实践过程中往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培训内容和方法单一。目前,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师德修养》这四门课程,大部分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进行,笔者所在的培训点有一千多人分三个班进行授课,每个班大约几百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教学质量。在授课内容上基本按照课程内容进行,甚少涉及其他方面的内容,由于班上人数众多且都来自不同专业,因此难以有针对性地对某个专业教师譬如中医药类专业教师进行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2.培训时间及考核方式不够合理。笔者所在区域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主要集中在暑假进行,连续为期12天的培训,《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培训时间各4天,其余两门课程《高等教育法规》和《高校师德修养》各2天。在考核方式上,《高等教育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采用闭卷考试,其余两门课程则采用开卷考试,另外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称人员可申请免考。在实际培训过程中便会发现这样的培训时间过于集中,单纯的理论学习容易使人疲劳倦怠,且在几天内把一门课程讲完在时间上也显得过于仓促,很难真正掌握到全面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因此很多学员则是为应付考试而对重点难点进行死记硬背,没有办法真正把书本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对于可以申请免考的学员则干脆旷课或在上课期间干自己的事情,由此培训的效果便会大大降低。

3.对岗前培训缺乏正确的认识。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效果不太理想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归根到底,是由于大部分新任教师缺乏对岗前培训的正确认识,没有从内心里真正接受岗前培训,在态度上不认真对待。对于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而言,由于大部分高校教师学历均为硕士及以上,认为自学即可通过理论考试或者甚至是可以免考的,于是在态度上对于岗前培训的授课方式不够重视,认为只需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就可以,偏重于科研而对教学重视不够,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做一名合格的医学专业大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质。

三、改善措施

1.培训内容和方法多样化。在培训内容上,除了理论授课之外,可适当增加医学类授课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法上,可将大班授课改为小班教学,而在小班中,可将相同或相近的专业编在一个班,硕士和博士分开在不同班级等,以便于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以及根据学员是否需要进行理论考试来分班讲授,也许更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除了进行理论讲授,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实践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教师互评等。若将中医药类新任教师编在一个班,可以进行中医药类专业授课方法、技巧等方面的讨论,培训教师也可以根据中医药类的专业特点结合教育教学法等有针对性地指导学员,从而使中医药类新任教师能更好地学以致用、更快适应岗位的要求[3]。

2.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及考核方式。对于中医药类专业的新任教师而言,由于大部分新任教师刚从高等医学院校或者综合性大学毕业,很少或从未接受有关教育教学知识方面的训练,因此应当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来给他们进行更加全方位的培训,可将培训时间延长至一个月左右,很多新任教师无法在短短12天时间内完全适应教学岗位的需求,匆匆走上教学岗位有时反而得不偿失。在考核方式上,没有博士学位或副高职称的学员则只需要进行单纯的理论考试,也许可适当增加一些试讲考核、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实践内容,而可以申请免考的学员除了写总结写论文之外,也可进行一些教学比赛等考核内容,使新任教师对岗前培训更加重视,从而达到培训的效果。

3.加强对岗前培训的认识,端正态度。岗前培训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能否顺利向合格教师转变。首先,上级教育领导部门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应对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必要时要给予师资、设备、资料及经费上的帮助,切实保障岗前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最重要的是新任教师要端正态度,在思想上重视岗前培训,热爱教育事业,理解教师职业的本质、内涵、专业性和职业素质要求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岗前培训当成走上讲台前的一次深刻教育,才能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4]。

四、结语

总之,岗前培训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新任教师走上岗位的第一步,是青年教师为医学院校传播知识、教书育人的重要一步。针对当前岗前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通过改变培训内容和方式、合理安排培训时间以及加强岗前培训的重视力度等措施,尽可能地使岗前培训达到良好的效果,真正的为新任教师服务,实现其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卓海燕,刘富林,谢雪姣.关于高等医学院校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的思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

[2]陈锐.中医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中医教育,2013(32).

[3]史冰洁,刘争清.以中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提高中医药院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4).

[4]赖小华.论岗前培训对高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J].老区建设,2018(6).

猜你喜欢

岗前培训
非遗纳入新教师培训体系
论军队院校外语教员的转型之路
综合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优化模式实践
中美初任警察岗前培训比较研究
严把本科教学关增强青年教师教学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长效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