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呼吸衰竭患者采取重症监护护理的效果分析

2020-08-13张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4期
关键词:血气医护监护

张爽

(长春市中心医院 重症监护室,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呼吸衰竭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发病机理较为复杂,通常是由换气障碍、肺通气导致患者二氧化碳潴留、缺氧而导致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器官损伤、代谢紊乱、呼吸功能异常等[1]。此外,该病起病较急,病程发展较快,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重症监护护理应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 年5 月至2019 年6 月我院所收治的84 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A 组与B 组,均42 例。A 组中男28 例,女14 例;年龄34-79 岁,平均(54.67±6.21)岁。B 组中男26 例,女16 例;年龄32-78 岁,平均(53.87±6.54)岁。两组基线资料分布均衡,无统计学价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 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健康知识宣讲等;B 组在A 组基础上,应用重症监护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环境护理:定时检查病房医疗设备性能,并保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合理调控室内温湿度,以增加患者舒适感。同时,定期消毒、通风、清洁,并将房内所用仪器声音调至最小,以构建良好环境。②输液护理: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控制输液量及滴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输液量,以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造成多器官衰竭。另外,输液期间,还应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若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通知医生。③呼吸道护理:对于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应及时实施吸痰处理,以避免患者口腔中痰液堵塞鼻腔而威胁到其生命安全。对于意识清醒者,应指导其进行自主咳痰,并鼓励其开展功能性锻炼。④心理护理: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若患者存在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应加强与其沟通,积极寻找心理问题诱发因素,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抚慰,以改善其心理状况。⑤饮食护理:患者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清淡食物为主,并叮嘱其勿食刺激性较大、油腻食物,以保证其饮食的健康性,增强其免疫能力。⑥睡眠护理:叮嘱患者按时休息,帮助其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保证其睡眠的充足性。为免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午睡时间应保持为0.5 h 左右。各种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以避免干扰到患者休息。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包括: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②比较两组医护依从性。

1.4 统计学分析。借助SPSS 21.0 来进行数据分析,通过t值来检验计量资料(±s);通过χ2来检验计数资料(n、%);P<0.05 即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对比。护理前,A 组的PaCO2、PaO2和B 组相比,不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A 组PaCO2明显高于B 组,而则PaO2显著低于B 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对比(±s,mmHg)

表1 两组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对比(±s,mmHg)

组别 例数 PaCO2 PaO2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A 组 42 11.78±1.06 9.96±1.14 6.87±0.34 9.32±1.14 B 组 42 11.54±1.13 8.12±0.53 6.92±0.25 11.17±1.05 t - 0.982 9.257 0.749 7.549 P - 0.165 0.000 0.228 0.000

2.2 两组医护依从性对比。经对比,两组间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价值(χ2=6.222,P=0.013<0.05),具体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医护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呼吸衰竭属于呼吸内科危急重症,其主要是由于呼吸道病变、肺部病变等造成的。呼吸衰竭患者体内的PaCO2会出现增加趋势,PaO2则会降低,从而引起生理功能障碍、代谢紊乱;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当,易导致患者产生缺氧、呼吸困难,严重时,可造成患者休克、死亡[2]。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防止病情深入发展,保证治疗效果[3]。故而可在呼吸衰竭治疗工作中应用护理干预,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呼吸衰竭患者而言,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已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对此,还需找寻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重症监护护理主要包括呼吸道护理、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其可从全方面、多角度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改善其生存质量,提高其医护配合度,为有关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4]。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重症监护护理主要通过环境护理,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输液护理,预防不良反应,保证治疗质量;通过呼吸道护理,防止患者口腔堵塞情况的发生;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程度;通过饮食护理,确保患者饮食的健康性,提高其自身免疫能力;通过睡眠护理,保证其休息的充足性,减少其耗氧量[5]。在重症护理干预下,可有效改善患者呼吸道状况,消除其不良情绪,有助于其较快康复,具有较好的实践性。本研究中,在常规护理条件下应用重症监护护理的B 组护理后血气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单一采用常规护理的A 组(P<0.05),由此可见重症监护护理的实践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其较快康复。B 组医护总依从率(95.24%)和A 组(76.19%)相比,较高(P<0.05),这说明 重症监护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患者医护配合度,有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较好的实践性。

总而言之,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血气指标较快恢复正常,增加其医护依从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价值。

猜你喜欢

血气医护监护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医护一体化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中护理干预效果
补喂植物多酚对伊犁马1000m速步赛运动成绩及血气指标的影响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黑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