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对治疗依从性与康复效果的影响

2020-08-12张霞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2期
关键词: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循证护理

张霞

摘 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讨论该护理方法对治疗依从性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我院治疗的92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46例和观察组(循证护理)46例。对比组间治疗依从性、康复效果的变化区别。结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对心绞痛的重视,打消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身体康复,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心绞痛;治疗依从性;康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2-0089-03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突然情况下暂时性发生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胸痛。该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1]。心绞痛通常维持在几分钟,经历体力劳动或情绪过激时可诱发,但有患者为不稳定胸痛,心绞痛持续时间可长达0.5~1.0h,长时间的心绞痛易引起心肌梗死塞,威胁生命[2]。变异性心绞痛在无任何生理活动下也可诱发,对病人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通过积极的治疗可缓解病情但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对心绞痛认知较少,以至于依从性较差,通过护理干预规范其行为是关键。本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讨论该护理方法对治疗依从性与康复效果的影响,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老年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目标,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53~77岁,平均年龄(63.15±2.45)岁。观察组男性28例,女性18例;年龄57~79岁,平均年龄(64.17±2.16)岁。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心绞痛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②病例治疗不完整者;③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进行病情体征监测、常规检查、口头宣教等工作。

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具体如下。

1.3.1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

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1名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和3名专科护士组成。循证护理小组共同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老年心绞痛患者的实际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并深入调查老年心绞痛病人护理问题以及其需求查找应对之策。

1.3.2  明确循证问题

结合实际临床工作以及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明确循证问题。为保证循证护理工作的完整性,护理小组可开展交流会分享自己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

1.3.3  实施循证护理

①老年心绞痛患者对心绞痛认知不足,护理人员需加强健康教育,告知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危害性,提高其重视。②心绞痛不但会引起生理上的不适还对病人心理健康造成影响。通过心理护理实施心理疏导措施,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病人情绪变化,多举证优秀病历,打消患者不安。③多数患者存在不良生活习惯,不利于疾病恢复。加强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告知生活中的细节和要点,对其饮食、锻炼加以干预。对其说明切勿过度劳累,养成良好作息习惯,不熬夜,保持良好心态切勿过喜过悲过暴躁,保护心肌。④老年患者年龄较大,记忆力衰退,需加强用药指导,再三强调遵从医嘱的重要性,并让家属做好监督工作。老年心绞痛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其服用的药物较多,护理人员则需对药理毒性了然于胸,对病人解释药物禁忌、用药方法、药物不良反应。⑤老年心绞痛患者存在较多并发症,其血压、心率较不稳定,护理人员需加强体征监测,观察病情发展情况,做好对并发症的防治。

1.4  观察指标

1.4.1  治疗依从性

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了解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评价,并对患者依从性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数越高依从性越好。

1.4.2  康复效果

康复效果分为显效(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改善显著)、有效(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有所改善)、无效(心绞痛症状、心功能指标改善轻微),康复=(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100%。

1.5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n(%)]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治疗依从性比较

对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前的治疗依从性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组间康复效果比较

对观察组、对照组的康复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康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心绞痛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该疾病属于冠状动脉疾病,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患者由于心肌缺氧、缺血从而出现闷痛、压榨性疼痛,前驱、下肢等处疼痛[3]。通常体力劳动、寒冷、情绪激动、饱餐、惊吓等情况会诱发心绞痛,病情严重者任何生理活动皆可诱发,对其生存质量造成影响。心绞痛持续时间超过0.5h可能引起心肌梗塞,同时该疾病还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威胁生命,需及时予以规范性治疗。

须注意的是老年人是心血管疾病高发人群,心绞痛患者以老年人为主。老年人群对疾病的认知较低,而心绞痛在日常中注意事项较多[4]。受患者的错误认知或者负面情绪等因素影响,其治疗依从性较低,康复效果较差,治疗工作效果不显著。为此护理人员应当采取干预措施,纠正病人的错误观念以及行为。循证护理以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并将其与实际的临床工作和病人的需求科学结合,根据循证问题获取证据,从而确定护理措施[5]。

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由于护理人员明确了患者在心理、疾病认知、生活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并对此采取针对性额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疾病重视度,满足其需求,病人对护理人员信任提高,依从性更好[6]。而其依从性的提升代表了对治疗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更好,更利于病情恢复,这也印证了本研究中观察组康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由此可见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纠正其对疾病的错误认知,提高对心绞痛的重视,打消负面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身体康复,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欣.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8):175-175.

[2]王艳红.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5,3(51):95-95.

[3]曹华.探讨老年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对治疗的依从性与康复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245-246.

[4]何丽娜.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8,005(08):129-130.

[5]高斌雪,张美美.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003(16):25-25.

[6]雷云婷.循证护理对老年心绞痛患者医嘱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效果[J].母婴世界,2018,18(15):253-253.

猜你喜欢

康复效果治疗依从性循证护理
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