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2020-08-13白娜娜张婷

清风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教师队伍农村

文_白娜娜、张婷

从2001年起,国家正式开始对全国农村中小学重新布局,进行教育改革,撤销了大量农村原有的中小学,使学生集中到小部分村镇学校。2019年底,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1.26万所,招生3507.89万人,在校生1.54亿人,专任教师1001.65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4.8%。农村中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拥有290多万名农村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1/4左右。

撤校、并校这项举措在改善农村学生就读环境和教学质量方面具有重大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上学远、辍学率回升等问题,引发了农村教育的另一种尴尬。

国家于2006年开始对农村教育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2010年开始营养餐项目,2012年开展农村教师“国培项目”,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农村的教师队伍,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体现出了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

但与此同时,农村教育凸显出的专业教师缺失,教学资源配备浪费,教育质量有待提高,教学点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也值得人们关注。农村教育出现了普遍的“城镇挤”和“农村弱”的问题,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纠纷,一些现象甚至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焦点。

目前农村教育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空壳化”问题不断加剧。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相对来说,农村生产环境仍然落后于城镇和大城市,故农村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目前农村出现了“空壳化”的现象,只剩下妇女、儿童、老年人这些留守人员。2016年3月底,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全国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902万人。其中,由(外)祖父母监护的有805万人,由亲戚朋友监护的有30万人,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有31万人,还有36万农村留守儿童无人监护。当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395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有1037万人,在初中就读的有358万人。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不可忽视、不可回避,却又无法有效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农村留守老人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无精力对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管教,加之教育上的隔代、心灵上的不沟通,致使部分农村在校学生逃学、厌学,甚至辍学,严重影响了目前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农村社会环境的稳定。

第二,农村户籍孩子读书难的问题正在向城镇蔓延。一是农村小学生源少,学校地处偏远,条件艰苦。农村小学学生人数少,大部分农村六年全日制小学,外加农村幼儿园,入读学生仅100人左右,教师为9至10人。二是农村教师工作量大。虽然农村小学达到了师生配备标准,但由于开设科目多,教师需承担的教学任务重。三是农村户籍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快速向城镇和县城转移。

此外,近年来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受到城市环境影响,其对教育方面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提高,希望孩子从小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扎堆向乡镇、县城转学,致使乡镇小学“人满为患”。乡镇小学难以接纳更多的农村进城就读学生,所以出现了凭借房产证、暂住证、营业执照等资料入学的条件,致使农村户籍学生城镇入学难度不断增加,引发了新的矛盾。

第三,农村户籍学生家长乡镇“陪读”引发新矛盾。一是城镇违章建筑增多。由于大量农村学生涌入城镇,城镇房屋租赁市场需求大幅增加,出现了很多未批先建的违章建筑。这些违建区域主要在学校周边街道和城乡接合部。学生家长为了节约房租,很可能租住相对便宜的“陪读村”,这样不仅增加了安全隐患,也增加了违建拆除工作的难度。

二是“陪读”引发家庭矛盾滋生。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农村学生的父母双方必须有一人专职管孩子,形成“一家三口进城,一人打工,两人吃饭”的局面。如果夫妻两地分居,一方家长专职“陪读”,由于脱离了农村的熟人和亲友圈,社会生活圈狭小,跳广场舞、打麻将、看电视、聊天包括微信聊天便成为其主要的休闲方式。若经受不住“花花世界”的诱惑,会致使夫妻双方离婚率增加,不仅没有起到“陪读”效果,反而致使家庭解体,严重影响农村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四,农村教师师资力量整体水平不高。受农村生活工作环境影响,农村教师普遍都有调往乡镇或者县城的想法。加之农村家长对于教育不够重视,教师和家长生活观念存在巨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纠纷,不利于农村教师发展。虽然近年来实施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对于激励农村教师立足岗位做贡献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仍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招录的一批教师已经进入了退休高峰期,这便给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是老教师退休后有了编制空缺,对于补充新教师提供了机会;挑战是新进补充的教师是否能留得住,这值得思考和研究。

