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期间区域在线教育秩序的问题发现与应对策略

2020-08-12董岩林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家长教育教师

董岩林

线上教学一定要与线下教学做好衔接。线上教学可侧重提供简明扼要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反馈和交流;线下必须辅以精准的学习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复习、巩固、加深、拓展线上学习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互联网+教育”以在线教育的形式,成为教育领域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临时应急方式,最大限度地弥补了疫情带给中小学教育教学秩序的不利影响。在国家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与部署下,全国上下的教育人纷纷行动起来,掀起了一场“云端”教育高潮。对此,营口市积极响应,主动应对,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深入思考互联网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努力探索和构建二者协调发展的框架,确保疫情期间区域教学秩序的稳定和顺畅。

一、在实践中探索,利用在线教育有力保证学生居家学习

疫情防控期间,营口市教育局、营口市教师进修学院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和进行“空中课堂”录播的工作要求,依托学科教学、教研指导、技术保障三支团队,遴选中小学骨干教师524人加入。截至5月初,历时3个月,组织1445人次录制了中小学课程1752节,完成了涵盖小学5门课程和初中9门课程的12个教学周的录课任务,教学资源总时长近500个小时,“掌上新营口”的日平均点击量近58万人次,有力保障了全市17.1万名中小学生的居家学习。

除“空中课堂”外,全市义务教育学段200多所学校7000余名教师及高中学段16所学校的3000余名教师,还通过直播等形式,开展了线上教学;市级英语、物理等学科名师工作室借助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免费提供线上教学服务,累计浏览量近千万次,最高同时在线学生近5万人;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开设的网络心理辅导累计达6110次,惠及学生148247人。

目前,营口市线上教学的义务教育学段和高中学段覆盖率均达100%,实现了城乡师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了学生学习需要。营口市录制的微课已有437节课入选省级以上学习平台,其中122节入选国家级学习平台,不仅服务于本市的中小学生,也为更大范围的学生提供了学习资源。

二、在探索中反思,发现在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中,我们发现现阶段在线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其教育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软硬件条件不够

在线教育对互联网的软硬件条件要求比较高,目前看来,硬件配置不足是最大的问题。师生家里现有的硬件不足以提供最实用的软件,不足以支撑优质的在线教育,具体表现在:

1.网络平台支撑能力有限

此次疫情突然而至,面对超规模的全员性在线教育,网络平台根本来不及做好准备,频频发生网络崩溃、平台拥塞等状况;电视台的播放和现场云课也会出现延迟、时段出错和更新速度慢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听课的体验。

2.中小学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

许多地区由于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至今平台建设尚未完成,导致疫情期间师生不能利用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无法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3.播放渠道尚未覆盖

目前,许多城市主要是借助地方电视台频道、360安全云盘和“V站前”公众号等平台渠道播放“直播课堂”精品课程;但现在很多家庭因选择的是网络电视而根本无法接收地方电视台频道,部分农村学生家里甚至连网络和智能设备都没有,极大地限制了在线教育直播课堂的全覆盖。

4.师生个人服务器配置需要更新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依赖智能手机,许多家庭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更新电脑配置,甚至已经没有台式机了。此次在线学习,许多教师因家中电脑配置较低,根本不能满足录课和网上教学的需要。家长们也纷纷反映家里的电脑硬件配置不足,影响学生在线听课效果;一些贫困家庭更是因为缺乏设备而严重影响孩子的在线学习。

(二)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现代化信息技术一直是教师培训的重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前的学习更多停留在继续教育考核层面,许多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此次线上教学,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初体验”和“首秀”,虽然以前参加过培训,但因对在线教与学的技术和工具都不熟悉、不掌握、不适应,出现了手忙脚乱的情况。做完的课只能保证播出去,不能保证质量。而微课的摄、录、编,技术难度较大,对于许多教师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疫情期间,无法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指导,许多教师因信息技术素养不高,参照专门编辑的视频教程也无法达到熟练操作程度,导致在线教学时出现的问题五花八门、层出不穷。

(三)教学组织管理难度大

1.教师工作强度大

教师集体转型为“主播”以来,为了适应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们倾情投入,有近4成的人每天在线工作6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超过9小时。教学和技术带来的双重压力,使大家感到难以应对自如。老师们每天既要备课,明确“教什么”“怎么教”,解决“如何组织”等线上教学基本问题,又要直播授课,线上批改作业,维持教学秩序,在相关教学群发布信息,与学生互动答疑、学习使用各种软件等。调查中,45.3%的老师感到压力大、疲惫倦怠。

2.教学组织难度大

相比线下课堂高封閉、高控制、高效率、互动方便、集体学习氛围强的特点,在线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都需要通过网络和终端设备才能发生联系。这种联系是间接的、平面的、局部的和单向的,只能开设视窗或进行界面切换来实现一对一互动。在线教学不具备课堂教学的监管与强制,缺少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调查结果显示,71%的教师认为在线教学最大的挑战就是无法看到学生的即时反馈。教师大多时间里只能自问自答,进行经验性调整,师生互动受到限制,难以实时监测教学效果,无法保证每个学生学有所得、学能达标。另外,在线教学时间短,学生学习压力小,学习效果不能在课堂上立刻反馈出来,增加了教师后续辅导的难度。

3.学生自律性不强

在线学习,学生主要是通过视觉隔着屏幕接受信息,教师授课的语言、表情、动作对学生的影响较小,更多依靠家长陪学或学生自我学习管理。学生自律性不强、家庭学习管理不到位,致使学生的上线率、学习专注度、提交作业等情况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对在线教学和老师答疑的安排普遍表示满意,但也普遍反映存在着因孩子自律性差、上课走神,教师和家长无法监管等现象。

