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8-13吴秀琴
吴秀琴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中医院,河北 张家口)
0 引言
临床上妇产科子宫肌瘤非常常见,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属于良性肿瘤。该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方式有很多,主要为物理疗法、手术疗法、药物疗法等[1]。在子宫肌瘤治疗过程中科学的护理配合是取得预期疗效的关键[2]。加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患者对医疗服务要求也不断提升,常规护理方案难以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我院在子宫肌瘤患者住院期间采取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效果不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确诊为子宫肌瘤,认知功能正常,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其他疾病者以及精神障碍者。其中对照组:年龄30~66岁,平均(50.8±0.2)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1.5±0.3)年。观察组:年龄30~64岁,平均(50.1±0.6)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1.8±0.5)年。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遵照医嘱指导患者做好手术准备、合理用药、指导康复等。
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具体如下:①完善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结合科室特点完善相关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界定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对护理人员定期进行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考核合格者上岗;②护理方案执行: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协助其完善相关检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健康宣教,听取患者病诉,了解其内心想法,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调整患者身心状态;③持续改进:由护士长在护理期间不定期抽查护理工作质量,发现护理中潜在风险及问题,及时商讨改进措施。加强监督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护理质量。每月召开总结大会,讨论和分析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同时验收之前出现的护理问题是否已被整改。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心理状态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等。心理状态以CMI(康奈尔医学指数)进行评价,总分30分,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状态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时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及CM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 )
CMI评分(分)护理前 护理后组别 例数 术后活动时间(h)住院时间(d)护理满意度(分)观察组 40 5.9±1.9 7.2±0.6 93.9±3.6 12.2±1.3 22.6±3.4对照组 40 8.2±1.6 9.6±0.7 86.2±1.9 12.5±1.2 16.9±2.8 t 5.8562 16.4639 5.7487 1.0725 8.1847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表现为生理期延长、白带增多、月经量增多等,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较多,其中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其主要诱因[4],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也是治疗效果最佳的手段。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恐惧手术、担心手术疗效等,情绪低落[5]。随着护理研究不断深入,优质护理配合在各领域应用广泛,在整个围术期提供最优的护理服务,稳定身心状态,确保顺利完成治疗及快速康复。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下不断完善、改进原来护理流程,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强调护理服务更加个性化、更具针对性、更加全面性、更加有效性[6-7]。质量持续改进是一个良性循环,不断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监督执行改进措施、积极预防不良影响因素。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相关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属于医疗服务开展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对医院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8]。优质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应用到子宫肌瘤患者中效果确切,对患者整体身心状态都有帮助,对整个治疗效率具有很好的提高作用,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