目前,国家在提倡教师公租房建设,这对于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生活条件至关重要。但是规划还不能满足农村教师现实的紧迫需求,有关部门要加快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跟上时代步伐,为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提供基础保障。

面对农村教育的诸多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加强农村教育的建议。一是优化城乡教师流动机制。通过乡镇教师岗位津贴、职称激励机制,把县域的教师资源流动起来,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轮岗流动,把优秀的校长和教师放到发展慢的地方去,解决农村教师的食宿、交通等生活保障问题。让城区优质学校和农村学校结对联手,实施捆绑式评价。全面推行“走教”和“支教”,选聘专业素质高的音体美教师在乡镇范围内进行“走教”,缓解农村学校专业教师缺乏、专业课程授课质量和效果差的情况。

同时,加大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之间的支教讲学力度,向农村地区输送大批优秀的教师,选派更多的优秀年轻教师进行支教,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展银龄讲学计划,选拔身体健康的退休教师到农村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充实和提高农村教师队伍力量,并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

二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通过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让农村教师有机会走出去扩大视野,提升职业幸福感。在教学比赛、骨干评选、职称晋升等方面,依据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标准,让农村教师有机会获得专业发展上的机会。

在职称的评审中,政策向农村教师倾斜,条件放宽,工作满25年以上的,都可以不受岗位名额的限制,直接评聘高一级的岗位。通过荣誉表彰,进一步增强农村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好农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和农村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表彰奖励规定,对农村教师给予充分的工作和人生价值的肯定。

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尊重城乡教育现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办法,将学生成绩、师风师德与考核挂钩,建立向农村倾斜的奖惩机制。深入实施国培计划,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和国贫县,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的素质提升,开展校长和教师培训。在外出培训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工程方面要积极向农村教师倾斜,争取更多的培养计划,让更多的农村教师接受培训,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武装农村教师,不断促进基层一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撤并、改造学校等方式,把一些质量差、生源不足的教学点合并到一所中心学校,并集中资金、师资以及教学设备、图书资料等软硬件资源,改善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同时,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投入,用于完善寄宿制学校的食堂、宿舍等生活设施建设,并配置校车,解决服务半径内所有学生的交通问题。此外,拓展农村教师补充渠道,落实教师编制标准的统一规定,保证农村学校都能够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统一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的标准。对于农村教学点、小规模学校,通过班师比和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村配齐配足教师。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输送大批高校毕业生,持续实施特岗计划,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改进农村教师的素质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推进师范生公费教育,鼓励毕业生到农村任教,为农村教育提供持续发展动力。不断改善和提升农村教师待遇,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农村教师队伍。

四是加大家长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的作用,通过团委、妇联、社会爱心人士等机构组织,组建家庭教育专家队伍,定期为家长开设一些教育课程,提升家长的教育素质,并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定期为学生辅导课程。

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由乡镇、社区、人社部门牵头,充分利用周末时间,聘请专业授课教师,采取集中面授与业余自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现场实习和经验交流相结合的形式,按照“早上课、下午练”的学习模式开展培训,内容包括保洁、育婴、护理、按摩、烹饪、礼仪等。对有就业意愿的家长,主动帮助他们就地就近联系,提供居家就业岗位。通过社区帮扶,帮助“陪读家长”居家灵活就业,实现“陪读”就业两不误。

农村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领域的薄弱环节,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基础上还承担着教育扶贫重任,是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中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落实好农村教师支持计划,特别是要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实施好已有的政策项目,另一方面要谋划新时代推进的思路,努力建设一支符合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目标需要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为确保农村地区2020年步入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教师方面的支撑。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教师队伍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扎实推进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常德市依托名师网络工作室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新农村 新一辈
教育部扩大实施“特岗计划”创新教师队伍补充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