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都市型文创园区的城市融合性探析

2020-08-12何莎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创产业文化融合

摘要:近两年,重庆作为新兴“网红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城市旅游成为重点发展方向。本文将从文创园区与城市的融合性的角度对重庆北仓文创街区探析,试图找出发展规律和问题,探索重庆文创产业发展路径优势。

关键词:文化融合;文创产业;网红城市

中图分类号:F127;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8-0178-01

一、前言

都市中文创园区的开发是城市地域文明延续的桥梁,以往作为艺术创意展示的文创园区在城市化的发展下,有了更多的文化内涵。相比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重庆的文创园更富有一种地域上的多变性和时尚性的城市融合,2015年打造的重庆北仓文创街区更是突破了原有的一些模式限制,使文创与城市相融合,贴近公众,激发了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二、空间格局——“以旧变新”的融合

城市化的行进意味着城市文明的更新,城貌也注定由砖瓦变成玻璃钢筋,能够保留下来的一部分旧房屋也依靠着印有时代记忆的独特建筑风格而屹立繁华市井之间,另外一部分或许就由文化艺术创作者们进行开发成为如今所熟知的各式各样的文化创意园区。这是一种空间上的创新,也使城市有了更多元的格局。

“以旧变新”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最有效的创作形式,同时也是展示创意设计的一条捷径。纵观国内的城市,以旧厂房和仓库进行改装和设计的都市型文创园区已是常态,包括拥有独特地理优势的重庆也逃脱不了这种环境设置。旧厂房和仓库本身有多种开发的可能性,但若是持续用区位依附的资源恐怕并不能将文创融于社会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同样地,重庆北仓文创街区也是依附丁曾经的重庆江北纺织厂“以旧变新”,但与早期的都市创意园区不同的是,北仓设定的园区主题以及区位设计更有一种城市融合性。所谓“仓廪食、知礼节”,我们不仅要有物质上的丰富,更要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北仓以“记忆、重生、共建和相融”为核心理念,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一处城市文化领地,让其成为市民精神、文化的粮仓。而在园区空间格局上,也在践行着这一理念。比如纺织厂位在某一居民社区,所以从园区入口点向前则是一条长达千米的街道。设计者几乎是将社区可利用的资源都进行了有效的开发,许多居民房的一二楼也变为创意小店,包括街道上一些破角也用特色静物装置或是桌椅修饰,同时也给游客提供了休憩的一角。在这些空间运用上最出彩的,也是重庆其他都市文化创意园所没有的则是北仓城市图书馆,位丁园区中心的厂房二楼,藏书达6000本,附近的居民和游客可以免费坐地阅读,让这里的创意融于城市、融丁生活。

除此之外,在图书馆旁有一方竹林将北仓艺术展览馆同图书馆连接起米,营造的雅致意境也使北仓的文化与艺术达到相辅相成。保留厂房原有的构架,只是添加一些带有城市气息的装饰就提亮了整个街区,保留住原有的灵魂。

三、艺术风格——“网红集聚”的融合

“互联网+”的时代,不管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都依靠着新媒体运营去做网络营销,“网红”则是这种背景下的产物。如果一个城市被贴上“网红”的标签,那么其地方文明也将被迫向此靠拢。重庆的喵儿石文创园、鹅岭贰厂文创公园都散发着“网红”的气质,商店的装修风格、餐厅的类型选择以及墙屋上的壁画都有着同一“网红”艺术特质。虽然“网红”在某种意义上是贬性词,但是被赋予“网红”标签的都市型文创园未必就是落俗、模式化的,园区的艺术风格是打破这种标签化限制的武器。比如喵儿石采用活力的橙红色为主题色,用性感又大胆的装修设计去笼络年轻人的心,而贰厂则是用怀旧又温润的风格去弥补商业化的不足。再谈北仓,用了前二者都未用到的一种淡雅恬静的融合性艺术风格.每一处都不一样,但整体却又和谐一致。

