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0-08-12陈裕敬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用药依从性高血压

陈裕敬

摘 要:目的  分析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惠来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出院的4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5例)与观察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指导,观察组则行药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改善情况,统计口服降压药的依从性。结果  对照组舒张压与收缩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在高血压患者院后治疗时,采用药师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显著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药师干预;用药依从性;血压指标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169-02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增高为特征的疾病,并且伴有心脏、血管、脑等器官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在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且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的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1]。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可由医护人员保证其用药依从性,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受药学知识的限制而无法为患者提供准确的藥物指导,再加上部分患者自制力与自我觉悟较差,最终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与配合度[2]。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药师干预可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药物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出院的45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旨在为临床研究提高疾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惠来县人民医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依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25例)与观察组(225例)。对照组男130例,女95例;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62.47±3.15)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13±2.16)年。观察组男135例,女90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2.03±3.45)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6.02±2.2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作比较。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血压持续或者3次非同日测量收缩压≥140mmHg或(和)舒张压≥90mmHg;②患者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沟通正常;③经告知后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相关文件。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②肝肾器官严重受损的患者;③对本次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指导,如用法用量、每周电访血压记录以及用药情况记录等。观察组则在常规药物指导的基础上行药师干预,具体为:①建立健康档案。药师在患者出院前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患者的家庭条件、具体病情、降压药物种类、药物用法用量、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用药过程出现的问题。②健康宣教。发放高血压药物知识宣传手册,主动告知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高血压相关知识,特别是高血压的诱发因素、临床症状、正常血压范围以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等,转变患者的药物治疗观念,促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告知患者简单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方法等。③用药建议。出院时,药师与医生对患者病情及个体特殊性进行交流、讨论。为医生开具出院后服用药物处方提出建议及参考。④用药指导。每周以电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咨询,了解用药情况,了解血压情况,了解是否出现不适情况,根据患者出现问题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及交代。必要时,联系并参与医生对患者用药做出调整。针对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可让患者家属配合监督用药。当患者拒绝配合用药时,药师耐心倾听患者的原因,做好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让患者意识到药物治疗对疾病的重要性。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改善情况,包括收缩压与舒张压。②统计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评估标准[3]:患者出院1个月内每天坚持按时按需用药,偶尔出现漏服、停服或者误服情况,则视为依从性良好;患者未每天坚持按时、按量、按次、长期用药则视为依从性差。依从性良好率=依从性良好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皆下降,且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对比

对照组用药依从性良好率8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3.33%(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群,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高血压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药物是高血压常见的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高血压治疗病程长、病情反复、病情急重等特点,加上患者年龄的特殊性,导致患者忘记按时按需用药,降低了用药依从性[4]。再加上药物的特殊性,因此,除了给予患者降压药物治疗以外,还需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药学干预。

药师干预是临床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干预手段,目前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药师干预主要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指导等一系列措施为患者提供药学干预服务,改善患者药物服用不合理状况[5]。相较于常规药物指导,药师干预的优势很多,建立健康档案可帮助药师了解患者的基本信息,尤其是药物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用药指导可帮助患者更好地用药,确保药物药效最大化,降低患者的血压[6]。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高于观察组(P<0.05),进一步证实了药师干预在院后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在用药依从性上,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表明高血压患者出院后采用药师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支持。

综上所述,药师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确保药物药效的最大化,从而更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赖新燕.个性化护理结合网络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2):1684-1686.

[2]侯倩倩.出院后继续动机性访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136-139.

[3]顾迎春,黄芬.居家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7):187-189.

[4]王月虹,王晓丽.门诊合并虚弱综合征的高血压老年患者对口服降压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21-25.

[5]张曼,王皓翔,杨志鹏,等.珠江三角洲地区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8,12(2):97-102.

[6]葛运芬,王希,李敏.家庭医生签约式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7):73-75.

猜你喜欢

用药依从性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社区多病种慢性病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药依从性中的效果研究
协同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
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高血压界定范围
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与对策
老年人用药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