(四)家长配合监管程度有限

疫情下的在线学习是在居家环境下开展的,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家长的作用突显。家长需要每天监督孩子准时上课,认真完成作业,坚持进行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按时作息,还要与老师做好沟通,及时反馈学生在线的学习情况。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3.29%的家长因认知水平和家庭条件的局限,在有效配合学校在线教育教学方面存在问题。有的是家中缺少必要的在线学习设施设备,有的是家长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软件,有的则是家长不习惯甚至不愿意做陪读、辅导,还有的是要求不严不细,监管不到位。随着复工复产,越来越多的家长只能远程监控孩子的学习状况,很难保证监督效果。家长配合监管不到位,势必严重影响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

(五)学生身心健康受到影响

一是中小学生每天需要对着电脑、盯着手机观看视频,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的视力下降;二是间接导致部分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借师生互动需通过网络和电子产品之机,依恋网络,迷恋游戏,不知不觉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三是各部门、各渠道推送的资源太多,学生应接不暇,学习难以保持专注;四是在家里待的时间太长,家长监管不到位,导致部分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的学生越发自由散漫;五是因在线学习处于个体化分散学习状态,许多学生难以感受共同学习的气氛,缺乏被关注和关照的感觉,进而产生了学习倦怠感与精神孤独感;六是长时间生活轨迹为“床—餐桌—书桌”,缺乏体育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三、在思考中前进,提升在线教育教学的策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巨大的考验,同时也推动传统教育向智能时代新型教育转型。“停课不停学”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重新思考如何整合利用课程资源、如何加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如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等问题,引领我们探索并构建“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可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一)加大政策指导与扶持力度

建议研究制定政策,对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数字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升及城乡教育资源公平等问题的实施与推进,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和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保障。

(二)完善信息资源平台建设

此次“停课不停学”工作,再一次突显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力度,以构建“空中课堂”为载体,推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搭建与更多资源平台合作的关系,不断加大网络环境对在线教育的技术支持力度,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应用,使广大中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多渠道、多路径地分享线上新课程资源,不断拓展学习空间,实现教育边界的扩大,使学习无处不在。

(三)提升软硬件技术支撑水平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是可以隔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要跨越时空,就需要各种软硬件来支撑。如上所述,这一阶段的在线教育暴露出许多因技术支撑能力不足而导致的问题。下一阶段,应鼓励和协同教科研机构及专业公司加大开发和支持在线教育的力度,依托5G技术,改进教学软件,早日实现在线课堂的多方即时互动,有效提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时把握能力,降低教师对在线教学组织管理的难度。

(四)思考构建新的班级组织结构

此次“停课不停学”提醒我们,必须要全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主动思考线上课程与线下实践的不同优势,学会科学分解与分布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提高实践探究能力为基础,思考构建新的班级组织结构。

几个月的线上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复学后,结合新高考改革思路,各學段可尝试构建“云+网+端”的线上班级,把有着相同学习基础、相同兴趣爱好、相同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组合,通过云端课堂推送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及相关资源,引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择网络资源进行学习、拓展,与实体班级互为补充,实现课程的“生本化”。

(五)强化教师信息化素质

1.要与时俱进,主动改进教学方式

在线教学中,教师失去了面对面维持课堂纪律的条件,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对线上教育规律与特点的认识,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不能照搬套用线下课堂教学的方式、时长和教学安排。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如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高质量的支持服务,如何不断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渴望,如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结线上教学的得失,建议教师做以下两方面的改进:一要为学生预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条件。教师要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导学案和相关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安排自主学习活动,包括学习时间、学习资料和自我检测等。二要强化“问题链”和“任务串”等进阶式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学习的卡顿点、堵塞点,引领学生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引领学生在远程条件下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学习。

2.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远程学习是“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之一。在师生分离的远程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学习能力是保障远程学习质量的首要因素。这次疫情下的线上教学进一步使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建议教师分三个阶段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要强化任务目标驱动,引导学生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再将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任务,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在不需要监督的情况下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二要强化学生自测自评设计,指导学生做好学习清单与自测自评设计,评估、优选、整合学习资源,将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行为。三要注重质量评估反馈,及时针对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量评估反馈,树立信心,帮助学生发现不足,引领学生在知识的自主建构中成为行动自觉的学习者。

3.要提升在线教育的能力

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重视“互联网+教育”,认识到其不可阻挡的趋势及其对传统在校学习的补益作用,主动协调各方资源,搭建平台,沟通渠道,引领教师用心、用功。教研部门要开设各种专项培训,使教师尽快解决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进行教学的技术难题,提高远程教学中在交互、情境和即时方面的应用能力,改善在线教学的体验与效果,充分利用在线教育的优势,做好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满足学生更多的学习需求。

(六)细化家校携手举措

此次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暴露出了一些家庭配合方面的问题,建议细化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开设培训课程,提升家长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二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形成家校有效互动;三是重视成长教育,引领家长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四是制定个性化保障措施,对无法实现有效监管的特殊家庭子女,由学校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指导。

(七)做好线上线下的衔接

在线学习固然有可以超越时空限制、同享优质教育资源的优势,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组织管理方面的弱点,不可能代替线下课堂教学成为主流教学方式。因此,线上教学一定要与线下教学做好衔接。线上教学可侧重提供简明扼要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反馈和交流;线下必须辅以精准的学习质量评估,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有重点、分层次地复习、巩固、加深、拓展线上学习内容,实现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李阳)

猜你喜欢

家长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家长错了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家长请吃药Ⅱ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