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研究
——以天然橡胶项目为例
2020-08-13邹湘妮陈俏薇黄旺杰胡芬
◎邹湘妮 陈俏薇 黄旺杰 胡芬
一、“保险+期货”天然橡胶项目运行机制及开展情况
目前云南省,海南省为我国天然橡胶地主要种植区域,且多位于国家级贫困县。近几年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极大影响了胶农收入,也较为严重地挫伤了胶农割胶的积极性,甚至出现弃割、改种的现象,但作为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天然橡胶发挥着重大作用。因而各地纷纷提出将“保险+期货”模式天然橡胶项目作为精准扶贫重要策略,其运作模式主要如下:
就目前而言,天然橡胶项目覆盖云南、海南两省19个贫困县,挂钩天然橡胶现货产量10万吨,并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2019年的“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赔付总额为7034.83万元,平均赔付率78.16%,场外期权产业扶贫项目赔付总额为1341.24万元,平均赔付率为83.82%,尤其是在2019年橡胶下跌行情中该模式有效补偿了胶农的收入损失。
自上期所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三年来,在海南省累计投入资金7340万元,覆盖6个贫困县区,仅2017、2018两年,通过项目受益的贫困胶农达2.8万户次,其中建档立卡户约1.5万户次,获赔款额达2257万元,赔付率超过64%。同时建信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支持下在云南开展天然橡胶“保险+期货”项目试点。在2019年该项目共投保胶农1227户,覆盖天然橡胶3.6万亩,投保数量2000吨,投保金额2400万元。最终,项目赔付140万元,户均1141元。
二、“保险+期货”模式试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保险+期货”模式的应用有效地保障了农产品价格风险,提高了农民生产地积极性,但由于该模式目前尚未成熟,仍存在以下问题:
1.试点项目受惠面有待拓宽。多数试点项目存在受惠面过于单一问题,如天然橡胶项目中的参保对象大部分为橡胶场的胶农,胶农来源途径多样,胶农贫困户参保受益如何保证、胶场以外的胶农贫困户和散户权益如何保障等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2.农户贫困户对“保险+期货”模式缺乏了解。农户贫困户主要位于贫困山区和落后乡镇,长期的与世隔绝状态导致其接受外界新鲜事物的能力较低,如果不采取设立专业的人员解答点和进行知识科普活动等措施,很难使贫困户接受“保险+期货”参保新模式。
3.传统农业保险模式所带来的权责不明、赔付拖欠等问题亟待解决。传统农业保险通常存在保费过高问题,此外,保险公司模糊其权责“,赖账”现象屡见不鲜,贫困户在面对天灾人祸的巨额亏损下无法获得理赔,使其更是“穷上加穷”,“保险+期货”模式作为一种创新模式,里面仍旧存在保费和赔付问题,虽可改变单方理赔模式,但如不对相关标准规范化,也很难提高农户贫困户的参保积极性。
三“、保险+期货”模式助力精准扶贫的完善对策
1.锁定试点对象,重点考虑建档立卡户。国内主要的天然橡胶种植区大部分位于贫困山区和贫困乡镇,建议“保险+期货”模式项目试点投保对象优先考虑胶农贫困户,尤其建档立卡户,覆盖贫困乡镇、村、村小组,稳定贫困户人心。
2.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专业知识。农户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有限,存在对于“保险+期货”模式具体运作不理解而不愿参与的可能性,加上传统农业保险模式已深入人心,试点项目在开展之前有必要进行一系列的专业知识科普活动,加大试点项目宣传力度,增强农户贫困户参保信心。
3.规范补贴标准,调动贫困户参与积极性。项目试点前应设计合理明确的合约,规范补贴标准及相关流程,明确赔付时间,合理安排赔付工作并及时发放赔付金额,当地政府有权为贫困户针对于拖欠赔付行为提起诉讼,与此同时,上期所对于信誉有损的期货公司进行约谈及活动限制,增强贫困户参与保积极性,推动精准扶贫工作与金融业及政府三方有机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