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域下大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路径研究
2020-08-12吴剑刘铭宇
吴剑 刘铭宇
摘 要: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国典型的文化符号,太极拳的传承与保护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学生是未来的栋梁,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在此背景下,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探究大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其发展路径包括:重视礼仪文化教育,优化高校太极拳课程体系;创设大学生太极拳文化艺术节,打造大学生太极拳文化品牌;构建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协同发展机制;搭建大学生太极拳传承与保护激励机制。
关键词:文化传承 文化自信 大学生 太极拳 路径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6(c)-0188-04
The way to do research on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Tai Ch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WU Jian1 LIU Mingyu2
(1.Public Department of PE and Art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Praince, 310058;2.Department of P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ang Province, 310028)
Abstract: As the treasure of Chinses nation, Tai Chi has been a typical cultural symbol in China. The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of Tai Ch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fidence, achieving cultural self-improvement and building a strong cultural country. Besides,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pillars of the future, shouldering the great mission of the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However, at present, they are being infiltrated and eroded by foreign cultu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way to promot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Tai Chi. The ways include: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etiquette and culture education, optimizing the course system of College Tai Chi, creating college students' Tai Chi culture and art festival, branding college students' Tai Chi culture, building college students' Tai Chi movement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echanism, establishing college students' Taijiquan inheritance and protec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Key Words: Cultural inheritance; Cultural confidence; College students; Tai Chi; Way
太極拳运动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和富有民族情结的传统健身方式,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参加太极拳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塑造完善的人格,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西方体育项目纷至沓来,NBA、世界杯、职业拳击赛事等吸引着青少年的眼球。近年来,跆拳道、空手道等一些亚洲武技项目,成为部分城镇大学生追逐的时尚运动。青少年的文化认同问题,在体育领域日渐突出。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在增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要成为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传承民族文本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进行从文化传承的视角探寻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发展的路径研究,不仅关系着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弘扬,而且关系着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
1 文化传承的内涵
在古代汉语中,“传”和“承”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词汇。“传”和“承”组成一个新的词语“传承”,最早出现在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上,意为“传授和继承”。传授是指把学问、技艺等传递于人;继承泛指把前人的作风、文化、知识等承接过来。对于文化传承可以简单抽象的理解为文化的传授与继承。学者赵世林曾对文化传承作出如下定义:文化传承是指文化在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1]。这个定义,强调文化传承的民族性,即文化传承空间是在民族共同体当中,同时也体现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作用,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因。就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文化传承是一种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武术国粹,对于他的传承不能只强调招法、套路、功法等技术层面内容的延续,更应该突出其内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文化精神的继承。
2 太极拳文化内涵
一般而言,对于文化内涵的探讨,可以从3个层次进行分析:物质文化内涵、精神文化内涵、制度文化内涵。
物质文化属于有形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有形载体,承载着人类的文化记忆,客观上能够反映文化的变迁与融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我国很多传统体育相比,太极拳运动并不使用刀、箭、枪等器械,更多的是依靠于人体自身的运动,所以对于太极拳的物质文化更多的体现在周边产品上,比如太极拳运动服饰、太极拳工艺品等。这些有形的太极拳物质文化,是太极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太极拳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精神文化,属于无形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代表,来自于人民生活,在传统哲学、宗教、地域文化、古代内养修炼术和诸多拳种技法等因素侵染下而形成,深受我国古典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思想,道家的“道”与“阴阳”“周易”等思想以及兵家的“以柔克刚”“诡道思想”等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文化内涵[2]。因此,可以认为太极拳文化是:以太极拳动作为载体,其思想表达带有哲理性和艺术性,演练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中层结构。太极拳制度文化是人们在参与太极拳运动改造和完善自身的活动方式及其制度的产物,是调控和规范体育运动中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的总称[3]。具体体现为:在太极拳运动中人的角色、地位及各种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为促进太极拳运动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组织机构;围绕太极拳运动而创造的各种直接影响体育活动的原则制度。
3 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发展路径
3.1 重视礼仪文化教育,优化高校太极拳课程体系
高校太极拳课程历经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太极拳课程教学目标存在短期性,学生对太极拳存在片面认识,太极拳教学课时比重偏小,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较为薄弱,教学方法传统单一、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教学评价的内容不全面,考核考试标准体系不科学[4]。
一方面,目前高校太极拳教学以运动技术为主,而忽视了太极拳的理论及其内在固有的文化内涵,这样的教学局面一定程度上和太极拳课程的课时有关,同时也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太极拳教学课时比重严重偏小,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太极拳任意选修课程只有24h,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权衡技术教学与理论文化教学的比重,在实际教学考核过程中也更多的以技术考核作为学生成绩的唯一标准。而且对于优秀的太极拳学生也没有一定的准入激励机制,比如跨选太极拳专业课程等,更多学生的课后体验则是跑马观花一样,走过路过错过,对太极拳运动并没有形成特定的粘性。由于太极拳的运动特性,加之受到太极拳运动刻板印象的影响,有些大学生认为太极拳运动属于老年人锻炼的项目,并不能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对于太极拳运动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种认知上的偏差,对于教师的教学提出更高的挑战,毕竟观念上的改变需要长时间的思想引导。
优化高校太极拳课程体系要做到:重视礼仪文化教育,将太极拳文化与技术教学相结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太极拳基础课程的课时量,优化理论文化教学与技术实践教学的比重;设置不同等级与难度的太极拳课程,做好专业课与公共课的衔接,便于优秀的学生选择高难度的太极拳课程;深化成绩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实践以及太极拳比赛。
3.2 创设大学生太极拳文化艺术节,打造大学生太极拳文化品牌
