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剩余空间再生优化设计
2020-08-13
1.城市剩余空间概述
所谓“剩余空间”,即城市中未能被充分利用或者发挥消极作用的空间,也被部分学者称作“畸零空间”。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这部分空间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其地理位置、空间形态以及功能与其他空间存在显著的差别,本文以城市空间的功能作为依据,将剩余空间划分为下述五大类:
一是居住型。此类空间一般存在于居住小区内部或者是各个小区之间。产生此类空间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其一是源于小区内部建筑形态不规则,其二是源于自然边界围合,或者是城市道路切割。这些空间呈现出狭窄破碎、不规则特征,而且界限不明确,往往具有一定的可达性,居民可以自由进入。
二是商业型。此类空间通常出现在商业建筑与周边道路的交叉之处,或者是靠近交通站点的地方,其具有形式单一、人流密集等特征。对于此类空间,可以积极改造,将其作为商业区的配套服务空间,从而有效降低人流量对商业区带来的压力。
三是交通型。此类空间通常是城市发展过程当中遗留的废弃空间。比如,立体交通的广泛运用产生部分垂直方向上的城市剩余空间,以桥下承重柱划分的若干灰色小空间为主(见图1)。这些交通型空间具有封闭、采光性弱、带状分布等特点,可以根据其所处位置和周边用地关系,进行局部覆盖或商业建设(见图2)、景观休闲、停车场地的空间转型,进一步完善城市空间体系。
四是工业型。工业型剩余空间通常出现在城市交通枢纽处,比如港口、机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一些传统产业的场地废弃或利用效率不高,工业型剩余空间相继出现。这部分空间通常会存在原工业污染物,但自身具备规模大、整体性强的特点,且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可以将此类空间打造为主题公园,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挖掘及利用。
五是其他类型。除以上四个主要类型的剩余空间之外,城市中还存在大量单一陈旧的公共交往空间,以及可达性较差,难以开发的空间。
2.当前我国城市剩余空间的现状
2.1 缺乏合理的功能定位
从功能方面来看,部分城市空间因为以下几个原因而导致成为剩余空间:一是功能缺失、作用无法发挥;二是功能较为单一,服务功能被动或活力不足;三是功能设置不合理,开发不充分、使用效率不高。关于空间的功能定位不科学不合理,往往出现不仅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还会出现排斥其他空间和功能的情况。
2.2 整体利用率低下
就空间使用的具体情况而言,大部分城市剩余空间开发利用效率十分低下;一些剩余空间虽然被人们用作自发性的活动场所,但是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这是由于前期未对空间特征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单一方式盲目开发,部分空间潜在价值无法挖掘和利用,从而导致被遗弃的剩余空间的出现。
2.3 可达性与舒适性无法满足需要
可达性及舒适性,分别是到达的便利程度及满意的综合评价。可达性主要体现在空间和人们之间的“距离”。如果空间的可达性强,即人们到此方便快捷,那么空间与人更加亲近,空间的使用频率就会更高。但是部分剩余空间的可达性相对较差,特别是步行可达性不够理想时,由于人们的出行时间或出行费用颇高而无人问津。
如果说可达性主要决定了人与空间的“距离”,舒适性则主要决定空间的受欢迎程度。舒适性与场地、设施、环境等多种因素存在密切的关系,比如光照、景观及配套建设等。根据调研结果显示,部分空间的尺度不适宜,立交桥下的空间过于庞大空洞,而高层建筑间的空间则狭窄局促;部分空间白天缺少光照,而夜晚又照明不足;部分空间环境脏乱、景观破败,缺乏秩序感等等。上述种种问题对空间舒适性来说造成极大影响,导致其景观品质过于低下,无法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所以,舒适性不足的空间很难获得人们的喜爱,人们也不愿意在这类空间中活动。
2.4 识别性不足或缺乏领域感
城市剩余空间同时还存在识别性不足及缺乏领域感的问题。识别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也即剩余空间通常处在主体空间的边角处或者是多个主体空间的交叉处,空间可识性较差;第二个层面是空间中缺少独有的特色要素。每一个能被人们清晰识别的场所都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而剩余空间却恰好缺少类似的特征。
空间领域感是人们出于满足自身的某种需求,开发、拥有及占据某一个空间,并对其采取防卫及人格化的模式。这一空间也即被个人或者集体所拥有的领域。如果空间欠缺领域感,就会导致空间被人遗忘,或者随意进行分配。城市中大部分用途及权属过于模糊的零碎空间及物质构成衰败的闲置空间,由于领域感较差而逐步衰败,无人问津反过来又会加快空间领域感的丧失。
图1 交通型剩余空间)
图2 交通型剩余空间商业建设改造
3.城市剩余空间的再生优化
3.1 多角度发掘剩余空间价值
功能是体现空间存在感的前提,所以对于城市剩余空间地再开发利用,首当其冲的是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无论是交通型剩余空间,抑或是居住型、商业型剩余空间,问题突出——要么是功能的缺失,或者是功能过于单一及空间功能错置。城市剩余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位置、环境,还是其他要素都不同于普通空间,在开发利用时也会受到更大的限制。所以,再生优化利用剩余空间,第一步需要对空间原有功能和现状问题进行调研分析,作出合理的评估,以问题导向性为线索,做出对其修复改造与否的选择。其次,分析空间附近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赋予空间新的功能,再次激发空间的活力并加以利用。最后,对规模庞大的剩余空间进行各分区的合理划分,确保空间的动态性、相关性和有序性。
3.2 优化剩余空间的绿化配置
