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词义变迁,赏词作真谛
2020-08-12王敏媛
摘要:以蓬莱为代表的“三山”其内涵在历史的冲刷下多有变迁,从魏晋时期的求仙访道到唐宋时期的借山明志,再联系当时的文学意象及社会背景,李清照笔下的“三山”则成为其理想世界的凝练。由关键词来理解《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所抒发的豪放之志,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此词的主旨有更深入地了解,还能够打破学生对易安词的婉约印象,感受到一个更加多元化的李清照。
关键词:“三山”内涵;文章主旨;教学运用
在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收录了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这是初中生第一次在教材中接触李清照的词作,因此解读此词对学生把握易安词的风格具有极大的帮助。根据教材的注释,这首词是李清照的记梦之作,且相比于她的其他词作这首词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特别是最后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读来铿锵有力、磅礴大气,颇有豪放之风。故在语文教学中,解读此词更能够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一个多元化的李清照,打破学生对她“凄凄惨惨戚戚”那般婉约哀怨的固有观念。
词人乘坐“蓬舟”去“三山”之地,这“三山”在哪儿?除了注解给出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仙岛,它又有什么特殊涵义呢?李清照借“三山”想表达什么样的情绪?发掘和考辩“三山”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对整首词的主旨有进一步的理解。
一、前世今生:“三山”文化意义的变迁
根据教材所给的注解,“三山”指的是“渤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这三座在神话当中迷蒙神奇的仙山由古至今都充满了神话色彩,并且以蓬莱为代表的意象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据《史记·封禅书》载:“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引风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在秦汉时期,蓬莱意象的内涵较为单一,主要是以神秘和奇幻作为它的主要风格。与蓬莱仙话中所描绘的一致,蓬莱具体指的是“居住着仙人和藏有不死神药的海上仙山”。因此,在秦汉时期提及蓬莱的文学作品基本离不开求仙访道,主题主要表现为列仙之趣。将秦汉时期的“列仙之趣”放置于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中来看,词人仅仅只是借此舟飞到仙山求取仙道未免过于理想化了,更何况神仙之道在书香门第出身的李清照眼中也并非是她所崇尚的思想,故此内涵不可作为解读文本的依据。
魏晋时期,政治混乱的局面出现了一批归隐山林不问朝政的名流雅士,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名士崇尚玄学,在山林中喝酒炼药,蓬莱等仙山不仅是单纯的玄学之地,慢慢地衍生出了更丰富的涵义,即人们借蓬莱仙山来抒发自己想要摆脱世俗、归隐山林的愿望。对于家破人亡的李清照来说,世俗生活的确充满苦难,但她却无效法嵇康等人起归隐之志,而更喜寄托于酒词之中。
到了唐朝,“三山”涵义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道教的兴盛,以蓬莱为代表的“三山”仙境则变得更加神秘莫测且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们与道士的交往中,习惯性地将其与蓬莱中人相关联,道观中的景色自然被视为仙境。并且随着道教的蓬勃发展,文人们接触到了更多的道教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了文人的思维方式。诗人们借蓬莱展现仙境的脱俗高雅、与神仙交游的闲适情趣及表达对仙界和长生的企慕追寻,这成为了诗人群体中的一种时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便是李白。《怀仙歌》中李白写到:“巨鳌莫戴三山去,我欲蓬莱顶上行。”在李白《古风》组诗中也多次提及“蓬莱”,如“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有趣的是,本身“三山”这一内涵是表达脱离尘世的飘渺之境,此时却在唐朝文人们的诗作中成为了名利双得的美好世界。唐朝文人习惯将皇家宫苑喻为蓬莱仙境,对于文人来说,有朝一日能入宫殿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是何等荣耀之事,其与蓬莱登仙无异。因此,唐代诗人常借蓬莱等仙山表达个人得意后的欣喜之情。比如,白居易的《酬赵秀才赠新登科诸先辈》:“莫羡蓬莱鸾鹤侣,道成羽翼自生身。”仕途上的春风得意使诗人仿佛进入了蓬莱仙境一般。另一方面,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功业难成、苦闷彷徨时也会借蓬莱表达愤世嫉俗之慨,表达在专制社会中不愿被世俗或他人所羈、不同流合污的隐逸情怀。如李白的《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每思欲遐登蓬莱,极目四海,手弄白日,顶摩青穹,挥斥幽愤,不可得也。”仕途的失意与理想的破灭使得诗人欲通过登蓬莱远离现实,以挥斥自己的满腔忧愤。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以蓬莱为代表的“三山”内涵在唐朝不仅得到了极大的丰富,而且出现了两个相反方向的发展趋势。
到了宋朝,宋代文人亦延续了用蓬莱言志抒怀的主题。由于社会的安定和对文人的宽容政策,宋词在靖康之变前体现此类内容的作品较少,这在李清照的词作中则表现为多写女儿姿态和闺阁情思。之后由于时代动荡对文人产生的刺激,此类作品的数量迅速增加,以蓬莱为代表的“三山”则在历史的冲刷下保留了它作为理想世界的内涵,文人们借此来抒发个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之情。“三山”在两宋文学中一方面成为了求仙问道的秘境,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居住之处;另一方面则被当成了理想的象征,比喻冲破现实的牢笼,抵达那没有战乱与痛苦的幸福之境,这也就是李清照在《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引用“三山”的深层涵义了。
