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德育观”视域下的德育系统构建与课程实施探究
2020-08-12潘妍仲崇天
潘妍 仲崇天
党的十八大以来,锦州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落实《中小学德育指南》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用创新的思想改进德育,用建设的思想落实德育,用开放的思想推进德育,加快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创新实践,促进德育课程有效开展。
一、德育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基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大德育观”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可以通过教育培养的。德育就是通过教育教学及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道德情感,养成道德习惯,树立道德信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奠基的过程。“德育观”从哲学概念上讲就是人们对德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大德育观”并非新生概念,是较之以往狭义、单一的教育教学、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和德育场所空间而言的。“大德育观”是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核心要义的理性思考。从内涵上讲,我们所倡导的“大德育”就是全面覆盖的德育、全员参与的德育、全过程的德育。“大德育观”主张把德育延伸、拓展、深化,置于整个学校、家庭、社会的高度。德育应覆盖所有的教育管理活动,从学校局部角度来讲,人人都应是德育的参与者和管理者,从全过程的角度来讲,德育应秉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受教育者终身的教育历程。即“人人都是育人教师”“处处都是育人环境”“课课都是品德教育”。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问题是,西方的德育指称道德教育,我国古代无德育概念,但存在德育的事实,我们所指的“大德育观”强调德育工作的格局要大,视野要宽。
什么是正确的德育观?我们认为,衡量的标准在于是否符合个体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顺应社会时代的核心价值、是否有利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理论是实践的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服务于实践。德育观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科学的德育观对德育目标的实现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对于德育的实施者而言,关键在于首先树立正确的德育观,这里所体现的核心问题就是要重视和解决德育工作者队伍的核心素养和建设问题。
(二)基于德育过程的特点
德育的过程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美德作为一种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人们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树立“大德育观”有助于从宏观上把握德育体系建构和德育课程实施的顶层设计。
那么,德育工作如何有效开展?
二、德育系统构建的模式架构
坚持德育为先,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我们在德育体系的构建上,已经初步形成了“2+2+2+4”的德育系统框架模式(见图1)。
在体制架构上,建立健全德育课程领导“双驱力”。我们在加强课程领导行政组织结构建设的同时,也关注课程开发技术性指导团队的完善。推陈出新德育管理评价“双标准”。我们组织编写和制定了《锦州市中小学有效德育体系实用手册》和《锦州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千分量化考核评价细则》,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工作的最根本标准,使学校管理行为有章可循,德育工作有理可依,德育活动有据可查。
创新保障德育课程实施“双模式”。一是利用新的捆绑工作模式,力求领导能力最大化发挥。二是利用“沉浸式”德育研究模式,力求德育效果最大化。全面构建实施德育课程工作的“四网络”。“德育工作层级管理网络”“校内德育工作网络”“家校联系德育工作网络”“社会德育工作网络”。在德育实践课程设置上,我们将学习主体置于课程中心,基于学生真实情境出发来确定课程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使其转化为探究活动的主题,通过小组分工与协作开展课程实践,学生亲历实践探究、体验感悟过程并形成综合能力和价值体认;将学科整合创新课程样态、主题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突破以传统教材为纲和学科知识的局限,围绕统一目标、统一主题,最终呈现“主题式、跨学科、综合化”的课程样态。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课程做“模块化”处理,突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四维目标,即“行前思,认领问题、明确任务;行中研,解决问题、实践体验;行后悟,创意物化、悟化于行”,这三个流程递进链接,整体联动。
三、德育课程架构的实施策略
(一)铸魂育人阵地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在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一是立足教学主渠道,明确思政课的重要地位。道德与法治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在课堂教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落实知识点的同时,更强调情感体验、道德升华、精神感召。
二是以教研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优化课堂教學。教研员是专业的课程指导者,是引领学科教学发展方向的领路人。市教研员通过组织开展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在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上下功夫,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打牢理论基础,提升学科素养。
三是以骨干教师为引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设立学科研讨周,我们鼓励教师互相听课,在学习经验的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诊断和评价,通过骨干教师个人理念的渗透、教学方法的传授、先进经验的引领,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为思政课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一批批年轻有活力的思政课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全市思政课学科教学的中坚力量,成为学科带头人。
四是以改革创新为主导,彰显思政课的时代性。我们将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机融合,做到思政课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融合课堂特色化
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改革,着力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我们将德育内容细化并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渗透到学生心中,形成“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教育模式横向融通”的德育课程体系。在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把握“七个定位”: 一是性质定位——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必修课程;二是角色定位——学生是活动者,教师是引导者,教研员是指导者;三是内容定位——与国家、地方、校本课程融合,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四是过程定位——行前思、行中研、行后悟;五是方式定位——探究、服务、制作、体验;六是期待定位——研究真问题、开展真实践、交流真体会;七是目标定位——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我们理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用多样的学习方法,以多层次的体验方式,跨多学科的整合实践过程。目前,我市综合实践课程已开始由碎片式逐步向课程体系转化探索,由表层向深层发展。力求践行“跨界、整合、融通”的课程特性,建构具有校本性、综合性、操作性和生成性的课程体系。
(三)阳光成长专业化
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学校都有一名班子成员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各学校结合实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选修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之中,利用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开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各地各校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质量。全市中小学严格按照《人与自我》教材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心理健康课。重点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帮助青春期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预防,增强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重点加强生命教育,帮助青少年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积极开展“五个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邀请有关专家举办一场专题讲座、组织观看一场心理影片、开展一次心理知识宣传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家长参加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或亲子互动活动、组织一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本培训。重点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全市各中小学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情况,积极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四)活动载体优质化
在增强德育活动实效性上突出 “实”字,不断在“近”“小”“亲”上下功夫,“重近”——强调德育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围绕身边人、身边事开展“我是劳动小能手”“博物馆里过假期”“走进科学世界”“品味经典图书”等活动。“重小”——强调德育工作要“以小为大,以小见大,以小带大”。今年,我们以“创城”为契机,各中小学积极开展“我为锦城代言”“创城书画展”“小志愿者服务”等“小手牵大手”活动,切实达到了“以小带大”“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城市”的目的。“重亲”——强调德育工作要“亲历实践,亲身感悟,亲情表达”。在实施“传承红色基因”等体验德育的同时,我们还特别注重家校合作。全市中小学积极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坚持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学校与家庭、社区互访活动,坚持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构建德育网络。
四、德育融合课堂的实施效果
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我们坚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的課程设置原则,积极引导各学校统筹整合国家、地方、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渗透、注重课程之间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打破原有课程和学科之间的壁垒。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各学科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起来,同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全课程”整合教学模式,提练课程主题,结合学科特点,打造综合实践融合课堂。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