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课堂成为思维的乐园

2020-08-13梁钦娥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梁钦娥

摘 要: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一种基本思维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数学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教学的效率。掌握了数学思维,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思维 培养

小学数学是学生奠定基础,培养数学能力的初始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需要注重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关系着学生的数学成绩,关系着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生的思考方向。很多学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到却成效甚微,归根结底是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把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和迁移,在解题过程中没有把题目和知识点相结合起来。因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摆脱学习效率不高的困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重要性

1.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和科学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有时候还会掉进理解的死角,找不到破解点。如果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思维,那么就会懂得把方法进行举一反三,再进行知识点的联系,就很容易理解把知识点理解透彻。不仅如此,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老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让学生能紧跟老师的进度,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上汲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听课效率。

2.帮助学生解答数学题目,理解数学难题

数学题目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题目,需要按照一定的数学逻辑分析和推导,才能把它完美的解答出来。学生的解题能力跟数学思维有很大的关系,学生拿到一个题目是否能够快速地找到突破口,找到解题思路,是依据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又快又准的抓住解题的关键点,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并在这其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并且找到更为简便和科学的方法,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很多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这门学科失去兴趣不是因为他一开始就想放弃,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而导致学生越来越跟不上老师的步伐,随着学习时间和教学进度的推移,由于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学生在学习上越来越吃力,怎么努力也没有成效,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够利用数学思维为自己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并且让学生打下结实的基础,让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用自己的知识独立解决数学问题,找到轻松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在一点一滴中积累,从而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策略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良好思维习惯

数形结合是学习数学一种非常通用而且简便的学习方法,能够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用简单的图形呈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题目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同时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教学中非常有效和成果显著的教学方法,通过图形和数学知识的结合,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画一些简单的图形,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用直观形象的图形像学生展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在以后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简化学习进程。

例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圆》这一章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圆的周长》这一小节时,很多的老师都会让学生对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学生很多都难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长期记忆在脑海中。教师可以借助图形作为一种有形记忆的载体,把跟圆相关的数值关系直观地展示在图形中,让学生借助图形来进行理解性的记忆。

2.培养学生学会质疑,积极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

苏格拉底曾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在教学中教师亦应培养学生这种质疑的精神,疑能引思,帮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思维是从质疑问题开始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习的知识能产生质疑,就说明他们的思维已经被打开了。[1]一旦学生的思维得到打开,探索问题的欲望便会欲加强烈。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带着思考进行课后探讨和自主的学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行猜测和提问今天需要学习的内容,在课堂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提问,有哪些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是否能跟得上进度。在课后引导学生自我反问,今天学到那些内容?有哪些收获?老师讲解的是否都是对的?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负数》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在上课之前适度的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和质疑,引导学生翻到目录并进行发问,你们觉得我们今天上的负数的内容是什么呢?学生便会思考和提问,负数是数吗?负数跟整数有什么不同吗?通过质疑和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同时学生的思维得到打开,思考问题的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强化。

3.理论联系实际,深层的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联系现实生活,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活中的小故事,充分地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相互联系。[2]从生活的角度进行思考問题,会拓宽学生的思维,同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通过理论和生活实际的结合,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乘法》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小红一家人很喜欢吃苹果,爸爸,妈妈,小红都吃了2/3个苹果,问一共吃了多少个苹果。简单常见的生活问题,让学生有代入感和亲切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从生活问题中获得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语

数学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同时关系着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借助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优化数学问题,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亦可借助生活的数学,让学生扩展思维,提升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朝中.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36.

[2]任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7):86-87.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