从秦汉至两宋,“三山”的文化意义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秦汉魏晋时期的求仙,一是唐宋时期的明志。
二、借史还魂:基于“三山”变迁的主旨探讨
李清照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其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苏轼门人,其夫赵明诚为时任宰相赵挺之之子、著名金石收藏家。这样的家庭背景奠定了这位才女卓越的文学修养与修辞能力,家境的富裕与爱情的滋润造就了李清照前期词作的缱绻词风,其词作多写其悠闲生活,而历史的客观因素则让她在那个时代沉淀出了不一样的色彩,家破人亡的现实也磨砺出她后期的悲慨之风,词作内容多悲叹身世,流露出对旧时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中原国土的怀念。
徐培均的《李清照集笺注》中对有关典章文物进行了考证,《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创作时间为“建炎四年(1130年)春”,显然这属于李清照的中晚期词作。通过词作的创作背景能够进一步了解其情感主题,并且《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是李清照少有的豪放词。这首词充满奇异的色彩,感情上也雄伟刚健,不同于写闺情和女性细腻心理的婉约风格。
两宋文学中以蓬莱为代表的“三山”意象群是李清照理想世界的化身,那么再结合其创作的背景,即南渡后的南宋时局,基本可以确定《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三山”一词的大致内涵:“三山”代表一个没有战乱侵扰、人民安居乐业且自身平顺幸福的安稳世界,这是与当时饱受战乱侵扰和丧夫之痛的李清照相对应的。
从“三山”这一文化内涵再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则可以对这首词的主题思想有更深入地思考:李清照的“三山”具体是什么样的理想世界呢?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为记梦之作,上阕从浑然苍茫的追寻中提出了“我”将归“何处”的人生终极之问,下阕作者便想要努力对此问作出反思与答复。在自己的梦中,李清照与天帝谈论自己的所归之处。“我报路长嗟日暮”,李清照在暮年反观过往,其生命历程是漫长且落寞的,她度过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凄凉生活,饱受苦痛患难,只能嗟叹惋惜自己的一生。尽管自己“学诗谩有惊人句”,但在这样一个人人自危的时代又有何用?不过是枉有妙句人称道,却是空无用。人生苦短,纵有才华却无计可施、无处可用。
面对人生将去“何处”的自我诘问,李清照最终给出了一句豪情万丈的答复:“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既然一切已成定局,不如像李白那般“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阕的迷茫全都在“三山”这一意象群中被打破了,李清照尽管饱受战争与死别之苦,但她的心中依旧不甘心生命的落空,她将自己的志与情都寄托在了“三山”之中。该词的风格呈现出了鹏飞高举的气势,开阔的想象使得李清照突破了现实的因素,达到了高远飞扬的超越,这也是本词收尾的情感抒发,是李清照词中区别于“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样哀婉绵长情感的豪放,这是一种扼腕于残酷现实而发出喟叹的沉重,这种沉重则全都化作一声叹息凝在了“三山”之中。
将“三山”这一意象的内涵作为《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词的教学中心来设计,在课堂上可以抛出“词人魂魄回到‘帝所,这与‘三山之地是否有联系”“除了‘风鹏的翅膀能带着李清照去到‘三山,别的生物行不行”“对于李清照来说‘三山是一片什么样的乐土”这样的问题。充满神话味道的“三山”能激发出学生许多想象,且对其理解词的主旨会有极大的帮助。
在“三山”之中没有战乱的侵扰,没有国破家亡的颠沛,没有才华无处可施的哀叹,这里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盛发达、文化蓬勃强大。在“三山”之中,李清照可以提笔写出“兴尽晚回舟”的潇洒,写出“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娇态,与夫挑灯夜读共赏圆月。“三山”愈美好,现实愈残酷。
这首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梦之作”,它是作者不满现狀、要求打破沉闷狭小的生活圈子的愿望。作者通过舟行大海的奇幻梦境抒发自己的志向,写梦境的美好实际上是在写现实的残酷。在李清照的梦境中大鹏鸟举着自己乘坐的小舟去到了美好而迷蒙的“三山”之地,这是不同于残酷现实的理想之景。
李清照用一个“三山”营造了瑰丽美好的仙境,用一句“蓬舟吹取三山去”展示了敢于与大丈夫相比的远大抱负,也流露出她人生追求无果的渺茫之感。《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以风格的豪放、想象的瑰奇、笔意的飞动占据了易安词中独特的一席之地,让学生解读出了一个有别于“凄凄惨惨戚戚”的大丈夫情怀。在语文教学中,以“求仙”“明志”这两点展开解读,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达成文本深度理解、提升学生诗词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白.李白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
[2]徐培均.李清照集笺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白居易.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作者简介:王敏媛(1993—),女,广东省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一级教师,主研方向为文本细读、古典诗歌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