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盘锦市物流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2020-08-13徐超
徐超
摘要: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盘锦市制定了《盘锦市物流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物流业全面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本文对盘锦市物流产业发展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物流业 物流园区 营商环境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物流业已经从工业、农业的附属行业,升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增强地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盘锦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初步核算,2018年盘锦市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8.1亿元,是2010年的3.3倍。截至2018年末,盘锦市公路通车里程3867公里,比2010年增长了21.6%,境内高速公路141.4公里,铁路232公里,京沈高速、盘海营高速、阜盘高速、辽东湾疏港高速等四条高速以及秦沈客专、盘营客专、沟海铁路、疏港铁路、沈盘铁路等五条铁路途经盘锦境内,联通省内外,向海大道、中华路贯穿城市南北,助推港城联动。
物流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东北快递物流产业园、辽东湾新区物流产业园、大洼临港经济区物流园、盘锦精细化工物流园等一批物流相关园区迅速成长,园区建设全部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其中辽东湾新区物流园、盘锦精细化工物流园被省政府列为省级现代物流示范园区,辽东湾新区物流园更被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为全国优秀物流园区。
2盘锦市物流业发展特点
2.1物流业发展格局不断拓宽,吸引外来企业落点布局
(1)盘锦港的建设运营,重新定义了盘锦物流业发展的外延。2010年启动运营的盘锦港经过多年建设,目前年吞吐量超过4000万吨,拥有了港口的盘锦市,物流方向不再单一向北,同时可以满足公铁水多式联运。2016年盘锦港对外开放口岸及保税物流中心的正式开放,以及辽满欧、辽蒙欧国际集装箱班列,辽海欧国际航线的开通,打通了盘锦国际物流的新通道,使盘锦成为了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上的中转港。
(2)各大快递运转中心的建成,奠定了盘锦东北快递物流结点的地位。依托“十分钟上高速,一小时空港车程,三小时辐射全省,六小时辐射东北及京津冀”如此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盘山县物流电商产业园成功集聚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快递龙头企业,并以此为起点打造“电商+信息+物流”的快递全链条产业集群。未来,盘锦将成为东北快递中转中心、东北电商仓储中心、东北呼叫服务中心,并且创建东北电商物流综合指数平台,盘锦不再是快递物流的终点城市,而将成为集仓储、集散、信息处理及管理调度于一体,辐射东北的物流结点城市。
(3)物流园区的不断涌现,推动了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盘锦各物流园区以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配套设施,吸引了众多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深厚的石油化工产业基础,使盘锦的危化品物流拥有强大的产业支撑,盘锦精细化工物流园、盘山现代物流集聚区及辽东湾新区物流园正是借助源头产业优势发展起危化品物流产业集群,华驰运输、大力通运输、天天好运输、大罐物流等一批危化品运输企业已成为行业发展龙头。背靠东北大粮仓,以盘锦港东北最近出海口的优势,辽东湾物流产业园、大洼临港物流产业园先后入驻了中储粮、益海嘉里、汇福粮油、北大荒、京粮集团、中国物流等一批国家级粮食加工、仓储、物流企业,千万吨级规模的粮食加工及仓储集群渐趋成型,预计2020年盘锦港粮食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吨。
2.2本地物流业企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1)物流源头企业逐步突破本地局限。盘锦市传统物流企业多是依靠华锦集团、辽河油田等本地国有大型企业的上下游业务生存,物流业务源头单一,抵御经济运行风险能力差,已不适应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部分先进物流企业已开始拓展外地市场,目标瞄准山东、内蒙、大连等石化行业发达,危化物流相对落后的地区,增加业务量的同时也平衡了运行风险。
(2)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取得进步。为减少空车率,及时掌握车辆运行情况,部分物流企业已开始使用GPRS卫星定位系统,搭建了网络物流信息平台,共享物流信息资源,同时与本地电商平台密切合作,形成了电商与物流企业互为借力的良好局面。
