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0-08-12王娟
王娟
【关键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6-0048-02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妇科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发病人群以育龄期女性为主,在传统的治疗中,多采用开腹手术剔除子宫肌瘤,但是该治疗方式对患者机体的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的深入开展,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中[1]。为了保证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本文将探究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运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挑选我院2017年9月~2019年10月间收治的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实验组年龄26~45岁,平均(34.84±2.28)岁;病史5个月~6年,平均(3.04±0.48)年。对照组年龄25~46岁,平均35.08±2.09)岁;病史7个月~7年,平均(3.84±0.72)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前为患者留置尿管,全麻;为患者选取仰卧体位,在患者下腹部正中切开约为7-9cm的纵行切口,并依次切开腹壁各层进腹,把子宫暴露出来;然后往宫体部位注射20U缩宫素,在子宫瘤体突起结节处将瘤体切开;最后将剥离的病体送病理,缝合关闭瘤腔,再缝合子宫。
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引导患者呈头低脚高30°仰卧体位,在患者脐下开约为1cm的纵切口,将气腹针从纵切口处插入,充气过程中要先慢后快,保证患者的腹内压在1.87kPa左右;然后从切口处插入10mm Trocar,放置腹腔镜检查患者的盆腔。在下腹正中线左右两旁分别开5cm的小口,并植入10mmm以及5mm Trocar,对瘤体周围注射20U的催产素,加速患者子宫收缩频率,用电钩切开瘤体表面结节处子宫肌层,用抓钳完全抓住瘤体后,用分离鉗分离假包膜,彻底剥除肌瘤并送病理,采用局部双极电凝止血,进行逐层缝合,术后要进行抗感染治疗[2]。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2)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盆腔粘连以及切口疼痛。
1.4统计学指标
使用SPSS.2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x±s)与(%)分别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由t和χ2检验。P<0.05,有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
实验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的比较(-x±s)
2.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n(%)]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临床妇产可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病情发展较为缓慢,一般容易加大月经量,而一些较大的瘤体会引起压迫的症状,是育龄女性患者流产和不孕的常见因素之一,甚至会出现癌变的可能,为此,在临床中对于子宫肌瘤遵循早预防,早治疗的原则。现阶段,子宫肌瘤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使用范围较为普遍,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最为广泛,经腹子宫剔除术应用广泛,不受病灶大小、位置以及数量限制,术中有利于发现深部小体积肌瘤等优点,但是切口深、对机体创伤大,不利于机体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腹腔镜手术相对于经腹手术而言,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疤痕小,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项手术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9.41%(P<0.05),和李囡[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腹腔镜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经济成本。
综上所述,腹腔镜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加快患者的术后恢复,预后效果好,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宁,郑培阳.腹腔镜下阻断子宫血流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3):75-77.
[2] 郑超群.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34):75-76.
[3] 吴龙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比较[J].
当代医学,2019,25(34):37-39.
[4] 李囡.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2):96-9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