社会民俗是某个民族的家族、亲族、村落及各种社会职业群体的人生诸仪式以及岁时民俗等[3]。由于太极拳运动自身所具有的民族与文化属性,可以将其与现代的节日庆典融合起来,抑或是特创一个专属于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艺术节,形成具有特定纪念意义的文化,这也是我们民族传统体育诞生之初所具有的独特之处。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思想的改变,很多传统文化一定意义上无法适应现代文化的冲击,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适应性改造尤为迫切。
创设大学生太极拳文化艺术节,一是要对传统的太极拳文化进行现代适应性改造,并与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相融合;二是要针对特定的大学生群体,满足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所以形式上要有很大的突破,重点突出大学生群体的特色,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太极拳集体舞、太极拳文化艺术周边产品、太极拳摄影展等。
通过年度大学生太极拳文化艺术节,打造太极拳年度盛典,相較于太极拳比赛而言,具有参与门槛低、趣味性强等优点,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跨入太极拳运动的大门,从而形成裙带效应,口口相传,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太极拳运动人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逐步树立大学生太极拳文化品牌,最好的归宿是能够独立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大学生太极拳社会民俗。
3.3 构建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协同发展机制
太极拳属于活态文化,人是太极拳得以传承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只有人的积极性得以激发,太极拳传承才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5]。所以,在构建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协同发展机制时,要“以人为本,进行活态传承”。一是创设大学生太极拳协同发展共同体。目前,我国的各大主流运动,比如说篮球、足球等,都有自己的统一主导机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在这一组织的引领下,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每年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体育协会篮球分会大大推动我国大学生篮球运动的发展。而我国目前虽有民族传统体育分为,但是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种类繁多,太极拳的权重占比会大大缩小。2018年3月,成立的“高校太极国际联盟”,旨在加快太极拳的国际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也会推动我国大学生太极拳运动的发展。但是因为是国际性质的联盟,更多的工作重点会落在太极拳的国际化发展中,所以创设一个针对本土大学生太极拳协同发展共同体显得尤为迫切。比如,为了迎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我国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花样滑冰协会从中国滑冰协会独立开来,统筹发展我国花样滑冰运动。构建大学生太极拳共同体,能够高度聚焦于我国的大学生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同时能够起到统筹引领的作用,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推动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向前发展。二是搭建大学生太极拳传播媒介,完善大学生太极拳传播渠道,形成纸媒、网络媒体、自媒体3种传播渠道协同发展的局面。纸媒以学术研究导向为主,网络媒体和自媒体以营销导向为主。三是太极拳技术、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文化协同传播。从目前现状来看,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重点在于太极拳技术,而对于太极拳理论及其内在的文化普遍被忽视,侧面反映我们太极拳传承保护工作的不足。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太极拳运动,促进太极拳运动的活态传承,我们要做到太极拳技术、太极拳理论、太极拳文化三者传播的有机统一,尤其要突出太极拳文化的主体地位,深度挖掘其内涵,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赋予太极拳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
3.4 搭建大学生太极拳传承与保护激励机制
制度是机制运行的保障[6],建立大学生太极拳传承与保护激励机制,需要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太极拳传承与保护制度。我国目前的《体育法》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有所涉及,《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政府文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并没有针对太极拳运动或是大学生太极拳运动的传承与保护制度。所以,从政府层面组建一套系统的太极拳传承与保护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针对大学生群体,制定特定的传承与保护制度,对大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起指导与激励作用。
各大高校以政府落实的太极拳传承与保护制度为蓝本,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太极拳运动,比如鼓励搭建太极拳社团,为组织和开展太极拳相关活动提供资金支持,落实太极拳课程学分置换制度,实行太极拳运动比赛优胜者评奖评优优先原则等。
通过对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大学生群体给予正向的激励,能够激发他们参与太极拳运动的动机,提高参与积极性,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太极拳运动的魅力,为他们成为太极拳的传承主体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从文化传承视角探究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发展的价值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经无数先人千百年来的不断演绎,不断发展,不断传承,才延续至今,逐渐成为国家推崇,世界追捧的健身宠儿。另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太极拳在世界范围内的廣泛传播,彰显出巨大地发展潜力,已经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7]。而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栋梁,未来的发展新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通过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太极拳运动,有利于让他们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形成与发展过程,认识到太极拳运动所具有的特色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加强对太极拳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于太极拳文化的认知,以太极拳文化为切入口,进一步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更重要的是太极拳文化的教育功能以及民族属性,其所具有的教化功能,能够强健大学生的体魄,也能塑造大学生的品格,所蕴涵的儒道文化,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也有强大的塑造作用;其所具有的民族属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血性,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武术魂与民族魂的薪火相传。
5 结语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文化符号。而大学生作为国之栋梁,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主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动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能够增强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的民族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渊源不断的生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以太极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的联系,成为中华文化输出的重要力量,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让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宏愿,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发展路径可以通过重视礼仪文化教育,优化高校太极拳课程体系;创设大学生太极拳文化艺术节,打造大学生太极拳文化品牌;构建大学生太极拳运动协同发展机制;搭建大学生太极拳传承与保护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 赵世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论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17.
[2] 周小青,周若夫,刘宁宁,等.论太极拳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取向[J].武术研究,2018(7):40-42.
[3] 李繁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传承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4:159-160.
[4] 许荣梅,宋清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太极拳”课程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8):737-739.
[5] 任天平,王国亮.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太极拳传承与保护的理性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202-206.
[6] 陈捷,谢松林.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策略研究述评[J].体育学刊,2017(1):42-46.
[7] 王柏利,王岗.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23-28.
[8]齐大路,林辉.文化传承视角下我国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的困境与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16(2):114-116,127.
[9] 田玲玲,王清.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31-35.