(3)全产业链物流模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意识到,单纯做货物运输既无法满足当前物流市场的需求,也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提供运输、贸易、仓储、金融及汽车市场服务的全链条物流,已在本地物流企业中形成共识,并已开展前期投资活动。
3盘锦市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园区建设不完善,缺乏专业规划
物流园区不同于通常的工业、农业等产业园区,它追求的是在園区内形成一个社会化的高效物流服务体系,需要对园区内的道路循环体系、区域功能定位、多式联运的衔接体系等做出最为高效合理的规划。盘锦市的物流园区除了盘山县东北快递物流产业园以外,其他物流园区只是将经济区、工业园区中的部分区域做出简单划分,没有专业性的物流园区规划,伴随入住企业数量增加,势必将影响园区内企业的运营效率。
3.2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严重
盘锦市物流业有97%的业户为个体经营户,而个体户管理层次低,物流信息不畅通,低价无序竞争,车辆超载现象严重。即便是物流企业也存在为了取得竞争优势,无底线压低价格,且不严控资金回流,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企业破产。行业主管部门仅能做到以罚代管,缺乏正向激励,超限超载情况屡禁不止。
3.3资金和专业人才短缺,限制了企业发展
目前盘锦的物流企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在延长产业链条,扩大业务范围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而国有银行贷款政策从紧,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实力偏弱,政府部门的扶持资金衔接不到位,导致物流企业发展受阻。盘锦的物流人才短缺呈现两极化特点,高端的物流设计、软件开发、全流程管控的物流人才及低端的货运司机较为紧缺,中端的普通管理人员却供过于求。
4未来发展的建议
4.1规范园区建设,组织跨园区合作
盘锦全域范围内的物流园区布局较为合理,园区选址及发展定位也与当地交通环境及产业特点相适应,但物流园区内部的规划设计缺乏综合性、科学性。应组织物流园区规划的专业机构,在目前园区建设的基础上,对物流园区内部的功能布局、交通线路、信息系统、支持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合理调整,以完善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盘锦市的物流园区主要分为临港型、区域中转型及产业配套型,各园区虽然定位不同,但在物流产业链上却存在着合作交叉的空间,为提升全域物流服务水准,必要时可以打破园区规划壁垒,开展跨园区合作。
4.2整顿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清理多次查处不予整改的业户,对合规合法业户在企业登记评比、税收减免、扶持资金方面给与奖励,在行业内部形成良性示范作用。同时,通过引导小型物流业户合并、加盟正规企业等形式,提升管理品质,并满足中小业户的利益诉求。对基层行业管理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强化法规纪律,杜绝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营造规范、健康的物流市场环境。
4.3实施精准资金扶持,推动本地物流人才培养
政府层面对物流企业在贷款、税收、项目建设资金等方面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在对扶持对象的选择上要更加科学严谨,通过聘请业内专家详细了解项目、企业未来发展前景,将有限的资金投放在代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领域,避免造成项目搁浅、资金浪费。在物流人才建设方面,要通过本地院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输送本地物流从业者到发达地区进修、高端物流人才定期来盘指导等方式,培养起一批留得住、用得牢的本地人才,奠定盘锦物流人才队伍的基石。
4.4向物流业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占领发展先机
盘锦市在物流业发展的前沿领域仍处于从属和追赶的位置,要想真正做大做强物流产业,必须在国际物流、绿色物流、物流信息化等前沿领域开展扎实探索,提前布局,抢占发展先機;要放眼国际,与国际物流、航运企业开展合作,使盘锦港融入国际物流大循环;鼓励物流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建立本市物流行业的环境监测体系,减少物流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主导官企学共同参与的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物流信息化领域的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1] 顿红.关于我国现代物流经济发展的思考[J].中国市场,2008(2)
[2] 周海潮.对当前物流经济管理模式与发展策略探讨[J].全国商情,2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