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无张力疝气修补术(TFH)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
2020-08-12刘健康
刘健康
【关键词】腹股沟疝;中药汤剂;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278-01
前 言
在普外科,腹股沟疝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疾病。发病后,虽然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但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必要的治疗[1]。既往传统疝气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整体效果欠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加广泛,并且同时辅以中药汤剂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2-3]。为了探讨该方式的治疗效果,本组课题选择了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溝疝患者(共计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的办法,将所选的患者样本平均分为两个组别,即比对组(n=50例)、观察组(n=50例)。比对组包含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介于27~76岁,平均年龄为(52.83±3.21)岁,病程介于3~14年,平均病程为(7.12±1.46)年。观察组包含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介于28~77岁,平均年龄为(52.78±3.19)岁,病程介于3~16年,平均病程为(7.18±1.39)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P>0.05,表示组间差异无意义。
1.2 方法
比对组患者接受单一TFH治疗:经硬膜外麻醉后,于患者的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相交位置行长约2 cm的手术切口。行手术切口时,应避免损伤患者的髂腹下神经、精索,以及髂腹股沟神经等部位。完整分离患者的腹外斜肌腱膜,并暴露其疝囊。对疝囊实施游离处理,选恰当位置行结扎及内翻处理;对精索实施游离处理,在腹横筋膜、内环口等缺损部位填充网塞。常规缝合网塞,并进行妥善固定。在患者的腹横筋膜前方、精索后方等部位置入平补片,并缝合补片缺口。检查手术情况,确定无误后,缝合患者的腹外斜肌肌腱膜,重建外环,然后关闭手术切口。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还应接受中药汤剂治疗。根据辨证治疗的中医理念,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如遇肝郁气滞型患者,应选择柴胡疏肝散,拟方为元胡5 g、川芎5 g、柴胡5 g、荔枝核5 g、芍药5 g、川楝子5 g、炙甘草5 g;如遇寒滞经脉型患者,应选择肝煎加味治疗,拟方为吴茱萸5 g、桂5 g、云苓5 g、小茴香5 g、乌药5 g、当归5 g、枸杞子5 g、黄芪5 g;如遇中气下陷型患者,应选择益气汤治疗,拟方为参5 g、白术5 g、黄芪5 g、柴胡5 g、升麻5 g、当归5 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并计算切口愈合的甲级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等临床相关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软件SPSS 23.0 处理本组课题的研究数据及资料。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如果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愈合率(96.00%)、并发症发生率(8.00%)、复发率(0.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n,%)
3 讨论
腹股沟疝的发生多与便秘、前列腺增生、腹壁强度减弱、慢性支气管炎等因素相关[4]。发病后,如果患者不能及时接受治疗,虽不会对机体健康造成较大影响,但会限制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观察组的切口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临床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果说明,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中药汤剂联合治疗腹股沟疝具有确切临床效果。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实施能够覆盖患者的腹股沟管底部,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避免患者在术后产生剧烈的疼痛症状。中药汤剂的应用能够按照患者症型予以辅助治疗,既能滋阴润燥、益气养血,又能减少复发,预防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应用TFH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切口愈合情况,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提升康复质量,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普及和采纳。
参考文献
[1] 程金玉.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8,39(1):112-114.
[2] 彭友,杨洪雷.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z2):151-153.
[3] 陈延会,张博.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复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临床效果的比较[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9):598-602,封3.
[4] 杨世炜,王永,伍兵, 等.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7,16(9):9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