绿化景观的生态功能,能够优化城市空间的环境和小气候。亲近自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所以,绿化景观是提升空间品质及增强自然气息的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对剩余空间采取合理的景观模式开发,一方面可以优化空间界面的围合程度,另外还能起到过渡衔接作用,使空间和周边环境更好地融为一体。比如,对于规模偏小的剩余空间,打造景观时尤其要注意空间的通透性,确保空间围合程度的合理性,尽量避免采用封闭的方式,以免让人觉得局促压抑。绿化景观塑造科学合理,能够有效提升空间的可识别性。一方面可以增强空间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另一方面对人们在空间中的行为和活动具有明确的引导性(见图3)。
3.3 打造剩余空间的文化特色
对空间进行再生优化利用时,文化特色也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一是易于让人接近,二是能够真正满足市民的实际活动需求。所以,应当将关注的重心放在人们的日常需求上,让来此的人们可以感知到空间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再次,着重打造剩余空间的地域特色。这是因为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同一座城市中不同区域也各有特色,体现在气候、物种、建筑风格及城市文化等要素中。在开发设计剩余空间时,要以动态的眼光去看待分析空间,探讨如何在空间中充分体现及延续地域特色。以空间中的配套设施为例,满足居民的需求前提下,可适当加入既符合空间特点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元素,充分表现城市的独特魅力和特有风貌。
展示城市风貌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及传承一个城市的文化脉络。所以在对剩余空间的改造优化前,必须要做好设计对象及城市历史沿革的调研工作,熟悉城市风俗文化,在设计时将城市文化元素适当融入空间改造之中,使空间与周边环境相互融合,考虑到整体性和三维关系,避免空间设计过于同质化。再生优化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时,可以适当保留部分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环境及建筑,尽可能在实际需求与理想格局之间寻找一个最佳方案,从而充分发挥剩余空间保留和发扬城市文化的功能。
3.4 优化公共设施的配置
公共设施对公共空间环境营造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公共设施不仅能够满足市民需求的功能,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根据空间设计的需求合理配置公共设施,是再生优化利用剩余空间的关键。常用的公共设施,具体包括照明、艺术、休闲娱乐、服务等门类。在设置公共设施时,必须充分考虑空间周边环境情况、空间主体物质要素及空间本身功能特征等,在对空间进行全面分析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布置与安排。
休闲娱乐类公共设施主要包括健身器械、椅凳等能够满足人们休闲活动需求的设施,使用频率较高。在布置此类设施时要充分考虑市民的心理特征及行为规律,同时还要与周围的景观环境相协调。依据边界效应理论,人们普遍更倾向于选择位于空间围合面或者边缘处的区域进行活动或休憩。所以,布置休闲座椅宜首先考虑其位置,其次分析设施的布局方式(单排、并列或其他),以期为人们在空间中的休息或互动作出合理引导(见图4)。相比于椅凳等较为常见的设施,健身器械、游戏设施更受儿童及老年人喜爱。在设计此类设施时,必须要考虑空间的实际功能需求,比如,不宜将此类器械布置在拐角或者人流过于密集之处,更适合布置在原居住剩余空间中,且位于围合性较强的空间里。
图3 剩余空间的绿化景观塑造
图4 休闲娱乐设施的布置
照明类设施则是指空间塑造中所需要的各种照明设施,比如路灯等。照明类设施主要是为夜间人们的活动提供方便。一定程度上说,空间光照不足或者过于昏暗是导致犯罪的潜在因素。因此,对剩余空间的光照环境进行优化很大程度上能够消除安全隐患。以城市立交桥下的剩余空间为例,因其结构会影响空间光照,在夜晚这一问题则变得更加突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光照设施就显得更为重要。在满足基本的光照需求后,还可以适当设置部分亮化设施,用以烘托空间氛围,充分挖掘空间的活力。
艺术类公共设施则是雕塑、艺术画等提升空间审美价值、营造渲染文化氛围的设施。以雕塑为例,在欧洲各国,早已被人们视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并经过了反复的提炼。一流的雕塑设计能够充分展示城市独特的文化气息。在设计时可以将这类设施作为空间主体单独使用,也可以和其他的元素进行搭配。但当前国内在这类元素的使用上明显不足,存在体形大、价值低、审美效果差等问题。所以,在设置此类设施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设施本身的尺度及功能,不能盲目滥用。
服务类设施则是指候车亭、广告牌等能够为人们提供服务的设施。此类设施可以为人们指明出行方向,对城市环境意向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设计利用城市剩余空间时,此类设施通常适于放置在一些比较醒目但是尺度偏小的空间当中。比如交通道路的交叉口处,或者街道拐弯处。设施配置应当以空间的规模作为依据,服务半径及设施数量都需要符合相应的需求。以公厕为例,应尽量设置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其位置相对较为隐蔽,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引导性,避免对空间景观造成影响。服务类设施除需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之外,还要考虑其艺术性,从而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实现美化空间的作用。
当前城市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市区中心的开发强度越来越高,充分再生优化利用剩余空间是城市存量土地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完善城市空间体系的同时,还能大量减少空间二次开发的成本,从而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比如北京口袋公园、小微绿地,就是利用城市边角地、闲置地、拆迁腾退地和废弃地等城市剩余空间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