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盆腔炎采用化淤解毒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8-13刘瑞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2期
关键词:化瘀盆腔炎西医

刘瑞山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0 引言

慢性盆腔炎作为女性生殖道中的一种较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中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为主要炎症,最为常见的则是合并输卵管炎[1]。长期下腹疼痛、劳累、月经前后加重、腰骶酸楚以及白带增多均是慢性盆腔炎的主要临床表现[2]。此病病程较长,易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因此,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发生后遗症以及复发显得极为重要[3]。本次研究整理了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分组对比治疗的方式,观察分析化瘀解毒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理我院于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76例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3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38例,采用化瘀解毒汤结合西医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照组患者年龄22~57岁,平均(27.13±3.12)岁,病程4个月至7年;其中,9例白带增多,8例盆腔积液,10例月经不调,9例继发痛经,2例继发不孕。观察组患者年龄23~56岁,平均(27.79±3.21)岁,病程6个月至7年;其中,8例白带增多,8例盆腔积液,9例月经不调,10例继发痛经,3例继发不孕。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相关诊断检查均已确诊,符合《妇产科学》[4]中对慢性盆腔炎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妇产科学》[5]中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3)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心、肾、肝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2)患有严重神经性功能疾病患者;(3)药物不耐受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温水口服甲硝唑,2片/次,服用3次/d;口服左克胶囊,2片/次,服用2次/d。

1.3.2 观察组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西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瘀解毒汤治疗,其中方中包括有:白术、桃仁、丹皮、延胡索各9 g,甘草3 g,丹参、赤芍、黄芪、茯苓、蒲公英、牛膝各15 g,虎杖10 g。1剂/d,以水煎服,2次/d,半个月为1个疗程,持续服用1~3个疗程,待经期停止服用。另外,若患者存有气虚较重则将黄芪、党参加用15 g;若腹痛畏寒者则加用干姜、桂枝、乌药各9 g;若月经量较多则将牛膝以及丹参去除,加用血余炭、地榆各9 g;白带增多且色黄味臭则加用薏苡仁24 g、黄柏9 g、椿根皮15 g;若热毒较重则加用败酱草、红藤各15 g。

1.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四个维度进行评判: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已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各项检查指标好转则为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好转,体温恢复正常,各项检查指标好转则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各项检查指标基本好转,体温降低则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以及检查指标均无明显改善则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1年随访中,其疾病复发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对比两组患者在1年随访中病情复发情况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随访1年中,38例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7.89%(3/38);38例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病情复发,复发率为13.16%(5/38)。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97,P=0.008)。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作为妇科疾病中极为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疾病,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多为下生殖道发生感染逆行而上造成,而感染病原体主要包括有厌氧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以及人型支原体等,沙眼衣原体以及淋病奈瑟菌是其中导致感染的主要病原菌[6]。慢性盆腔炎的发生会使得女性内生殖器以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和盆腔中发生炎症增生、变硬以及渗出症状,而此症状的发生多与患者在疾病急性期的治疗不合理且不彻底所导致,导致病程延长。慢性盆腔炎极为顽固,其复发率较高,临床中单一使用西药治疗效果不理想[7]。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主要由于内伤七情、饮食劳倦导致,因此在对其的治疗中,应采取补虚的手段治疗,以退热、化瘀以及祛湿作为标准[8]。本次研究中,采用化瘀解毒汤结合西医治疗,在方中白术、黄芪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丹参则有着功同四物,入血分内,直达脏腑化瘀滞;桃仁、丹皮以及赤芍则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蒲公英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虎杖活血解毒;茯苓健脾利湿;再加以牛膝引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益气扶正,化瘀清热,补而不滞,攻而不破。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74%(36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1.58%(3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治疗后1年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慢性盆腔炎复发率7.89%(3/38)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慢性盆腔炎复发率13.16%(5/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应用化瘀解毒汤结合西医治疗效果显著,更优于单一使用西医治疗,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疾病复发的可能。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化瘀解毒汤治疗效果显著,有效减少病情复发的可能,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化瘀盆腔炎西医
Huoxue Jiedu Huayu recipe (活血解毒化瘀方) alleviates contralateral renal fibrosis in 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 rats by inhibi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crophages to myofibroblast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HPLC法同时测定化瘀祛斑胶囊中4种成分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