北仓吸纳了时下一些“网红”装修风格,简欧、禅意、中式复古等等都在园区有所体现,但能将这些互不相关的风格取其可融合的特质,消缓最突出的特质,米完成富有内涵的设计可是少见。有些墙壁上的绘画更是融入一种重庆人生活的习性,就如在某楼梯间的墙壁上做了重庆“网红”言子的普及,使往米游客了解一些重庆方言文化,增添不少趣味性。再者,园区主打的北仓图书馆的馆内设计也打破传统图书馆或书店死板的陈列风格,不光是桌椅选择更贴近城市化、家庭化,在书架上也能看到不少绿盆青栽,包括上述提到的一方竹林,也都传递着一种静心修养之气。因此北仓图书馆也成为了尽两年米的“网红”点,这种从艺术风格上创新的“网红集聚”的融合,不光增加了一种知名度,更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给城市带来了一种文化上的提升。

四、城市文化——“亲民创意”的融合

让文化参与日常生活成了文创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数产业虽然创意已有,但却不接地气,无法让普通人参与其中。既然是产业,那就势必需要考虑到市场收益的问题,尤其是在都市中存活的文化创意产业。产业定位尤其重要,如果是像深圳大芬村和北京798艺术区,只将艺术产业集中发展,给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提供创作环境或许是可以长远的,而分散在城市中各个区域的独立创意园区,若是不从城市融合性这一点去开发恐怕只会时间长了变成一个空壳,久而久之就变得冷清、毫无意义,更别提展示城市文化。

以北仓为例,若北仓没有修建一个城市图书馆作为主打的特色,那么它将与其他普通文创园区并无差别,它将都市人的需求以及社区文化的目标通过一些亲民的创意实现。从北仓选址开发就能看出创始人的远见和对城市的把握,位于重庆的观音桥商圈附近,且不说人流量的多少,如果将图书馆建在离市区相远的地方,势必会让那些阅读爱好者们打消一半的外出念头,因此建在商圈附近倒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憩和提升自己的场所。那么如何带动产业的发展呢?在北仓图书馆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带有重庆文化特色的小商品,比如笔记本、帽子、帆布包、手机壳、饮品等生活用品都在设计上增添了一些关于“重庆”的修饰,包括馆内还藏有重庆城市文旅方面的书籍,这种加入城市文化的元素使图书馆变得更加亲民。

当然这种城市文化融合并不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北仓也有许多与它的理念不符的事物,比如餐厅价格并不是亲民的;虽然北仓街道上的设计带有亲民记忆的创意,但是店面内却与“网红“店相差无几,“中看不中用”;尽管有亲民的重庆火锅店,但店内的火锅文化和服务也并未做到独特和用心。所以如何将城市文化融于文化创意园区,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不过像北仓这样的园区,若是能将细节做到亲民,里里外外都能看到城市文化的影子,将重庆的美食、美人、美景运用到极致,那也不失为一个城市的标签形象,不仅让市民能够享受物质上的满足,更能激发精神上的愉悦,除此之外還能让外来人群感受到重庆文化的魅力。文化来源丁社会,也服务丁社会,目前的社会形态,也需要文化提升社会。

五、结语

文化创意园区主打“生产、交易、休闲、居住”的功能理念,而真正有效实现这一理念的却是屈指可数。多数都市型文创园区仅沦为商家进驻的目标和旅客拍照之地,却不能贯彻园区方针,与生活渐行渐远。如果没有很独特的创意风格以及耳目一新的创意文化,那么将文化创意融入更人性化更生活化的元素也不失为一种长远发展的策略。通观北仓文创街区,将创意融入个性、理性、人性的设置,让北仓有了一份与众不同的空间大格局和沉稳却又不失活力的艺术风格,街区虽小,创意却大,居住丁此的市民也因此有了一份生活的质感和内涵,若要跟上城市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北仓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万翠琳.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互动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8(01).

[2]土惟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对策[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06).

[3]郭梅君.创意转型.[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何莎(1996-),女,重庆人,硕士研究生,云南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猜你喜欢

文创产业文化融合
关于博物馆文创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对策
珠澳两地高校文化情感融合研究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